槽齿龙

✍ dations ◷ 2025-04-04 06:48:27 #槽齿龙
槽齿龙属(属名:Thecodontosaurus)是种草食性恐龙,生存于晚三叠世瑞提阶。槽齿龙的化石大部分发现于南英格兰与威尔士的三叠纪地层。这个时期的地球气候较为温暖、干燥。晚三叠世的优势肉食性动物仍为劳氏鳄科等伪鳄类,而非刚出现的小型肉食性恐龙;而蜥脚形亚目恐龙已取代二齿兽类,成为优势草食性动物。槽齿龙平均身长为1.2米,高度约30公分,体重为30公斤。它们拥有小型头部、大型拇指尖爪、修长的后肢、长颈部、前肢比后肢短、长尾巴。它们是二足恐龙。槽齿龙前掌有五个手指,后脚掌有五个脚趾。槽齿龙是草食性恐龙,牙齿呈叶状,有锯齿状边缘,且位于齿槽内;这也是槽齿龙的名称来源。它们的齿骨长度不到下颌长度的一半。下颌前端稍微往下弯。与近蜥龙相比,槽齿龙有较多的牙齿,头部较长、较狭窄。槽齿龙的颈椎上有长的椎弓(Neural Arch),以及前后排列的长神经棘(Neural spine)。背椎有强化的横突(Transverse processes)。荐椎可能有3个。肩胛骨宽广、弯曲,稍呈板状。肱骨有明显三角嵴(Deltopectoral crest)。尺骨的横切面呈三角形。桡骨有大幅度缩小。虽然槽齿龙并非最早的蜥脚形亚目恐龙(目前发现最早的是在马达加斯加的未命名属),但在原始蜥脚形亚目恐龙中是最著名的一属。它们起初被分类于原蜥脚下目,但在2003年,耶兹与基钦的研究显示槽齿龙与它的近亲早于原蜥脚类的出现。新的重建显示槽齿龙的颈部与身体比例,比更先进的早期蜥脚形亚目恐龙的颈部与身体比例还短。槽齿龙是由Henry Riley与Samuel Stutchbury在1836年所命名。槽齿龙是第四个被命名的恐龙,前三个分别为斑龙(1824年)、禽龙(1825年)、林龙(1833年);槽齿龙也是第一个被叙述的三叠纪恐龙。当理查·欧文在1842年建立恐龙总目(Dinosauria)时,他并没有将槽齿龙列入,他仅将斑龙、禽龙、林龙列入。他认为有小型颌部的槽齿龙,不可能属于体型庞大的恐龙。他认为槽齿龙是种低等、由鳞片覆盖的爬虫类,与鳄鱼、蜥蜴、喙头龙目、恐龙外表相似。直到1870年,欧文的敌手汤玛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将槽齿龙分类于恐龙。槽齿龙最初的模式标本,与其他相关物品,在1940年遭到德国冲炸摧毁,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受害品。然而,目前已在许多地点发现化石,包括布里斯托与威尔士,该地于晚三叠纪可能是干燥环境。在这些新发现化石中,有一个可能是未成年个体的标本,可能属于一个不同的种T. caducus。在澳洲发现的Agrosaurus macgillivrayi,可能是古槽齿龙(T. antiquus)的异名。在2007年,亚当·耶茨(Adam Yates)、彼得·加尔东(Peter Galton)、以及Kermack提出一个研究,宣称槽齿龙的其中一种T. caducus属于一个不同的属,并由他们将这个属命名为Pantydraco。槽齿龙目前只有一个种,模式种古槽齿龙(T. antiquus)。

相关

  • 甲壳素甲壳素(英语:Chitin,IPA:/ˈkaɪtᵻn/ KY-tin),分子结构“(C8H13O5N)n”,又名“几丁质”、“几丁聚糖”、“几丁寡糖”、“甲壳质”或“壳多糖”,是一种含氮的多糖类物质,为虾、蟹、
  •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熨斗熨斗(英语:Iron)是一种以热力将皱褶的衣服、布料熨直之工具。早年的熨斗需要加入热水或燃烧木炭作为热源,但现在已普遍被使用电力发热的电熨斗和蒸汽(气)熨斗所淘汰。
  • 蛋白质粒蛋白质体(英语:Proteinoplast, proteoplast, aleuroplast, aleuronaplast),又称造蛋白体、蛋白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又可细分为白色体的一种,主要功能为储存结晶形式的蛋白
  • HClOsub2/sub亚氯酸是氯(III)的含氧酸,化学式为HClO2,是一种弱酸,但在酸性溶液中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纯亚氯酸不稳定,容易分解为盐酸、氯酸和二氧化氯,但生成的盐类——亚氯酸盐相对稳定,亚氯
  • 吡咯赖氨酸吡咯赖氨酸(Pyrrolysine;简称:Pyl 或 O)是一种自然存在而少见的编码氨基酸,其编码为UAG(琥珀),该密码子通常为终止密码子。这是人们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第22种,也是最后一种编码氨基酸(第
  • 魏宝文魏宝文(1935年11月22日-),生于河南禹州,中国核物理学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
  • 郑徐高铁.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产妇死亡由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联合国人口司(英语: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世界银行
  • 坂本龙马坂本龙马(日语:坂本 龍馬,1836年1月3日-1867年12月10日),通称直柔、龙马。生于天保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出生于高知城下本丁箸,是坂本八平之次子:11。亡于庆应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日本幕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