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粉红枝瑚菌
✍ dations ◷ 2025-11-25 13:12:20 #粉红枝瑚菌
粉红枝瑚菌(学名:Ramaria formosa),俗称美丽的珊瑚菌(beautiful clavaria)、英俊的珊瑚菌(handsome clavaria)、黄色尖顶(yellow-tipped-)和粉红色的珊瑚菌(pink coral fung),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的珊瑚菌。这种菌被广泛地认为带有少量毒性。这种菌是一种粉红色的,多分枝的珊瑚状真菌,其高度能达20 cm(8英寸)。在北美洲收集得来的粉红枝瑚菌标本缺乏在欧洲收集得来的标本,这显示北美和欧洲的粉红枝瑚菌可能是两个品种。粉红枝瑚菌的高度能达20 cm(8英寸)。这种菌拥有许多珊瑚状的分枝,这些分枝源自真菌的底部,呈粉红色。而这些分枝的尖顶的周长少于0.5厘米,呈黄色。菌肉呈白色,显示这种菌并不是食用菌,因为食用菌的菌肉颜色都是黄色的。孢子印呈黄色。气味是难闻的,而味道则是苦的。但是,苦的粉红枝瑚菌只会在北美出现。起初,于1797年,粉红枝瑚菌获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帕森给予学名“粉红珊瑚菌”(bClavaria formosa)。于1821年,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将枝瑚菌属纳入珊瑚菌属。于1888年,吕西安·克莱(英语:Lucien Quélet)将之重新归类为枝瑚菌属,并因此将之易为现名。而这种菌学名中的“Ramaria”在拉丁语中有“英俊”、“美丽”的意思。粉红枝瑚菌在分类上出现了一些争议,因为其二名法的描述与珊瑚菌并不吻合。这可能是因为部分采自北美的样本其实是另一个品种。粉红枝瑚菌主要于秋季在欧洲和北美洲的山毛榉上。而出现在美国西部地区的粉红枝瑚菌则会在针叶树上生长。人们进食粉红枝瑚菌后会引发急性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和肠绞痛,而目前引致上述病症的毒素仍然不为人类所知。如果除去了分枝的尖顶,那么粉红枝瑚菌后将会变得可食用的。
相关
- 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英语:Molecular genetics)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领域,专门在分子层次下研究遗传学,这一学门使用许多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对生物体染色体和基因表达的研究可以
- 欧俄欧洲俄罗斯(俄语:Европейская часть России), 简称欧俄,是指俄罗斯位于欧洲的部分,为俄罗斯在历史与文化上主要的组成区块。面积约396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领
- 低醛固酮症醛固酮减少症(hypoaldosteronism ),是一种内分泌疾病,病状特征表现为醛固酮激素水平降低。与之类似,单一性低醛固酮症(isolated hypoaldosteronism)是一种醛固酮水平降低,而皮质醇没
- 艾罗斯·拉玛佐第艾罗斯.拉玛佐第(Eros Ramazzotti,又译艾罗斯.雷玛若提,1963年10月28日-),意大利歌手,生于罗马Cinecittà区,父亲是油漆工。他在十几岁搬去米兰后开始他的歌唱生涯。他在1984年以“应
- f区元素f区元素亦可称为是内过渡元素,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以及原子序139到153的超锕系元素。大多数元素具有最高能量的电子是排布在f轨道上的。这一区中同周期的
- 罗素第一代罗素伯爵约翰·罗素,KG,GCMG,PC(John Russell, 1st Earl Russell,1792年8月18日-1878年5月28日),活跃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辉格党及自由党政治家,曾任英国首相,于1861年以前以约翰
- 拉美西斯二世妮菲塔莉(奈非尔塔莉),伊塞诺费特(英语:Isetnofret),玛特妮斐鲁丽,梅利塔蒙(英语:Meritamen),宾塔娜特(英语:Bintanath),荷努特美拉(英语:Henutmire),拉美西斯二世或拉姆西斯二世(Ramesses II,约
- 辛努塞尔特二世辛努塞尔特二世 Senusret II (希腊人用的称呼是塞索斯特利斯二世 Sesostris II,另一埃及名为森沃斯勒 Senwosret,意为“沃斯雷特(女神)的子民”) 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89
- 金属探测器金属探测器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利用有交流电通过的线圈,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能在金属物体内部能感生涡电流。涡电流又会产生磁场,倒过来影响原来的磁场,引发探测器发出
- 亚伯拉罕平原战役魁北克战役或亚伯拉罕平原战役(英语:Battle of the Plains of Abraham、Battle of Quebec)是一场决定七年战争北美战区(在美国则称之为法国-印第安战争)胜负的战役,发生于1759年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