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枝瑚菌

✍ dations ◷ 2025-04-25 13:54:28 #粉红枝瑚菌
粉红枝瑚菌(学名:Ramaria formosa),俗称美丽的珊瑚菌(beautiful clavaria)、英俊的珊瑚菌(handsome clavaria)、黄色尖顶(yellow-tipped-)和粉红色的珊瑚菌(pink coral fung),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的珊瑚菌。这种菌被广泛地认为带有少量毒性。这种菌是一种粉红色的,多分枝的珊瑚状真菌,其高度能达20 cm(8英寸)。在北美洲收集得来的粉红枝瑚菌标本缺乏在欧洲收集得来的标本,这显示北美和欧洲的粉红枝瑚菌可能是两个品种。粉红枝瑚菌的高度能达20 cm(8英寸)。这种菌拥有许多珊瑚状的分枝,这些分枝源自真菌的底部,呈粉红色。而这些分枝的尖顶的周长少于0.5厘米,呈黄色。菌肉呈白色,显示这种菌并不是食用菌,因为食用菌的菌肉颜色都是黄色的。孢子印呈黄色。气味是难闻的,而味道则是苦的。但是,苦的粉红枝瑚菌只会在北美出现。起初,于1797年,粉红枝瑚菌获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帕森给予学名“粉红珊瑚菌”(bClavaria formosa)。于1821年,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将枝瑚菌属纳入珊瑚菌属。于1888年,吕西安·克莱(英语:Lucien Quélet)将之重新归类为枝瑚菌属,并因此将之易为现名。而这种菌学名中的“Ramaria”在拉丁语中有“英俊”、“美丽”的意思。粉红枝瑚菌在分类上出现了一些争议,因为其二名法的描述与珊瑚菌并不吻合。这可能是因为部分采自北美的样本其实是另一个品种。粉红枝瑚菌主要于秋季在欧洲和北美洲的山毛榉上。而出现在美国西部地区的粉红枝瑚菌则会在针叶树上生长。人们进食粉红枝瑚菌后会引发急性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和肠绞痛,而目前引致上述病症的毒素仍然不为人类所知。如果除去了分枝的尖顶,那么粉红枝瑚菌后将会变得可食用的。

相关

  • MeSH医学主题词(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或译医学主题词表)是一部庞大的受控词表(或者说,元数据系统),是广泛应用于医学信息检索的一种工具。在生命科学领域旨在用于标引(英语:Subj
  • SGLT2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英语:SGLT2 inhibitors,简称SGLT2抑制剂,或称列净类药物(英语:Gliflozin))是一种通过抑制葡萄糖在肾脏内重吸收而起到降糖作用的抗糖尿病药。 其原理
  • 丙酮酸丙酮酸(英语:pyruvic acid,化学式:CH3COCOOH)是一种α-酮酸,其闪点为82 °C,在生物化学代谢途径中扮演重要角色。丙酮酸的羧酸盐阴离子(carboxylate anion)被称之为丙酮酸盐(pyruvate
  • α螺旋α螺旋(alpha helix (α-helix);Pauling–Corey–Branson α-helix;3.613-helix)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它和β折叠一起被称为“规则二级结构”,因为他们都具有重复的Φ和Ψ值(Cα-N
  • 英国第四台第四台(英语:Channel 4)是英国第四间电视台,1982年11月2日开始广播。第四台虽然是公共广播,但是和民营电视台一样播出商业广告。英国第四台的设立是BBC和独立电视台争夺英国第四
  • 宋少卿宋少卿(1968年7月24日-),出生于台湾花莲县丰滨乡,台湾相声男演员、男艺人。相声瓦舍创办人。高中就读新北市私立辞修高级中学,随后就读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拥有一半台湾原
  • 炒锅炒锅是中国一种烹饪工具,为锅的一种,特征是顶部开口大以及圆底,但中国北方食物(鲁菜为代表)多以炒菜为主,故炒锅设计成有手抦以方便抛炒,多称其为山东锅或北平锅,而南方锅(广东为代表
  • 棕榈酸酯棕榈酸(Palmitic acid),又称软脂酸,IUPAC名十六(烷)酸,是一种饱和高级脂肪酸,以甘油脂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动植物油脂中,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棕榈油、棕榈仁油、牛油、乳酪、牛奶及肉类
  • 新天地教会教徒群聚性感染新天地耶稣教证据帐幕圣殿(朝鲜语:신천지예수교 증거장막성전/新天地예수敎 證據帳幕聖殿*/?),简称新天地教会或新天地,是由李万熙于1984年3月14日在韩国创建的基督教系新兴宗教团
  • 巨人巨人,是神话或传说或童话中常见的生物,几乎全世界的都有他们的踪迹,由希腊神话、印欧语系神话,到中东、亚洲及美洲地区的神话及圣经内的故事都有他们的痕迹。而现在的社会中,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