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泰土丘

✍ dations ◷ 2025-10-26 18:12:40 #土耳其世界遗产,土耳其考古遗址,土耳其史前时期,安纳托利亚,红铜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

加泰土丘(土耳其语:Çatalhöyük;土耳其语发音:;亦称:和;是土耳其语“叉子”的意思,指“坟堆、高地”),音译作卡塔胡由克 或恰塔霍裕克,是安纳托利亚南部巨大的新石器时代和红铜时代的人类定居点遗址。该定居点存在于公元前7500年到公元前5700年,它是已知人类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其遗址被完好地保留至今。2012年7月,被指定为UNESCO世界文化遗产。

加泰土丘坐落于科尼亚平原,东南部即为现代城市科尼亚,距离双峰火山哈桑山140千米(87英里)。东部遗址高20米(66英尺),西部遗址更小,再向东几百米还有一个拜占庭帝国居民点。一条流经恰尔尚巴的河穿过两座土丘中间。加泰土丘是用冲积土建造的,这些土壤可能对此处的早期农业有益。

1958年,詹姆斯·梅拉特(英语:James Mellaart)首次对此遗址进行了发掘,后来在1961至1965年间又进行了四次发掘。发掘出的证据显示安纳托利亚在新石器时代曾出现过一个先进文明。后因多拉克事件中丢失数件重要青铜器而被土耳其政府吊销发掘执照。

在此事件之后,直到1993年9月12日才开始第二轮发掘,此次领导者是梅拉特的学生伊恩·霍德。不久包括科林·伦弗鲁在内的其他考古队也加入了发掘中。根据此次发掘,霍德创造出了后来备受争议的后过程主义考古学。

在霍德的发掘过程中,英国第四台《Time Team》节目也参与其中并进行了报导。

加泰土丘是由民居组成的,没有明显的公共建筑。一些大型绘有壁画的房间的作用至今仍不明确。

据估计东部土丘的人口曾达到一万,但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平均人口大约处于五千到八千之间,其房屋由胶土粘合而成,建筑之间没有修筑街道,因此整个建筑群就像是一个蜂窝状迷宫。其建筑的门开在顶部,需要梯子协助才能进入屋内,同时这也是其唯一的通风口。

屋子内部由石灰涂抹,通常在南墙建有炉灶,主屋有高于地面的平台,可能会用作家庭活动。

居民死后就葬在聚落内,在灶台和地板下有发现人类遗骨。埋葬前遗体会被放入篮子或卷在草席中,因此骸骨多呈扭曲状。根据一些遗骨脱节的情况显示,这些尸体在下葬前曾暴漏于空气中相当长一段时间,一些个别案例中遗骨的头部没有找到,可能被用在了祭祀仪式中。一些涂了灰泥并上了色的头骨显示出了其主人生前的样貌。

在遗址内还发现了生动的壁画和人偶,其中最著名的是加泰土丘女性坐像(Seated Woman of Çatalhöyük)。虽然并没能在此地发现有神庙的遗迹,但是加泰土丘居民被认为确实有宗教信仰。其壁画包括狮子、已灭绝的欧洲野牛、牡鹿、秃鹰以及男性阳物和居民狩猎场景。

在建筑内部的墙壁上发现有动物头部装饰,野牛尤其常见。一幅描绘着哈桑山双峰的绘画被当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及最早的风景画。然而也有反对的声音称这幅画与其说是地图,不如说是几何图形。

加泰土丘的居民中没有常见的社会阶层,因为这里没有专门为统治者或祭司修建的屋宇。在这里男女性可能是平等的,类似于一些旧石器时代文化。

在遗址上层,可以明确看出加泰土丘居民已发展出了农业技术,并懂得驯养牛羊。在一些贮存小麦和大麦的箱子中发现了女性雕塑。其他食物包括豌豆、杏仁和阿月浑子。与此同时狩猎仍然是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遗址中还发现了陶器、黑曜石工具、地中海的动物外骨骼以及来自叙利亚的燧石。

加泰土丘南部发掘点

最早的纺织物碎片

雕像

欧洲野牛、鹿和人的壁画

两只雌狮对面的浮雕

欧洲野牛头

早期发掘中发现了用许多包括大理石、方解石、雪花石膏和粘土等各种材料刻成的女性雕塑,这些雕塑曾被认为代表着一个女性神祇。其中最著名的“加泰土丘女性坐像”发现于一个粮食容器中,描绘了一位坐在狮子扶手椅上的女性形象,被认为是象征丰收和保护食物的神。

但是后来伊恩·霍德发掘出了一座完整的独立建筑,因为遗址并没能指出这里到底是父系氏族还是母系氏族,他开始怀疑这些雕塑是女神像的说法。

在一篇登在《土耳其每日新闻》上的文章中,霍德否认加泰土丘是母系氏族,并说:“在观察他们的饮食习惯和社会地位时,我们可以看到男女地位是平等的。这是一种力量的平等。另一个例子是颅骨。如果一个人在加泰土丘文明中身份重要,他的头与身躯在死后会被分开。而现发现的男女颅骨数是相等的”。

在2009年9月一份关于加泰土丘超过2,000个雕塑的报告中霍德说:

爱沙尼亚民族学家Uku Masing早在1976年就曾说过加泰土丘的女性雕塑可能并不代表女性神祇。

2018年3月,詹姆斯·梅拉特被揭发伪造了部分加泰土丘的壁画。

相关

  • 头发头发,或称发,是指长在人类头部上的毛发。头发的颜色及其他特征是由基因决定,一般而言常见的有黑色、金黄色、棕色及红色等,当人类老化时,头发通常会变成银白色。不同民族的头发硬
  • 西北大学Quaecumque sunt vera (拉丁文:真理是永恒)西北大学(英语:Northwestern University)是美国一间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2020年度位居世界大学综合排名第22名,美国大学综合排名第9
  • 三氯化硼三氯化硼(BCl3),是一种有强烈臭味的气体,用于制各种硼化合物,也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硅酸盐分解时的助溶剂以及对钢铁进行硼化等。硼和卤素反应产生硼的三卤化物。但在工业上,三氯
  • 无线广播电台电台广播(英语:Radio broadcasting),又称无线电广播、声音广播或收音机广播,是以无线电波单向传递声音信息的方式,一般是以高频广播。电台发送广播频率后,听众透过收音机来接收。依
  • 双重标准双重标准是指无正当理由地针对某一种特定行为,因实施的人不同,而导致评价褒贬不一的现象。例如允许某一群体或个人实施某一种行为,但禁止另外一群体或个人实施相同行为。双重标
  • 伊莎贝拉一世 (卡斯蒂利亚)伊莎贝拉一世(西班牙语:Isabel I la Católica;1451年4月22日-1504年11月26日)是卡斯提尔的女王。她及丈夫费尔南多五世(阿拉貢的费尔南多二世)完成了收复失地运动,为日后他们的外孙
  • 211<< 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 211是210与212之间的自然数。
  • 2020年4月逝世人物列表2020年4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20年4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 Home (菲利普·菲利普斯歌曲)"Home" 是美国歌手菲利普·菲利普斯的一首歌曲,也是他的首支单曲,收录于他的首张录音室专辑《从月亮看世界》()中。歌曲由格雷格·霍尔登和德鲁·皮尔森创作,皮尔森也参与了歌曲
  • 印度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学名:),是穿山甲科穿山甲属的一个物种。印度穿山甲主要分布于印度及斯里兰卡的大部分地区。印度穿山甲跟一般穿山甲同样,身上遍布大型的覆盖鳞片,充当护身的甲胄。它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