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梢蛇
✍ dations ◷ 2025-07-18 18:16:04 #乌梢蛇
乌梢蛇(学名:Zaocys dhumnades)又名過山刀,是蛇亚目游蛇科乌梢蛇属下的一种无毒蛇类,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以及台湾。乌梢蛇俗名甚多,又称乌蛇、乌花蛇、乌风蛇、断草乌、剑脊蛇等。多见于平原、丘陵地带,也可分布到海拔1570米的高原地区,亦常见于农耕聒水域附近。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50至1570米。模式产地在浙江舟山群岛。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乌梢蛇体型颇长,可达220公分,身形幼细,头部与颈部有明显分别,双眼较大。体色以橄榄色或黑色为主,有8片上唇鳞及8至10片下唇鳞。背鳞成对排列,呈龙骨结构突起,背部中央有一条黄色纵纹,两侧有黑色条纹。爬行速度快,爬行时头部会往上扬,日间活动。以鼠类、蜥蜴、青蛙为主食。明末屈大均著作《广东新语》中,有〈虫语〉一卷,提及广东一带的蛇类,当中就曾有述及到乌梢蛇,其记载为:“有曰乌梢者,野遇之,杀伤不死,能尾其人至家以报之。以酿酒,可治疮疥。”指当人们在野外遇到乌梢蛇时,若与其搏斗而未有将其杀死的话,乌梢蛇就会尾随对方到其家中,并伺机报复。目前为止,这种说法仍未有充份的证据予以支持。篇中亦提到乌梢蛇可以用作酿酒,饮服可以医治疮疥之疾。《广东新语》之〈虫语〉同卷中又有一篇“断草乌”,亦指乌梢蛇,内容为:“断草乌者,蛇也,大仅指许,长五六寸,头如龙形而小,身纯乌。其行也,百草沾之立断,人见断草,辄迹得之,故蛇每离地丈许。使身如矢,直以入穴,使不沾草,故人莫得而取之。以酒煮食,愈麻疯。”内容指此断草乌梢蛇全身乌黑,其身体能将所有触碰到的植物弄断;而且它们十分聪明,知行径时所遗留下的断草会让人得以跟踪,因此当其将回洞穴时,会鼓身弹出,如箭矢般向前冲,不沾草木,不给任何跟踪的线索。断草乌有中药效用,和酒煮熟加以服食,可以治疗麻疯病。这一点与《本草纲目·鳞部》中的内容所述一致。
相关
- 安全工程安全工程是一门确保工程系统提供足够安全程度的工程科学。安全工程和系统工程、工业工程及其子领域系统安全工程密切相关。安全工程可确保一个生命关键系统的行为符合需求,甚
- 尼格罗人种黑人,即黑色人种,又称尼格罗人种,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赤道人种、刚果人种,是人类分类学说里的一种人种。现今黑人大多聚居于非洲和美洲,另外,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美拉尼西亚
- 威廉·约翰·麦夸恩·兰金威廉·约翰·麦夸恩·兰金(英语:William John Macquorn Rankine,1820年7月5日-1872年12月24日)是苏格兰土木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与开尔文一起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提出者之
- 詹姆斯·萨姆纳詹姆斯·巴彻勒·萨姆纳(James Batcheller Sumner,1887年11月19日 - 1955年8月12日),美国化学家,194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尔 | 1903年:阿伦尼乌斯 | 1904
- 幺米本页米 (又称米) 为单位,按长度大小列出一些例子,以帮助理解不同长度的概念。
- 实验音乐实验音乐(英语:Experimental music)是一种20世纪中叶开始兴起,主要流行于北美地区的作曲形式,其创作特点是创作成果是“不可预见的”。约翰·凯吉是比较公认的一位对实验音乐的产
- 害虫有害生物(Pest)泛指所有会对人类或人类日常生活关注的物种有害的动物或植物。这些人类关注的物种可能是禽畜业、农业或林业相关的物种。家居中会对人类造成滋扰的物种亦属于“
- 白线斑蚊亚洲虎蚊(学名:Aedes albopictus),也称做白纹伊蚊、白纹伊蚊,属蚊科,其特征是有带白色条纹的腿及小而黑白色的身躯。它们来自东南亚,散布于马达加斯加往东到新几内亚,北至韩国的纬度
- Escada埃斯卡达(葡萄牙语:Escada)是巴西伯南布哥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348.8平方公里,总人口62604人,人口密度179.5人/平方公里。
- 普苏森尼斯一世普苏森尼斯一世是于公元前1047至前1001年统治塔尼斯的古埃及二十一王朝第三位法老。普苏森尼斯这个名字是希腊翻译,原文名字是帕斯普卡努或霍尔-帕塞巴克亨纽特,意为“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