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鲁汶大学

✍ dations ◷ 2025-05-15 20:40:05 #比利时大学,天主教鲁汶大学,15世纪创建的教育机构,欧洲天主教大学

天主教鲁汶大学(荷兰语:KU Leuven;法语: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UCL);英语:University of Leuven;拉丁语:Universitas Catholica Lovaniensis)是比利时最大的大学,欧洲低地国家最大、最悠久的大学,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学,也是世界顶尖大学之一。1425年由教皇马丁五世同意约翰四世 (布拉班特公爵)(英语:John IV, Duke of Brabant)所建。

1968年起分为两座大学——天主教鲁汶大学 (荷语)和天主教鲁汶大学 (法语)。

鲁汶大学的组织有四个阶段的变迁:旧鲁汶大学(Oude Universiteit Leuven, OUL, 1425-1797)、国立鲁汶大学(Rijks Universiteit Leuven, RUL, 1815-1835)、天主教鲁汶大学、(Universitas Catholica Lovaniensis, 1835-1970,位于鲁汶),1970年分裂成两所大学,天主教鲁汶大学 (荷语)(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KUL, 1970年迄今,继承原校,留在鲁汶原址)及天主教鲁汶大学 (法语)(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UCL,1970年迄今,迁校至奥丁尼斯成为新鲁汶大学))。

1425年是教会禧年,在第四代布拉班特公爵约翰的提议下,罗马教宗马丁五世于12月9日诏令建立天主教鲁汶大学。鲁汶大学初创时期教授主要来自巴黎大学、科隆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并设有文学院、法律学院和医学院。1432年,增设神学院。后来规模逐渐扩大,学术声望也明显提高。许多著名学者也来此执教。

16世纪大人文学者伊拉斯谟在鲁汶大学执教,并于1517年创建了三语言学院,研究希伯来文、拉丁文与希腊文,使鲁汶大学成为当时欧洲人文主义研究的中心。富有改革精神的教宗哈德良六世也曾是鲁汶的教授。哲学家尤斯图斯·利普修斯也曾在这里执教过很多年。鲁汶大学的科学传统源于数学家弗里西斯,他培养了很多科学家,如地图学者墨卡托,他的绘制地图方法至今仍在使用;植物学家蓝伯特·多东斯(英语:Rembert Dodoens)和现代解剖学之父维萨留斯也在鲁汶学习或执教过。

鲁汶大学初建时,适逢比利时国运昌隆,大学发展迅速。但随后比利时先后经历西班牙帝国、奥地利、法兰西帝国、荷兰王国的统治。在西班牙统治时期,在今荷兰南部和比利时佛兰德地区爆发了尼德兰宗教战争,鲁汶大学因战火遭到严重破坏。奥地利统治时期,教育体制受奥地利的深刻影响,体制较为僵硬。

1797年鲁汶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占领,法国政府镇压并关闭各种旧社会的机构,包含鲁汶大学以及其学院。大部分学校建筑被拍卖,部分则再利用为公家机关、军事设施、公共学校。

拿破仑一世战败后,1815年维也纳会议将今比利时土地划归荷兰王国,国王威廉一世利用旧鲁汶大学(Oude Universiteit Leuven, OUL)的旧校舍成立了新的国立鲁汶大学(Rijks Universiteit Leuven, RUL)。1830年,经历比利时独立,比利时从荷兰王国独立,成立比利时王国。1835年,九位有崇高威望的天主教枢机主持恢复了天主教鲁汶大学(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UCL)。

由于比利时王国地处西欧心脏地带,历代均为交通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比利时都未能幸免,被德国二度占领,鲁汶大学亦经历浩劫,其中著名的图书馆两次被焚为灰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以重建。

进入现代以来,由于比利时处于德、法之间,使得鲁汶大学饱受战争之苦。1914年,大礼堂和图书馆被德国人烧毁,三十万册书籍化为灰烬。战后在美国和国际组织资助下,重建了图书馆。不幸的是,二战中图书馆再次被焚。九十万卷书只剩下一万五千卷,整个学校受到极大破坏。二战以后才又重新恢复,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1954年,在皇室许可下,鲁汶大学于比属刚果建立分校刚果鲁汶大学(University of Lovanium)。刚果于1960年独立后,于1971年刚果鲁汶大学和其他两间大学被合并为国立萨赫大学(Université Nationale du Zaïre, UNAZA)。

1968年代开始学校再次受到政治影响,说荷兰语的教授和学生要求将说法语的人士赶出学校,两方发生严重冲突。当时的比利时首相范登·博埃南不同意学校分裂,结果比利时政府中有八位弗拉芒族的大臣自主离职,导致内阁空虚;范登·博埃南无力支撑局面,不得不宣布辞职。新大选之后,比利时政府最终作出裁决:天主教鲁汶大学一分为二。1970年,天主教鲁汶大学正式分裂成两所大学:(荷兰语)天主教鲁汶大学(KUL,简称荷兰语鲁汶)与(法语)天主教鲁汶大学(UCL,简称法语鲁汶)。前者留在原址,后者绝大部分系迁往新建的新鲁汶,其医学院迁往布鲁塞尔附近。

相关

  • 壬糖壬糖(英语:Nonose),又称为九碳糖,是由九个碳原子组成的单糖,化学式为C9H18O9。例如:L-核-D-甘露壬糖等。最接近壬糖的物质为脱氨神经氨酸(KDN),其化学式为C9H16O9。果聚糖:菊粉 · 果
  • 石洞壁画石洞壁画是在洞穴或岩石上的绘画,有时也称为岩画。一般多为史前所做。使用的颜料包括红色和黄色赭石,赤铁矿,氧化锰和木炭。最早的石洞壁画可以上溯到4万年前。中国岩画分布极
  • 巴黎凯旋门巴黎凯旋门(法语: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即雄狮凯旋门,位于法国巴黎的戴高乐广场中央,香榭丽舍大街的西端。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
  • 詹姆斯·帕金森詹姆斯·帕金森(英语:James Parkinson,1755年4月11日-1824年12月21日)是一位英国医生,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社会活动家。1755年出生于伦敦肖迪奇,1784年被伦敦市法团任命为外科医师。
  • 新西兰国际广播电台新西兰国际广播电台(英语:Radio 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英语简称RNZI)是新西兰的官方广播电台,也是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的对外广播部门,广播内容有新闻和体育节目,语言以英语为
  • Cell (微处理器)Cell微处理器架构(Cell Broadband Engine Architecture,通常简称Cell BE或CBEA)由索尼、索尼电脑娱乐、东芝、国际商业机器(IBM)公司联合开发。它是以RISC指令体系的Power架构为
  • 米哈尔·特拉夫尼克米哈尔·特拉夫尼克(捷克语:Michal Trávník;1994年5月17日-)是一位捷克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防守型中场。他现在效力于捷克足球甲级联赛球队斯洛瓦茨科足球俱乐部。他也
  • 逆流热交换逆流热交换,指恒温动物在寒冷的环境下,为了减少热能(能量)的散失,血管的排列变得特殊,使动脉的血与静脉的血之间进行逆流热交换。
  • 刘潇然刘潇然(1903年10月21日-1999年10月9日),河南偃师人,翻译家(精通德语、英语、日语)、农业经济学家,中国农业经济学的开拓者。曾任浙江大学教授、校务委员会主任。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
  • 国际未来问题解决计划国际未来问题解决计划( FPSPI )是一项非盈利性的教育计划,它组织学术竞赛,学生可以在假设的未来情况下运用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该计划着眼于当前的技术,地缘政治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