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线天文学

✍ dations ◷ 2025-11-20 07:52:24 #远红外线天文学
远红外线天文学是天文学和天文物理的分支,主要的观测对象是以远红外线辐射可以看见的天体(波长从30微米到接近次微米的450微米)。在远红外线,恒星不会特别明亮,但是可以观测到非常低温的天体(140K或更低温的),而在短波的观测中是看不见这些天体的。在银河系和银河附近星系内巨大、低温的气体和尘埃,散发出远红外线的光。在这类云气中的某一些,新的恒星正在其中诞生。远红外线的观测可以在这些原恒星因收缩辐射出热量而可见之前就侦测到她们。我们银河系的中心在远红外线的波段上是闪闪发光的,因为在尘埃密集且厚实的云气中埋藏着恒星。这些恒星加热了尘埃,使她们因辐射出红外线而显得明亮。除了我们自己银河系的平面,在天空中最明亮的远红外线光源是被称为M82星系的中心区域。M82核心辐射出的红外线能量非常多,相当于我们银河系所有恒星辐射出能量的总和。这些远红外线的能量来自于被隐藏在视线中使尘埃被加热的物体。许多星系(" 活跃星系 ")有活跃的核心被隐藏在浓厚尘埃区域中。换言之,被称为星爆星系的,有异于寻常大量正在形成的恒星加热了星际尘云,使这些星系在远红外线下远比一般的星系更为明亮。地球的大气层遮蔽掉了绝大多数的远红外线,所以在地面上只能利用高山上天文台的望远镜观测次微米波,像是詹姆斯·克拉克·马克斯韦尔望远镜、加州理工学院次毫米天文台(已除役)、和次毫米波阵列望远镜(均在毛纳基山)。许多远红外线天文学的观测由人造卫星来进行,像是史匹哲太空望远镜、红外线天文卫星、红外线太空天文台、ASTRO-F和赫歇尔太空天文台,还有同温层红外线天文台望远镜。

相关

  • Mebendazole甲苯咪唑(英语:Mebendazole,简称MBZ),又名安乐士、美鞭达唑,为治疗多种寄生虫感染的指定用药。治疗对象包含蛔虫、蛲虫、线虫、绦虫、钩虫、滴虫、包囊虫,以及鞭虫类的感染。该药属
  • 城市径流城市径流(Urban runoff),是城市化造成雨水的地表径流。这种径流是世界许多城市化地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道路、停车场和人行道等不透水表面是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建设形成的。在暴
  • 下载下载在计算机网络中指从一个远程系统接收数据,该系统通常为一个服务器,例如网页服务器、FTP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或者其他的类似系统。与之相对的是上传(也称上传),它是指将数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坐标:39°55′54″N 116°22′49″E / 39.931765°N 116.380416°E / 39.931765; 116.380416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创立于1915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临床医学院。现
  • 肠吸虫布氏姜片虫(学名:Fasciolopsis buski),简称姜片虫,是一种外观极像薄切姜片的中、大型寄生虫。为完成一代生活,这种虫必须在环境适当的淡水螺体内发育,再以常见的水生植物作第二轮的
  • 音乐治疗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是利用乐音、节奏对生理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在身、心方面“有需要”进行治疗的个案,针对其“需要治疗”的部分,进行“
  • 极度有害物质名单《美国应急规划与社区知情权法》中第302节规定了极度危险物质列表(42 U.S.C. 11002)。这个列表可以在40 C.F.R 355的附录中找到。截止至2006年的更新可以在2006年8月16日的《
  • 万维网万维网(英语:World Wide Web)亦作WWW、Web,是一个透过互联网访问的,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于1989年发明了万维网。1990年他在瑞士CERN的
  • 尼比鲁碰撞尼比鲁碰撞,是一个假设的末世论灾难,因地球和一个大型假想的行星尼比鲁发生碰撞或摩擦而产生,部分组织相信灾难会发生于21世纪初,此说法与2012年玛雅预言、太阳风暴、地球磁极反
  • 右锁骨下动脉在人体解剖学里,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是上胸部的成对主要动脉,位于锁骨下方。它们从主动脉弓接受血液。左锁骨下动脉向左臂供血,右锁骨下动脉向右臂供血,一些分支供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