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维萨德

✍ dations ◷ 2025-04-06 11:38:20 #塞尔维亚城市,伏伊伏丁那城市,诺维萨德

诺维萨德(塞尔维亚语:Нови Сад,发音: 聆听;匈牙利语:Újvidék,匈牙利语发音:),又译诺威萨,是欧洲国家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第二大城市,临近首都贝尔格莱德。

诺维萨德位于首都贝尔格莱德以北,北纬45.25°,东经19.85°,海拔72-80米。多瑙河从南部流经市区。诺维萨德是伏伊伏丁那的首府,也是塞尔维亚人口第二多的都市。

此名在南斯拉夫语里的意思是“新庄园”,全市由代特来尼来盟、帕德那沃尔基、塞尔维亚、斯塔锐格连德、帕特沃雷丁和斯来特姆斯、卡拉沃奇7个行政区组成,面积69.913公顷。2005年全市人口19万4千。在多瑙河对岸有佩特罗瓦拉丁城堡。诺维萨是一个重要的大学城。有“塞尔维亚人的雅典”之称。

诺维萨德市工业主要有金属冶炼、石油化工、食品加工、机床制造和农机制造、纺织、电器、陶瓷、木器等。农业盛产小麦、玉米,而且拥有较为先进的农业科研机构,可培养大量可供出口的良种和种畜。此外,诺维萨德市历来十分重视和致力于环境保护,1992年12月,诺市议会通过了《诺维萨德--通往生态城市之路》的宣言,而且在环保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诺维萨德居民相当多元化,主要来自:塞尔维亚,匈牙利,罗马,罗马尼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俄罗斯和德国。1945年,德国居民被驱逐。

诺维萨德于1694年奠基,当时的统治者是尤津·冯·萨佛伊。城市的建筑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城市的主要景点是佩特罗法拉丁城堡,建于1692至1780年之间。整个建筑过程长达一个多世纪。这座城堡在当时是抗击土耳其军队的主要集结地与防御要塞。一战前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一战结束后被并入南斯拉夫王国的前身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

二战中诺维萨德被匈牙利占领,战后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诺维萨德遭受北约长达78天的轰炸。多瑙河上的所有桥梁,城市中的所有广播机构以及提炼厂房全部被摧毁。战后6年时间,跨越多瑙河的交通都由一座浮桥维持。多瑙河上的船只只能在每周固定的三次开放时间通过诺维萨德。2005年10月11日,"自由桥"投入使用,这才使多瑙河的交通重新畅通。

诺维萨德市目前已与下列国家的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相关

  • 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脱髓鞘性神经病变(英语:demyelinating disease),患者脑或脊髓中的神经细胞表面的绝缘物质(即髓鞘)受到破坏,神经系统的信号转导受损,导致一
  • 劳动部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劳动部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简称劳安所)为中华民国劳动部的所属机构;是台湾唯一研究劳动政策和职业安全卫生的政府机关。可乘坐 板南线捷运,达终点站南港展览馆站(6号出口)
  •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英语:Substitution reaction)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其定义是分子中的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取代反应主要依照反应中所使用的试剂分为亲核取
  • 印度快报《印度快报》(英语:The Indian Express) ,是印度一份英语日报,始创于1933年,在印度九个主要城市(那格浦尔、德里、孟买、加尔各答、浦那、卢迪亚纳、昌迪加尔、勒克瑙和艾哈迈达巴
  • 地球殊异假说在行星科学和天体生物学中,稀有地球假说或称地球殊异假说(英语:Rare Earth hypothesis)认为地球上多细胞生物的形成需要不同寻常的天体物理及地质事件和环境的结合。“地球殊异
  • 流形流形(英语:Manifolds)是可以局部欧几里得空间化的一个拓扑空间,是欧几里得空间中的曲线、曲面等概念的推广。欧几里得空间就是最简单的流形的实例。地球表面这样的球面则是一个
  • 真空能量真空能量(Vacuum energy)是一种存在于空间中的背景能量,即使在没有物质的空间(称为自由空间)亦然存在。真空能量导致了多数基本力的存在。它的效应可以在各式各样的实验中观测到,
  • 桃园市政府坐标:24°59′36″N 121°18′04″E / 24.993416°N 121.301025°E / 24.993416; 121.301025桃园市政府 (简称:桃市府)是中华民国桃园市的最高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属
  • 丝裂原丝裂原(英语:Mitogen,又称促分裂原、促细胞分裂剂)是促进细胞开始分裂,触发有丝分裂的化学物质,通常是蛋白质形式。
  • 接官亭坐标:22°59′49″N 120°11′44″E / 22.99698°N 120.195555°E / 22.99698; 120.195555接官亭,是位于台南市中西区的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是清朝时期台湾府城的门户,现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