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气致病论

✍ dations ◷ 2025-04-25 01:11:03 #瘴气致病论
瘴气,亦称瘴毒、瘴疠,中文中瘴气为中医名词,疾病地理学之概念,是指中国南方山林间湿热环境下因某种原因(如动植物腐败等)而产生的一种能致病的有毒气体。由瘴气引起的疾病被称为瘴气病或瘴病。瘴病是多种疾病(流行病或部分热带病)的总称,多数情况下指疟疾,故又称其为瘴疟。古代中国,瘴气多流行于南方地区,其分布地区随着人为开发和自然环境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不同地区的瘴气所对应的疾病有可能不同,如青藏高原上的瘴气病实际可能为高原反应。瘴气作为古代的疾病地理概念,主要与南方气候、植被和地貌有关。瘴气之说,在中国始于西元一世纪,但大量历史文献所记载的瘴气现象, 多数是对雾或尘霾等天气现象的误解。历史上关于瘴的疾病问题也相当模糊,医学界往往以为过去所说的“瘴”,就是今日的“疟疾”。而实际上广义的瘴病包括南方所有地方病和传染病,狭义的瘴病则指感冒、疟疾和中暑等症。《魏书》记载和平元年(即公元460年),魏西征军攻吐谷浑,“九月,诸军济河追之,遇瘴气, 多有疫疾,乃引军还。获畜二十余万”。北魏军队在青海高原遭遇的事件,是中国西北地区最早的瘴气记录。自隋唐至南北宋,对瘴气的认识大多与热带或亚热带地理有关,瘴气所致的疾病也逐渐成为南方特有的地方疾病之代名词。明清时期,南方地方志已普遍记载瘴气之说,但南方在清朝雍正至嘉庆年间,经历大规模的垦荒运动后,瘴气之说渐渐消匿。消退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瘴区神秘感的消失,在古代,瘴区多是交通和资讯相对闭塞的区域,但随着近代南方边陲区域的开发,大规模人口涌入边陲地带,历史上最可怕的瘴区失去神秘感。其二,随着医学的进步,过去被称为“瘴”的疾病,得到更确切的医学归类。例如疟疾在西南,在古代是称作“瘴”的主要疾病之一,现今则不再称为“瘴疟”。瘴气(miasma)这个词来自古希腊语,意思是“污染”、“不纯”、“不洁”。这个致病想法也通过中世纪意大利人订定疟疾的名字(字面意思是“糟糕的空气”)。Miasma被认为是一种有毒蒸气或薄雾,充满了引起疾病的分解物质。这种想法认为疾病是环境因素的产物,如受污染的水、恶臭和不良的卫生条件。这种感染不是在个体之间传递,而是会影响产生这种蒸气的区域内的个体。而它的臭味可以辨认出来。该理论最终在1880年后由科学家和医生放弃,取而代之的是疾病的细菌理论。

相关

  • 脱铁杆菌门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是一类通过专性或兼性厌氧代谢获得能量的细菌,可利用多种电子受体。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 固绿FCFFood green 3, FD&C Green No. 3, Green 1724, Solid Green FCF, C.I. 42053固绿FCF是一种海绿色的三芳基甲烷食用色素。固绿FCF可以作为马松三色染色法(Masson's trichrome
  • 南美南亚美利加洲(西班牙语:Sudamérica 或 América del Sur;葡萄牙语:América do Sul;法语:Amérique du Sud;英语:South America;荷兰语:Zuid-Amerika;字源:阿美利哥·维斯普西),简称南美
  • 脑部肿瘤脑瘤或颅内肿瘤(英语:Brain Cancer或Brain Tumour)是指脑内异常细胞的形成,定义为任何颅内肿瘤,发生的位置包括了脑本身各种细胞(神经元、胶质细胞、淋巴组织以及血管)、脑神经(许旺
  • 衍射衍射(英语:diffraction),又称绕射,是指波遇到障碍物时偏离原来直线传播的物理现象。:559-560在经典物理学中,波在穿过狭缝、小孔或圆盘之类的障碍物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散传播。
  • 低分子量肝素肝素(Heparin),也称为普通肝素,是一种天然糖胺聚糖抗凝血剂,可用来治疗及预防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动脉栓塞,也可用于治疗心肌梗塞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通常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也
  • 落地生根Bryophyllum pinnatum (Lam.) Oken Bryophyllum calycinum落地生根(学名:Bryophyllum pinnatum),又称叶生、天灯笼、大还魂、倒地莲、倒吊莲、打不死,原产地为热带非洲,是景天科落
  • DNA连接酶DNA连接酶(EC 6.5.1.1),也称DNA黏合酶,在分子生物学中扮演一个既特殊又关键的角色,那就是把两条DNA黏合成一条。无论是双股或是单股DNA的黏合,DNA连接酶都可以借由形成磷酸双脂键
  • 铁镁质铁镁质用来形容富含镁元素与铁元素的硅酸盐矿物或岩石,又称基性岩。大多数铁镁质矿物颜色暗并且相对密度大于3。常见的造岩铁镁质矿物包括橄榄石、辉石、闪石和黑云母。常见
  • 羧化.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