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聚效应

✍ dations ◷ 2025-02-24 02:19:57 #社会系统,社会物理学

群聚效应 (Critical mass)是一个社会动力学的名词,用来描述在一个社会系统里,某件事情的存在已达至一个足够的动量,使它能够自我维持,并为往后的成长提供动力。

以一个大城市作一个简单例子:若有一个人停下来抬头往天望,没有人会理会他,其他路过的人会照旧继续他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有三个人停了下来抬头望天,可能会有多几个人会停下来看看他们在做什么,但很快又会去继续他们原来的事。但假若当街上抬头向天望的群众增加至5到7人,这时,其他人可能亦会好奇地加入,看看他们到底在做什么。这个令群众行为转变的数量,又叫作“临界量”或“转捩点”。

“临界量”或“转捩点”可受到社会因素影响,而这些因素很可能是:人数、关连度、社会内的沟通程度或其次文化。另外,针对有关公众倡导(Public advocacy)亦与临界量相关。在政治圈里,临界量可能与大多数的共识相关,使社会中最有效的位置一般都被社会中的大众所占有。在这情况下,大众共识的细微转变,有可能会令政治共识出现快速的转变,因为政治上的争论所依靠的工具,其效率与大多数的意见相关连。

相关

  • 修纳语修纳语(修纳语:ChiShona),或称绍纳语,是属于班图语支的一种语言。是赞比亚南部与津巴布韦修纳人的母语,也是津巴布韦的官方语言之一。修纳语所有的音节都以元音结尾,且一个字词中的
  • 吡哆醇吡哆醇(英语:Pyridoxine)是一种被称为维生素B6的化合物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吡哆醛与吡哆胺。它与吡哆胺的不同在于4位取代基。它也常被用作“吡哆醇盐酸盐”。化合物基于吡啶环,
  • 固br /结br /纪固结纪(Statherian,符号PP4)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1800±0百万年(Ma),结束于1600±0Ma。固结纪期间蓝藻、细菌繁盛。固结纪属于前寒武纪元古宙古元古代;固结纪的
  • SRY基因n/an/an/an/an/an/an/an/an/an/aSRY基因(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Y-chromosome,全称: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又名睾丸决定因子,(英语:Testis-determining factor,简称TDF)是人体Y染色
  • 末端裸子植物末端裸子植物(学名:Acrogymnospermae)指的是由松柏门、苏铁门、银杏门、买麻藤门四个类群组成的现生裸子植物演化支,按照目前的研究,其在演化上构成单系群。
  • 火焰崇拜火焰崇拜,是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对火的崇拜。火被视为神圣,清除不洁、善与智慧的象征。南亚伊朗地区的祆教来自于上古希腊人的火焰崇拜,火被视为清浄、正义、真理。在古印度,火是
  • 建成圆环坐标:25°03′14.11″N 121°30′52.39″E / 25.0539194°N 121.5145528°E / 25.0539194; 121.5145528台北圆环,又名建成圆环,是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同区的圆环,为南京西路、宁夏
  • 小雨蛙Microhyla eremita Barbour, 1920小雨蛙(学名:Microhyla fissipes)为姬蛙科姬蛙属的两栖动物,分布范围从中国南部和中部到马来半岛和台湾. 以往与南亚的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
  • 铜仁市铜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市境南邻黔东南州,西接遵义市,北与重庆市毗邻,东与湖南省湘西州、怀化市相接。地处黔、湘、渝三省市交界之武陵山
  • 亚历山大·杜布切克亚历山大·杜布切克(斯洛伐克语:Alexander Dubček;1921年11月27日-1992年11月7日),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家,曾经于1968年1月到1969年4月担任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杜布切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