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气致病论

✍ dations ◷ 2025-09-18 23:21:27 #瘴气致病论
瘴气,亦称瘴毒、瘴疠,中文中瘴气为中医名词,疾病地理学之概念,是指中国南方山林间湿热环境下因某种原因(如动植物腐败等)而产生的一种能致病的有毒气体。由瘴气引起的疾病被称为瘴气病或瘴病。瘴病是多种疾病(流行病或部分热带病)的总称,多数情况下指疟疾,故又称其为瘴疟。古代中国,瘴气多流行于南方地区,其分布地区随着人为开发和自然环境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不同地区的瘴气所对应的疾病有可能不同,如青藏高原上的瘴气病实际可能为高原反应。瘴气作为古代的疾病地理概念,主要与南方气候、植被和地貌有关。瘴气之说,在中国始于西元一世纪,但大量历史文献所记载的瘴气现象, 多数是对雾或尘霾等天气现象的误解。历史上关于瘴的疾病问题也相当模糊,医学界往往以为过去所说的“瘴”,就是今日的“疟疾”。而实际上广义的瘴病包括南方所有地方病和传染病,狭义的瘴病则指感冒、疟疾和中暑等症。《魏书》记载和平元年(即公元460年),魏西征军攻吐谷浑,“九月,诸军济河追之,遇瘴气, 多有疫疾,乃引军还。获畜二十余万”。北魏军队在青海高原遭遇的事件,是中国西北地区最早的瘴气记录。自隋唐至南北宋,对瘴气的认识大多与热带或亚热带地理有关,瘴气所致的疾病也逐渐成为南方特有的地方疾病之代名词。明清时期,南方地方志已普遍记载瘴气之说,但南方在清朝雍正至嘉庆年间,经历大规模的垦荒运动后,瘴气之说渐渐消匿。消退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瘴区神秘感的消失,在古代,瘴区多是交通和资讯相对闭塞的区域,但随着近代南方边陲区域的开发,大规模人口涌入边陲地带,历史上最可怕的瘴区失去神秘感。其二,随着医学的进步,过去被称为“瘴”的疾病,得到更确切的医学归类。例如疟疾在西南,在古代是称作“瘴”的主要疾病之一,现今则不再称为“瘴疟”。瘴气(miasma)这个词来自古希腊语,意思是“污染”、“不纯”、“不洁”。这个致病想法也通过中世纪意大利人订定疟疾的名字(字面意思是“糟糕的空气”)。Miasma被认为是一种有毒蒸气或薄雾,充满了引起疾病的分解物质。这种想法认为疾病是环境因素的产物,如受污染的水、恶臭和不良的卫生条件。这种感染不是在个体之间传递,而是会影响产生这种蒸气的区域内的个体。而它的臭味可以辨认出来。该理论最终在1880年后由科学家和医生放弃,取而代之的是疾病的细菌理论。

相关

  • 脱臼脱臼是指骨头末端因跌倒或骨头受撞击等外力影响而脱离关节的位置,常发生在臀部、肩膀(肩脱臼)、肘部、指头和膝盖(膝关节脱位)。意外脱臼时须将患处以夹板或吊带等物固定,不可贸然
  • 航天飞机航天飞机(英语:Space Shuttle),是一种为穿越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高度100公里的卡门线)而设计的火箭动力飞机。航天飞机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像有翅膀的航天器。迄今只有美国与
  • 罗伯·柯霍海因里希·赫尔曼·罗伯特·科赫(德语:Heinrich Hermann Robert Koch,1843年12月11日-1910年5月27日),德国医师兼微生物学家,为细菌学始祖之一,与路易·巴斯德共享盛名。1905年,因结
  • 地壳中含量以下是地球地壳中的化学元素丰度的列表,其中包括 5 份不同资料来源得到的结果,此处的丰度以质量百分比的丰度为准。其中的数字是估计值,会随着资料来源及估计方式不同而改变。
  • 数学古希腊人是数学的奠基者,古希腊的数学在数学史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古希腊人提出了公理化体系、形式逻辑,使用逻辑证明、演绎法,强调量化和系统化,使数学成为一门严密的系统的
  • 锡诺普锡诺普(辞源赫梯文: Sinuwa, 希腊文: Σινώπη/Sinope) ,土耳其在黑海的港口,锡诺普省省会,人口47000。它位于伊斯坦布尔到巴统航线中间,古代属于帕夫拉戈尼亚地区,是一个向东
  • 博拉-维托托语系博拉-维托托语系是一个分布于秘鲁东北部、哥伦比亚西南部和巴西西部的语系。博拉-维托托语系还可能包括以下语言:
  • 可计算函数在可计算性理论中,可计算函数(computable function)或图灵可计算函数是研究的基本对象。它们使我们直觉上的算法概念更加精确。使用可计算函数来讨论可计算性而不提及任何具体
  • 威廉·伦琴威廉·康拉德·伦琴(德语:Wilhelm Conrad Röntgen,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1895年11月8日,时为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校长的他在进行阴极射线的实验时,观察到放在射
  • 机械能机械能(英语:Mechanical energy)又作力學能,是指宏观物质所表现出的势能(位能)Ep与动能Ek的总和,即机械能守恒定律(英语:law of conservation of mechanical energy)是动力学中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