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电视台

✍ dations ◷ 2025-04-04 11:38:59 #金华电视台
金华广播电视总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金华市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于2005年由原金华电视台、金华人民广播电台等机构组建。金华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为1956年4月成立的金华县人民广播站。1958年10月,金华市和汤溪县广播站并入金华县广播站,迁至市区高园里,1974年又迁至新华街30号。 1985年8月金华撤地建市后,县广播站升格为地市级站,负责金华市本级及婺城区、金华县的广播事业工作。1965年9月,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金华建立代号为“702工程”的小功率转播台,委托金华县广播站代管。1971年工程更名为“7121工程”,后改称金华广播转播台,并于1987年建起湖头发射台。1989年7月2日,金华市广播站和金华市广播转播台合并组建成立金华人民广播电台,并于1990年8月试播,10月16日正式播音。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严济慈题写了台名。1993年10月20日,金华经济广播电台开播,起初隶属于金华人民广播电台。1995年5月从金华人民广播电台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事业法人。1997年4月重新与金华人民广播电台合并。金华电视台的前身为金华电视调频转播台,于1970年筹建,1971年8月建立,对外称“711工程”。台址设在金华北山西湖峰,是浙江早期建立的一座高山骨干转播台,转播中国中央电视台及浙江电视台节目。1983年10月,县级金华市开始筹建金华电视台,并于1984年1月31日试播,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题写了台名。1985年7月1日,金华电视台正式成立。同年,因金华撤地建市,金华电视台(县级)并入金华电视调频转播台,同时成立地级市的金华电视台,沿用原电视台呼号。1995年3月,金华教育电视台开始筹建,同年10月1日以“金华教育电视台”呼号试播影视剧,次年1月推出自办节目。同年4月成立金华有线电视台,由原金华电视台有线电视站、金华电台的乡镇站管理部以及乡镇广播电视站合并组建而成,8月18日开播。1996年,金华电视台、金华有线广播电视台、金华教育电视台合并,成立金华电视台总台。2005年,原金华电视台、金华人民广播电台等机构合并组建金华广播电视总台。

相关

  • MIT Technology Review《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英语:MIT Technology Review)是由麻省理工学院于1899年创刊的杂志。 它侧重报道新兴科技和创新商业,专注于科技的商业化和资本化。它的读者包括高级管理人
  • 帚虫动物门帚虫动物门(学名:Phoronida)是动物界的一个小门,当中的动物为滤食性,以由几丁质组成的小管支撑。目前仅存2个属,10几个种,全部都是海洋底栖动物,能在南冰洋外的各大洋中约四百米深的
  • 石油巨头石油巨头(英语:big oil)一般指世界上资本或企业规模巨大的石油集团公司,而最大的五至六家石油集团公司,亦被称为“石油超级巨头”(英语:supermajor或super major),包括英国石油公司、
  • 埃德温·萨瑟恩埃德温·麦勒·萨瑟恩爵士 (1938年6月7日-)是英国分子生物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员,拉斯克奖获得者,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名誉教授,牛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 他最广为
  • 多聚甲醛多聚甲醛(IUPAC命名Polyoxymethylene,POM)(或称聚甲醛;聚缩醛),为甲醛的聚合物(高分子量聚甲醛),一般结构长度有八到一百个单位。长链多聚甲醛常用制作于耐热塑胶, 又称聚甲醛塑胶(POE,杜
  • 杨弘远杨弘远(1933年3月25日-2010年11月18日),生于湖北武汉,祖籍湖南长沙,武汉大学教授,中国被子植物胚胎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祖籍湖南省长沙市。1954
  • 白犀牛白犀(学名:Ceratotherium simum),又名白犀牛、方吻犀,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犀牛之一。有 北白犀 和 南白犀 两个亚种,分别栖息于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2018年3月19日,最后一头雄性北白
  • 南江县南江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巴中市所辖的一个县。全县辖19个镇、29个乡,517个村、107个社区,幅员3388平方公里,总人口70.9万人,有耕地42.35万亩,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汶
  • 克什特姆核废料爆炸事故克什特姆核废料爆炸事故(乌克兰语:Кыштымская авария),是指1957年发生在前苏联车里雅宾斯克州克什特姆的一场重大核意外。该事故被评为国际原子能事故等级(INES)
  • 巴拉圭瓜拉尼瓜拉尼 (ISO 4217 货币编号 PYG)是巴拉圭的流通货币。辅币单位为分,1瓜拉尼=100分。但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分很少被使用。名称来自于当地的土著民族瓜拉尼族。行政区划 ·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