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黑犀

✍ dations ◷ 2025-11-27 04:52:29 #西部黑犀
西部黑犀(学名:Diceros bicornis longipes),又名西部黑犀牛或西非黑犀牛,是黑犀最稀有的亚种。它们曾一度广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但因被大量猎杀而致数量急速下降,并于2006年被认为已经灭绝。2011年11月10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宣布此亚种灭绝。西部黑犀长3-3.8米,高1.4-1.7米及重795-1364公斤。它们有两只角,第一只长0.5-1.3米,第二只长2.5-60厘米。它们像其他黑犀都是吃草的,主要栖息在大草原。西部黑犀于20世纪初被大量猎杀。于1930年代的保护下其数量有所上升,不过随着保护力度的衰弱,它们的数量再次大量下降。到了1980年,它们的数量就只有几百头,2000年估计只余下10头。到了2006年初,经过详细勘察喀麦隆北部而没有发现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就初步将它们列为极危(可能灭绝)。非洲猎杀及不严格的惩罚制度都导致它们的消失。

相关

  • 肺动脉肺动脉肺部的动脉,是人体内循环系统中肺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动脉不同,肺动脉中运输的是去氧血而非带氧血液。肺动脉携带去氧血由右心室打出,在肺部交换气体后,打入左心房
  • 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学名:Candida albicans)是一种能造成伺机性感染的酵母菌,常见于人类消化道与泌尿生殖道的菌群,约有四成至六成健康成人的口腔与消化道中都有白色念珠菌,平时与人体行片
  • 恩前列素恩前列素是一种合成的类地诺前列酮前列腺素,它可以用来作胃部HCl分泌的强效抑制剂。 因而常被用来作抗酸或溃疡药。它的药理作用基本与米索前列醇相同。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
  • 东欧东欧,多半是指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等的欧洲东部,直至德国、瑞士、意大利(不含);但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边界,一般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种划分方法:自然地理方面的东
  • 乳糜微粒乳糜微粒(英语:Chylomicron,缩写CM)是血浆五种主要脂蛋白之一(其余为VLDL、IDL、LDL和HDL),也是其中体积最大和密度最小的一种。它在小肠上皮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装配而成,主要
  • 半乳糖激酶半乳糖激酶(英语:Galactokinase)是一种催化α-D-半乳糖磷酸化为半乳糖-1-磷酸的磷酸转移酶,在此过程中消耗一分子ATP。半乳糖激酶催化Leloir途径(有机体中将α-D-半乳糖转化为葡
  • 相位相位(英文:phase),是描述信号波形变化的度量,通常以度(角度)作为单位,也称作相角或相。当信号波形以周期的方式变化,波形循环一周即为360º。常应用在科学领域,如数学、物理学、电学等
  • 酰氯酰氯是指含有 -C(O)Cl 官能团的化合物,属于酰卤的一类,是羧酸中的羟基被氯替换后形成的羧酸衍生物。最简单的酰氯是甲酰氯,但甲酰氯非常不稳定,不能像其他酰氯一样通过甲酸与氯
  • 过度警觉过度警觉(英语:hypervigilance)是指经常表现为警惕地扫视周围环境以寻找危险迹象的过分警觉状态。常见于偏执型人格、创伤后应激障碍、被父母虐待或忽视的儿童,以及使用某些类型
  • rhinomanometry鼻内空气流通计、鼻侧压测量法、鼻内压力测量计、鼻测压计、鼻阻力测量(英文:Rhinomanometry)是一种气体压力计(英语:manometry),用来测量鼻腔内的空气流通量。 鼻内空气流通计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