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

✍ dations ◷ 2025-04-26 22:07:36 #外包

外包(英语:outsourcing),港澳称为外判,为于1980年代流行起来的商业用语,是商业活动决策之一,指将承包合约之一部或甚至全部,委托或交给承包合约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

外包的理由繁多,除了以节省成本为主之外,或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或善用资源、或为获得独立及专业人士的专业服务等。外包和离岸委外经常被混用,委外的承包合约当事人主要是借用第三方的时间、人力资源、核心业务能力或资源,以完成特定的制程、或商业流程;选用的第三方以国境内,易于掌握及监督其工作方式及工作进度为主。而离岸外包是指国土以外,能自行治理,完成特定的企业主要活动;换言之,其承包之第三方为国外公司,能独力完成制造加工、营销、销售、客户服务,或主要之支持服务例如产品开发为主。该模式用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时称为政府服务外包(英语:Operate-Transfer),港澳台称为委外经营。

“外包”指将一个业务功能的管理控制和/或业务决策转移或者共享给外部的供应商。这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双向信息交流和沟通,外包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协调和信任。这种不同经济个体间的关系与传统的服务买家和卖家的关系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外包关系中,双方动态的集成和共享对于劳动力流程的管理控制,而传统的买卖关系保持双方的完全独立。经常被外包的业务领域包括: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物业设施管理,房地产管理和会计。很多公司也外包客户支持(英文:Customer Support)、电话服务中心(调用中心)等业务,以及工程和制造。现在有一些争论,一些是针对外包的利益和成本,一些是针对如何对外包进行分类。

“外包”、“离岸外包”经常会在公开场合下被混用,但他们有着重要的技术区别。为了一致,“外包”是一个企业词汇、特指将组织功能转移给第三方的一种组织实践。当这个第三方是位于另外一个国家时,“离岸外包”才是比较准确的术语。“离岸外包”是指将一个组织功能转移到另一个国家,不管这个工作是否会在组织内部还是在组织外部。简而言之,“外包”是指与另一个组织共享组织控制,或者在一个组织内部创建网络关系的过程。“离岸外包”特指将一个组织功能搬至另一个国家,但并不一定会产生组织内部控制的变更。

外包工序常见于:

外包是以多种类型出现在市场上,如统包、分包、承揽、接案,他们之间可能有专业分工,或组织析构之类的关系。过去企业常用的外包来源,多半是既有厂商名单或请同业推荐,但随着网络及相关资通信技术的发展,专业的工作外包平台或群众外包网站已逐渐获得发案方及接案方的信任,为外包开辟出另一个全新的蓝海市场。

相关

  • 反气旋反气旋是三维空间上的涡旋,是描述大气运动的概念。是在近地面,气流向外辐散,中心气流下沉的一种天气系统。在近地面,反气旋在北半球作顺时针旋转,在南半球做逆时针旋转。反气旋与
  • 汤斯维尔汤斯维尔(Townsville)乃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部珊瑚海沿岸的一座城市,市民人口162,730(2008年)。过去三十多年里,汤斯维尔市与六个城市签订了“姊妹城市”协定。它们分别是:
  • 分类的处理生物分类学(英语:biotaxonomy)通常直接称分类学(英语:taxonomy;法语:taxonomie;西班牙语:taxonomía),是一门研究生物类群间的异同程度,阐明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 集体集体智能(英语:collective intelligence),也称集体智能、群智等称,此术语中intelligence即为智力、智能。(注意,有几个英文单词都有“群”的含义,当前大陆科技论文中,一般“群体智能
  • 1808年1808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高太痴高太痴(1863年-1920年),原名莹,字俊芬,号悮轩,别署太痴、侣琴、怅花、玉琴仙侣、漱芳斋主、云水山人、小窗金缕翠笺词客、爱与嫦娥分小影楼主等。苏州人。中国早期报业主笔。光绪二
  • 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罗马尼亚语:Sergiu Celibidache,1912年6月28日-1996年8月14日),罗马尼亚指挥家。他在罗马尼亚接受教育,然后前往巴黎和柏林。切利比达克的职业音乐生涯跨越了
  • 敬昌敬昌(19世纪?-20世纪?),字世五,满洲正白旗人,清末官员。一等子敬昌,为正白旗蒙古恒安佐领下人。咸丰五年年终承袭一等子。同治五年四月军政,赏二等侍卫。光绪元年七月,补授侍卫什长。光
  • 朱骏声朱骏声(1788年-1858年),字丰芑,号允倩。江苏吴县人。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生于乾隆五十三年,四岁时能辨四声,十三岁读《说文解字》,无书不读,又长于诗赋词章。钱大昕感叹道:“衣钵之传,将
  • 刘韵洁刘韵洁(1943年1月10日-),男,山东烟台人,中国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中国数据通信发展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作为CHINANET的重要奠基人,刘韵洁被《时代周刊》誉为“中国互联网之父”。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被分配到沧州当工人。1970年代,组织人力,研发出功率大于100瓦的高频大功率晶体管。1993年,被任命为邮电部电信总局数据局负责人。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