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学点群

✍ dations ◷ 2025-02-23 16:39:31 #晶体学点群
在晶体学中,晶体学点群是对称操作(例如旋转、反映)的集合。这些操作以固定的中心向其他方向移动能使晶体复原,因此称为对称操作。对于一种真正的晶体(不是准晶体),点群对应的操作必须能够保持晶体的三维平移对称性。经过它的点群中任何操作之后,晶体的宏观性质依然和操作前完全相同。在晶体的分类中,每一种点群也称为晶类。这样看来似乎有无穷多种三维点群。然而,根据晶体局限定理可知,无穷多族的普通点群可以概括成32种晶体学点群。这32种点群与1830年约翰·弗里德里希·克里斯蒂安·赫塞尔提出的32种晶体形态学(外部)对称性是等价的,而他是从观察晶体外形得出的此结论。晶体的点群和其他要素一起从结构上决定了晶体的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包括光学性质,例如某种晶体是否有双折射性质,或者它是否表现出普克尔斯效应。点群表示的是晶体所包含的对称元素。目前有多种不同的记号,分别由结晶学家、矿物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使用。对于下面两种不同系统的关系,请参见晶系。在熊夫利中,点群是用字母符号加上数字下标表示的。下面简述晶体学中使用的这种符号的意义:根据晶体局限定理,在二维或三维空间中n的取值只有1、2、3、4和6。D4d和D6d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为它们分别包含了n=8和12的旋转反映轴。表格中剩下的27种点群与T、Td、Th、O和Oh共同组成32种晶体学点群。赫尔曼–莫甘记号的一种简略形式广泛用于表示空间群,也用于描述晶体学点群。群的名称列在下表中;点群间相互之关系可见右图。

相关

  • 乙胺丁醇乙胺丁醇(英文名:Ethambutol;简称:EMB 或 E)是一种抑菌性抗结核药物。在结核病治疗中,作为一线药物常与其它抗结核药联合使用。乙胺丁醇的常见形式是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 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由于身体的肌肉不随意地持续收缩,造成肌肉产生变形,而无法依照自身的意思活动。肌张力障碍是一组疾病的总称,是骨骼肌张力的病理性改变。患者的肌张力时高
  • 放射虫门放射虫门(学名:Radiozoa)又名放线虫,为海中浮游生物,有如球形对称,带有硅壳,壳上有美丽的花纹。身体内有膜质中央囊,囊面穿有许多小孔,将身体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被胶状物质,多有液泡,内
  • 南极洲/南极地方南极洲(英语:Antarctica)是地球最南端的洲,位于南半球的南极区,是地理南极的所在地。南极洲大部分区域都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南冰洋环绕。南极洲是世界上的第五大洲,其面积约为1400万
  • 奈特弗兰克·H·奈特(Frank H. Netter,1906年4月25日-1991年9月17日)是一位美国外科医生、著名医学插图画家。出生于曼哈顿。1989年出版《人体解剖图谱》(Atlas of Human Anatomy),该
  • 土耳其土耳其国家图书馆(Millî Kütüphane)是土耳其的国家图书馆,位于该国首都安卡拉。此图书馆成立于1946年4月15日,是土耳其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之一。 该博物馆最初建立时因为空间太
  • 早川一会早川一会(英语:S. I. Hayakawa,1906年7月18日-1992年2月27日),加拿大出生的日裔美国语言学家,曾任旧金山州立大学校长、加利福尼亚州联邦参议员(共和党籍)。早川一会先后毕业于曼尼托
  • 太医署太医院,中国古代官署名。秦汉以后设太医令,为掌管医疗;隋唐设太医署;宋代设翰林医官院、元丰改制为医官局,设和安大夫、成和大夫、翰林医官;辽国北面官设太医局,南面官设提举翰林医
  • 腺瘤腺瘤(英语:Adenoma,/ˌædᵻˈnoʊmə/)是腺源性或腺状上皮组织产生的良性肿瘤。包括肾上腺、脑下垂体、甲状腺、前列腺等器官在内,许多腺器官都可能形成腺瘤。
  • 菊科详见内文菊科(学名:Asteraceae)是双子叶植物纲菊目的一个科。菊科是双子叶植物中最大的一个科,现在已有至少13个亚科、1119属和32,913种。菊科植物广泛分布在全世界,但热带地区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