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鲁汶大学

✍ dations ◷ 2025-02-23 20:09:32 #比利时大学,天主教鲁汶大学,15世纪创建的教育机构,欧洲天主教大学

天主教鲁汶大学(荷兰语:KU Leuven;法语: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UCL);英语:University of Leuven;拉丁语:Universitas Catholica Lovaniensis)是比利时最大的大学,欧洲低地国家最大、最悠久的大学,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学,也是世界顶尖大学之一。1425年由教皇马丁五世同意约翰四世 (布拉班特公爵)(英语:John IV, Duke of Brabant)所建。

1968年起分为两座大学——天主教鲁汶大学 (荷语)和天主教鲁汶大学 (法语)。

鲁汶大学的组织有四个阶段的变迁:旧鲁汶大学(Oude Universiteit Leuven, OUL, 1425-1797)、国立鲁汶大学(Rijks Universiteit Leuven, RUL, 1815-1835)、天主教鲁汶大学、(Universitas Catholica Lovaniensis, 1835-1970,位于鲁汶),1970年分裂成两所大学,天主教鲁汶大学 (荷语)(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KUL, 1970年迄今,继承原校,留在鲁汶原址)及天主教鲁汶大学 (法语)(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UCL,1970年迄今,迁校至奥丁尼斯成为新鲁汶大学))。

1425年是教会禧年,在第四代布拉班特公爵约翰的提议下,罗马教宗马丁五世于12月9日诏令建立天主教鲁汶大学。鲁汶大学初创时期教授主要来自巴黎大学、科隆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并设有文学院、法律学院和医学院。1432年,增设神学院。后来规模逐渐扩大,学术声望也明显提高。许多著名学者也来此执教。

16世纪大人文学者伊拉斯谟在鲁汶大学执教,并于1517年创建了三语言学院,研究希伯来文、拉丁文与希腊文,使鲁汶大学成为当时欧洲人文主义研究的中心。富有改革精神的教宗哈德良六世也曾是鲁汶的教授。哲学家尤斯图斯·利普修斯也曾在这里执教过很多年。鲁汶大学的科学传统源于数学家弗里西斯,他培养了很多科学家,如地图学者墨卡托,他的绘制地图方法至今仍在使用;植物学家蓝伯特·多东斯(英语:Rembert Dodoens)和现代解剖学之父维萨留斯也在鲁汶学习或执教过。

鲁汶大学初建时,适逢比利时国运昌隆,大学发展迅速。但随后比利时先后经历西班牙帝国、奥地利、法兰西帝国、荷兰王国的统治。在西班牙统治时期,在今荷兰南部和比利时佛兰德地区爆发了尼德兰宗教战争,鲁汶大学因战火遭到严重破坏。奥地利统治时期,教育体制受奥地利的深刻影响,体制较为僵硬。

1797年鲁汶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占领,法国政府镇压并关闭各种旧社会的机构,包含鲁汶大学以及其学院。大部分学校建筑被拍卖,部分则再利用为公家机关、军事设施、公共学校。

拿破仑一世战败后,1815年维也纳会议将今比利时土地划归荷兰王国,国王威廉一世利用旧鲁汶大学(Oude Universiteit Leuven, OUL)的旧校舍成立了新的国立鲁汶大学(Rijks Universiteit Leuven, RUL)。1830年,经历比利时独立,比利时从荷兰王国独立,成立比利时王国。1835年,九位有崇高威望的天主教枢机主持恢复了天主教鲁汶大学(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UCL)。

由于比利时王国地处西欧心脏地带,历代均为交通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比利时都未能幸免,被德国二度占领,鲁汶大学亦经历浩劫,其中著名的图书馆两次被焚为灰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以重建。

进入现代以来,由于比利时处于德、法之间,使得鲁汶大学饱受战争之苦。1914年,大礼堂和图书馆被德国人烧毁,三十万册书籍化为灰烬。战后在美国和国际组织资助下,重建了图书馆。不幸的是,二战中图书馆再次被焚。九十万卷书只剩下一万五千卷,整个学校受到极大破坏。二战以后才又重新恢复,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1954年,在皇室许可下,鲁汶大学于比属刚果建立分校刚果鲁汶大学(University of Lovanium)。刚果于1960年独立后,于1971年刚果鲁汶大学和其他两间大学被合并为国立萨赫大学(Université Nationale du Zaïre, UNAZA)。

1968年代开始学校再次受到政治影响,说荷兰语的教授和学生要求将说法语的人士赶出学校,两方发生严重冲突。当时的比利时首相范登·博埃南不同意学校分裂,结果比利时政府中有八位弗拉芒族的大臣自主离职,导致内阁空虚;范登·博埃南无力支撑局面,不得不宣布辞职。新大选之后,比利时政府最终作出裁决:天主教鲁汶大学一分为二。1970年,天主教鲁汶大学正式分裂成两所大学:(荷兰语)天主教鲁汶大学(KUL,简称荷兰语鲁汶)与(法语)天主教鲁汶大学(UCL,简称法语鲁汶)。前者留在原址,后者绝大部分系迁往新建的新鲁汶,其医学院迁往布鲁塞尔附近。

相关

  • 冯士筰冯士筰(1937年3月8日-),天津人,中国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物理海洋学研究。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后分配至山东海洋学院任教。1997年当
  • 再城市化再城市化(英语:Reurbanization),也称为再城镇化,是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个阶段,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一个应对过程,使得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
  • 秉 志秉志(1886年4月9日-1965年2月21日),原名翟秉志,字农山,别号际潜,满族,翟佳氏。祖籍吉林,河南开封府驻防正蓝旗满洲旗籍举人。动物学家,中国近代生物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参与发起
  • 感光元件图像传感器,是一种将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信号的设备,广泛应用在数码相机和其他电子光学设备中。早期的图像传感器采用模拟信号,如摄像管(video camera tube)。如今,图像传感器主要
  • 陶公府那拉提瓦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นราธิวาส,皇家转写:Changwat Narathiwat,泰语发音:)是泰南三府之一,邻近府份为泰国的也拉府、北大年府、和马来西亚的吉兰丹州。华人称之为
  • 陈进东陈进东(1907年-1988年),台湾医师、政治人物,宜兰县罗东镇人,曾任罗东镇民代表、宜兰县议会议长、宜兰县县长。生于台湾日治时期,本姓江,三岁时过继至“钦加二品游击”罗东门阀陈辉煌
  • 加奈山径加奈山径(1933年4月2日-2017年3月30日),本名金山虔,青森県人,日本文学家、作家。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1971年,获得文学界新人赏(日语:文學界新人賞)佳作。担任全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 DiplomDiplom是一些欧洲国家的一种学位,包括:德国、奥地利、荷兰、瑞士、克罗地亚等。在其他国家,该学位通常被认证为学士学位、副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德国长期以来所实行的学位体制
  • 埃加尔库恩尔埃加尔库恩尔(Egarkunr),是印度贾坎德邦Dhanbad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0212(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0212人,其中男性5467人,女性4745人;0—6岁人口1307人,其中男704人,女603人;识字
  • 加藤玲奈 (AKB48)加藤玲奈(1997年7月10日-)是日本偶像艺人,为日本女子偶像团体AKB48 Team A成员,昵称为“Renacchi”(れなっち),千叶县出身,所属经纪公司为Mama & Son。201020112012201420172012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