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内体

✍ dations ◷ 2025-05-16 13:30:15 #细胞器

胞内体(英语:Endosome,又称内体)在细胞生物学中指的是一种真核细胞中的膜结合细胞器,属于一种囊泡结构。作为细胞内吞作用中运载途径的一个区室,胞内体从细胞质膜被传递到溶酶体被其降解,或者再循环回到细胞质膜。一个成熟的内体直径大约500纳米。

胞内体可根据细胞内吞作用的不同时间阶段分为初级内体(early endosome),次级内体(late endosome),以及再循环内体(recycling endosome),并可被如GTP结合蛋白rabs等蛋白标记而区分,并且此三种内体在形态上也有不同。一旦在内吞作用中的囊泡被释放,它们首先与初级内体融合,之后再成长为次级内体并与溶酶体融合。

初级内体成长形成次级内体,随着其酸度通过V-ATpase的活动而增加,并且大小通过融合同类型的内体成为更大的囊泡而增加。次级内体或以为多泡体(MVB)的形式呈现。最终,次级内体释放RAB5而获取RAB7,为其与溶酶体的融合做好准备。 次级内体与溶酶体的融合是一个两种区室混合的过程,以结果来看,主要的生化特性也趋于原先二者的属性之间。比如,溶酶体的密度大于次级内体,而融合后的密度介于二者之间。此后溶酶体重新聚合提高自身的密度,而在此之前可能有更多的次级内体与之融合。少数一些初级内体中的物质会直接再循环至细胞质膜,但多数还是通过再循环内体。

胞内体提供了细胞外物质进入细胞内的运载途径。例如很多病毒以此条途径进入细胞,以登革热病毒为例:病毒先吸附在细胞膜上,其后胞内体像袋子一样裹住病毒,病毒膜与胞内体膜融合,进入细胞质基质。再例如: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前,先与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在到达初级前体时,在膜质子泵V-ATPase产生的微酸性环境下与受体分离,此后受体被再循环回细胞表面,而低密度脂蛋白在内体中被运送至溶酶体。

相关

  • 结膜炎结膜炎(英语:Conjunctivitis,亦称Pink Eye),俗称红眼症,是一种发生在结膜的炎症,也会发生在眼睑内侧表面,会让眼睛泛红或带有粉红色,可能会很痒、疼痛、有灼热感或搔痒感,罹患结膜炎的
  • 长期疲劳疲倦或疲劳,是生理信号的一种。是生物其中一种的不舒服感觉。大致可分为精神上和肉体上。短期的疲倦通常是由于过度活动并且缺乏休息所致,严重疲倦或可致命。一般认为疲倦的人
  • 密歇根州密歇根州(英语:State of Michigan),是美国的一个州,位于五大湖地区,东面与加拿大首府渥太华的所在地安大略省接壤。其邮政缩写是MI。首府为兰辛,最大城市为底特律。密歇根州传统上
  • 甘氨酸受体甘氨酸受体 (英语:glycine receptor,简写GlyR),是氨基酸类神经传导物甘胺酸的受体。GlyR是借由 氯离子流(英语: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产生作用的离子通道型受体(英语:i
  • 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英语:glioblastoma),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英语:glioblastoma multiforme,缩写:GBM),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具侵袭性的脑癌。胶质母细胞瘤的体征和症状最初呈非特异性。患
  • 索贝克索贝克(英文:Sobek,希腊文:Σοῦχος,拉丁文:Suchus),亦称苏贝克,为带有不可捉摸的性情的古埃及神祇,是当地尼罗鳄与西非鳄(英语:West African crocodile)的象征,常以鳄鱼或鳄头人身的
  • 上川町上川町(日语:上川町/かみかわちょう Kamikawa chō */?)是位于日本北海道上川综合振兴局东部的一个町,以“日本第一的红叶”闻名,每年在红叶季节由于旅客过多,还必须进行交通管制
  • 萧友梅萧友梅(1884年-1940年),字思鹤,又字雪明,广东省中山县人,中国音乐教育家及作曲家。 有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父之称。萧友梅自幼在澳门接触西方音乐。1899年,就读广州时敏学堂。1901年,
  • 利福勒利福勒县(英语:Le Flore County)是美国奥克拉荷马州东南部的一个县,东邻阿肯色州,面积4,165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本县共有人口48,109人。本县县治为波托(Poteau)。本县是史
  • 网络泡沫化互联网泡沫(又称科网泡沫或dot-com泡沫)是指由1995年至2001年间与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相关的投机泡沫事件。在欧美、亚洲多个股票市场中,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相关企业的股价高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