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罗·田立克
✍ dations ◷ 2025-09-12 23:45:17 #保罗·田立克
保罗·约拿·田立克(Paul Johannes Tillich,1886年8月20日-1965年10月22日)田立克是一位基督教存在主义神学家、哲学家、新保罗主义者,被视为美国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中国大陆译作保罗.蒂利希,但是“田立克”一名是经Paul Tillich本人选择出的三个(对他而言)容易书写之中文字──要以做为其中文名字的,故华语世界的神学研究者不妨尊重其意愿延用“田立克”一译名。惟“田立克”一名较“蒂利希”不近德语原音,此为须注意之处。1886年8月20日,田立克出生于德意志帝国勃兰登堡的小村庄Starzeddel,父亲是路德宗的牧师,家中三个小孩,他有两名妹妹,大妹祖安娜(Johanna)小他2岁,小妹伊利沙伯(Elisabeth)小他7岁,三兄妹感情非常好。1898年时,田立克被家庭送往柯尼斯堡就读文理中学,1904年中学毕业后,先后就读柏林大学、蒂宾根大学、哈雷大学(University of Halle),1911年于布雷斯劳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隔年取得哈雷大学神学博士学位。1919年起,田立克在柏林大学担任神学讲师,1924年至马尔堡大学担任神学教授,1925年至1929年间在莱比锡大学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任教,1929年至1933年转往法兰克福大学教书,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因政治因素逼迫前往美国。1940年入美国籍。1933年至1955年任纽约协和神学院教授。1955年至1962年任哈佛大学教授。1962年至1965年逝世前在芝加哥大学任教。依据田立克对基督教神学史的理解,基本上有两种。第一种可称为嗣子基督论(Adoptionist Christology),当中父上帝(或是道或灵)产生一默示并收纳拿撒勒人耶稣为儿子,田立克认为这是一种以道成肉身为解读的基督论。第二种基督论,是认为基督的神性可由三一上帝任何一位格去解释,所以它可以是圣灵基督论(Spirit Christology)或道的基督论(Logos Christology),但在实际情况中,往往更常以“圣灵基督论”的形式出现,并与符类福音中耶稣的基督论产生关系。圣灵基督论意味着圣灵的临在是参与和介入耶稣的灵中,在耶稣的灵中彰显他的力量,所以,耶稣的人性同时又是整个过程中重要的载体。圣灵理解为“耶稣的灵”(the Spirit of Jesus)用田立克的说法,那来自神圣根源的宇宙性大能既感动(inspired)耶稣,也由耶稣而来;而耶稣转变为圣灵之主(the Lord of the Spirit)的重要历程,此过程不单由圣灵基督论来解释,而必须将圣灵基督论与道成肉身作互补处理。田立克曾说:“在成肉身之道回归圣父以后,圣灵便取代了其力量并启示其出现的意味。”使徒保罗说:“在基督里”,意思是指信徒能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to be hid with Christ in God.)。基督可以透过每个信徒及教会,这种能力也如同使徒行传一章八节所说“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所以对于新约的信徒,相信圣灵就是耶稣的灵,是一个不困难的解读,所以圣灵的同在就可视为耶稣的灵的临在,向耶稣祷告也意味着圣灵也在垂听,这个道理的理解对真信仰的人是可以接受的。在《存在的勇气》一书中, 田立克分析了“勇气”(Courage)的意义,再论“忧虑”(Anxiety),及如何面对“忧虑”和“焦虑”。他认为“忧虑”远比“恐惧”(Fear)严重,因为恐惧有它的对象(Object), 例如,害怕失业,害怕失婚、害怕失恋、害怕疾病、害怕死亡、害怕见鬼等等。相反,忧虑(Anxiety, Angst)却没有对象(Object)。功利主义 · 归结主义 · 义务论 · 关怀伦理学 · 德性伦理学 · 情绪主义柏拉图 · 亚里士多德 · 孔子 · 孟子 · 荀子 · 奥古斯丁 · 阿奎那 · 斯宾诺莎 · 休谟 · 康德 · 黑格尔 · 叔本华 · 边沁 · 密尔 · 齐克果 · 西季威克 · 尼采 · 摩尔 · 罗尔斯 · 威廉姆斯 · 麦基 · 麦金泰尔 · 辛格 · 帕菲特 · 斯坎伦 · 内格尔 · 泰勒 · 阿苏尔门迪(英语:Joxe Azurmendi)
相关
- 头部外伤头部受伤是指头部的创伤。这可能包含或不包含对大脑的伤害。不过,术语创伤性脑损伤与头部受伤在医学文献中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头部受伤的发生率(新发病例数)是每年每10万个
- 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urogenital system)或生殖泌尿系统(genitourinary system)是生殖器官和泌尿系统所在的生物系统。这两个系统并在一起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彼此相邻,非常接近。此外,这两
- 排异反应移植排斥(英语:transplant rejection)是器官移植后的器官并不被受移植者身体接受的情况。一般来说这是因为免疫系统将移植器官视为异物,如同攻击病毒或细菌一样攻击移植器官所引
- 小儿急疹小儿急疹,俗称玫瑰疹,古时中国又称奶疹、假麻疹,是一种常见于6个月到3岁之间幼儿的疾病。根据最近中国大陆的数据,此病发病率高达98.2%。虽然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开始怀疑是
- 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厌食症(英语:anorexia nervosa),一般称为厌食症(英语:anorexia)是一种进食障碍,一般分别为:“自我约束型”以及“暴饮暴食型”。其中“自我约束型”厌食患者占多数,此型患者会万
- 格里夫氏症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Toxic diffuse goiter),又称格里夫氏症(Graves' disease),为一种主要侵犯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为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原因,且会导致甲状腺肿
-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生殖的一种类型,它导致了后代加强基因多样化。它可以用两个进程刻画。第一个是减数分裂,涉及将染色体个数减半。第二个是受精,这个过程中两个配偶子融合,并恢复原来的
- 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 (DNA、RNA等)、糖类。这只是一个概念性定义,与生物大
- 血压反射血压反射(英语:baroreflex、日语:血壓反射機能)或血管压力感受器反射(英语:baroreceptor reflex)是身体内的其中一种生命征象恒定机制,功能是确保体内的血压长时间维持在稳定的区间,
- 血红蛋白尿血红素尿症(Hemoglobinuria)是在尿液中发现血红蛋白(血红素)浓度过高的疾病。此疾病多半和溶血性贫血(英语:hemolytic anemia)有关,是原发性的血管内溶血,破坏红血球,因此血红素释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