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24日日食

✍ dations ◷ 2025-07-05 03:14:26 #1995年科学,1995年10月,1990年代日食

1995年10月24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发生于1995年10月24日(西半球的部分日偏食区域为10月23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本影接触地表而使该区域完全得不到阳光,就会形成日全食,同时在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遮挡部分阳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经过了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和南沙群岛中的争议岛屿,日偏食则覆盖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区域及周边部分地区。

伊朗库姆省境内在日出时最先看到日全食,然后月球本影经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划过孟加拉湾北部后又穿过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又经过南沙群岛中的部分岛屿,在单柱石西北约20公里的海面达到最大食分,随后经过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的部分岛屿,在西太平洋向东移动,在日落时分结束于马绍尔群岛米利环礁西南约30公里处。全食带均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在10月24日看到日全食。

月球本影经过的陆地依次包括:

除了上述狭窄的全食带内能看到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盖范围内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除极西端、西伯利亚东北部、中国东北端外的亚洲大部,以及东欧东部、非洲东北角、澳大利亚中北部和西太平洋的众多岛屿。其中绝大部分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在10月24日看到日食,剩下很小一部分在10月23日看到日食。

地球绕太阳、月球绕地球公转及月球交点的移动均有规律,只要数据足够准确,就能够精确计算出过去及将来的日食,也能为日食观测提前做准备。日全食发生时,在月球本影区域内,月球完全遮蔽了太阳的光球部分,在短暂的时间内出现类似黑夜的景象。比光球暗得多、平时无法看见的色球、日冕和日珥都在此时出现,在日冕仪发明之前,这是研究太阳大气的唯一机会,因此日全食观测以此为重点。而在本影以外数千公里的半影区域内,月球只遮挡了部分阳光,发生日偏食,并未形成类似黑夜的景象,能看到的只是太阳形状有所残缺,色球、日冕和日珥等光球以外的部分仍然无法看到。

印度境内全食带中的拉贾斯坦邦、北方邦伊拉达特根杰(Iradatganj)、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附近的迪亚蒙德哈尔博乌尔等多地设立了观测营地。印度国家科学院(英语:Indian National Science Academy)委托印度天体物理研究所(英语:Indian Institute of Astrophysics)协调国内外科学家的观测活动,该研究所在拉贾斯坦邦内埃姆-卡-塔纳和北方邦卡尔皮两地配备了现代化仪器,而斯洛伐克、巴西、俄罗斯、日本、德国等国的科学家也前往上述观测营地与该研究所共同观测。

日食当天天气晴朗,内埃姆-卡-塔纳的全食共持续了51秒,卡尔皮则持续了59秒。科学家测定了日冕的温度和波速结构、日冕环的温度和密度,寻找日冕中温度较低的部分,并完成了多项实验,包括白光宽频摄影、色球的闪光光谱、铁离子谱线窄频带光度、太阳周围宇宙尘埃环的深红光超低角分辨率摄影、检测短期强振荡的日冕50-100毫秒瞬时分辨率光度测定等。多个研究机构对许多种动物做了研究,例如日食影响昼夜更替时的动物行为等。印度天体物理研究所还用印度空军的一架安托诺夫An-32飞机飞至10,000英尺(3,000米)高空,从驾驶舱的逃生窗口拍摄了日食,这是该研究所第一次从空中观测。

国内外科学家和数千市民参观了观测营地,观测营地还提前准备了宣传资料,向市民普及日食知识。在日食进行的关键时刻,全印电视台和全印广播电台都在现场报导。此外有趣的是,此次日食正值当地排灯节期间。

此次日全食经过中国的部分仅限于南沙群岛,其中只有华阳礁处于中国控制之下。中国天文学会科普委员会、北京天文学会、北京天文馆和北京天文台(现已并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首次联合组织出国观测。北京天文馆共派出了4人前往泰国呵叻府四球县(泰语:อำเภอสีคิ้ว),成功拍摄了日全食全过程、食甚时的日冕以及食既和生光时刻的贝利珠。

此外,中国科学院、电子工业部、中国地震局、国家教委(今教育部)和水利、气象等单位在国内联合做了日辐射、电离层、地磁场、射电和声重波变化等观测,重点设站在西沙群岛、三亚、海口、郑州等地,与全国组网,而这些地区并未发生日全食,只有日偏食。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43,共包含72次日食,依次为1617年3月7日至1779年6月14日的10次日偏食、1797年6月24日至1995年10月24日的12次日全食、2013年11月3日至2067年12月6日的4次全环食(亦称混合食)、2085年12月16日至2536年9月16日的26次日环食、2554年9月28日至2873年4月23日的20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280.14年。其中最长的全食发生于1887年8月19日,共持续了3分50秒。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日食,是第17至28次:

图片:

相关

  • 德意志国家图书馆德国国家图书馆(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是联邦德国的国家图书馆。做为非借阅图书馆,德意志国家图书馆承担着从1913年以来所有德语出版书籍的保藏工作,除此之外该图书馆还
  • 美国国会大厦美国国会大厦(英语:United States Capitol),别称国会山庄,是美国国会所在地,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山,坐落在华盛顿特区国家广场东端。在地理上,美国国会大厦位于华盛顿特区
  • 阿基米德立体阿基米德立体是一种高度对称的半正多面体,且使用两种或以上的正多边形为面的凸多面体,并且都是可以从正多面体经过截角、截半、截边等操作构造。阿基米德立体的每个顶点的情况
  • 龚煌城龚煌城(1934年12月10日-2010年9月11日),生于台湾云林北港,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从事于汉藏语系的比较研究、上古汉语的构拟及对西夏语的研究。1957年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
  • 沃尔小乔纳森·希尔德雷德·沃尔(英语:Johnathan Hildred Wall Jr.;1990年9月6日-)通称约翰·沃尔,外号“墙壁”,为现役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目前效力于NBA联盟的华盛顿奇才,场上位置为控
  • 芬兰战争俄罗斯帝国瑞典帝国芬兰战争(瑞典语:Finska kriget,俄语:Финляндская война,芬兰语:Suomen sota)是在1808年2月至1809年9月期间于芬兰地区爆发的一场战争,参战国家
  • 美洲獾属美洲獾(学名Taxidea taxus),是产于北美洲的一种獾,为美洲獾属下唯一的物种。其与獾外貌相似,但属于不同种。美洲獾主要生活在美国中西部、加拿大中部和墨西哥北部,喜欢便于挖穴的
  • 浊会厌塞擦音浊会厌塞擦音是一个罕见的辅音,由会厌塞音与浊会厌擦音紧密结合形成,国际音标写作。尚未发现以此塞擦音当作独立音位的语言。浊会厌塞擦音的特征包括: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
  • 长谷川恒男长谷川恒男(日语:長谷川 恒男/はせがわ つねお 、1947年12月8日-1991年10月10日),日本登山家。
  • 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俄语:Станисла́в Ио́сифович Росто́цкий,1922年-2001年)前苏联导演、演员,1922年4月21日生于雷比斯克。2001年8月逝世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