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粉红枝瑚菌
✍ dations ◷ 2025-11-27 02:48:26 #粉红枝瑚菌
粉红枝瑚菌(学名:Ramaria formosa),俗称美丽的珊瑚菌(beautiful clavaria)、英俊的珊瑚菌(handsome clavaria)、黄色尖顶(yellow-tipped-)和粉红色的珊瑚菌(pink coral fung),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的珊瑚菌。这种菌被广泛地认为带有少量毒性。这种菌是一种粉红色的,多分枝的珊瑚状真菌,其高度能达20 cm(8英寸)。在北美洲收集得来的粉红枝瑚菌标本缺乏在欧洲收集得来的标本,这显示北美和欧洲的粉红枝瑚菌可能是两个品种。粉红枝瑚菌的高度能达20 cm(8英寸)。这种菌拥有许多珊瑚状的分枝,这些分枝源自真菌的底部,呈粉红色。而这些分枝的尖顶的周长少于0.5厘米,呈黄色。菌肉呈白色,显示这种菌并不是食用菌,因为食用菌的菌肉颜色都是黄色的。孢子印呈黄色。气味是难闻的,而味道则是苦的。但是,苦的粉红枝瑚菌只会在北美出现。起初,于1797年,粉红枝瑚菌获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帕森给予学名“粉红珊瑚菌”(bClavaria formosa)。于1821年,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将枝瑚菌属纳入珊瑚菌属。于1888年,吕西安·克莱(英语:Lucien Quélet)将之重新归类为枝瑚菌属,并因此将之易为现名。而这种菌学名中的“Ramaria”在拉丁语中有“英俊”、“美丽”的意思。粉红枝瑚菌在分类上出现了一些争议,因为其二名法的描述与珊瑚菌并不吻合。这可能是因为部分采自北美的样本其实是另一个品种。粉红枝瑚菌主要于秋季在欧洲和北美洲的山毛榉上。而出现在美国西部地区的粉红枝瑚菌则会在针叶树上生长。人们进食粉红枝瑚菌后会引发急性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和肠绞痛,而目前引致上述病症的毒素仍然不为人类所知。如果除去了分枝的尖顶,那么粉红枝瑚菌后将会变得可食用的。
相关
- 淀粉样变类淀粉沉积症(英语:Amyloidosis),又称类淀粉堆积症或淀粉样变,是指类淀粉蛋白(一种异常蛋白质)沉积在组织引起的一类疾病。类淀粉沉积症的病征视乎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所在地而有所不
- 脊椎驼背后凸症脊椎驼背后凸症(英语:Scheuermann's Disease) 亦称舒尔曼病、舒曼氏症(英语:Sherman's Disease),或绍尔曼病,是一种骨骼性疾病,造成脊椎曲线后凸,发生在胸部脊椎多于腰部脊椎。发生原
- 情色描写历史情色描写(英语:erotic depictions)包括以绘画、雕塑、摄影、戏剧、音乐以及写作的手法描述人类的性相关的场面,这在历史上几乎所有文明都曾产生过,不分古今东西。在早期人类文化
- 罗思曼詹姆斯·E·罗思曼(英语:James E. Rothman,1950年11月3日-),美国生物学家和医学家,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系系主任、Fergus F. Wallace名誉生物医学教授。他曾获得多种荣誉,包括哥伦比
- 虞舜.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姚振兴姚振兴(1939年4月4日-),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出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
- 木藜芦素梫木毒素(英文:Grayanotoxin;andromedotoxin、acetylandromedol、rhodotoxin、asebotoxin),又称木藜芦毒素,是一种由杜鹃花属及部分杜鹃花科(如马醉木、绊足花)植物产生的毒素,在其蜂
- 美尔奈弗拉·阿依美尔奈弗拉•阿依(英语:Merneferre Ay),古埃及法老,第十三王朝君主。在位二十三年8个月又18天,约公元前1701年——约公元前1677年或约公元前1714年——约公元前1691年前后在位,为该
- 野兔兔,又称兔子,在汉语中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学名:Leporidae)物种的总称。正在吃牧草的兔子一只野兔一个宠物兔一只睡觉的家兔一个好奇的棉尾兔两个兔子兔子剪影兔子雕塑作品拟人化
- 劳伦斯·雷席格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 Lessig,1961年6月3日-)昵称赖瑞(Larry),是一位美国学者暨学术与政治的行动主义者,以提倡减少版权、商标、射频频谱上,特别是在科技应用方面的法律限制而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