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泰土丘

✍ dations ◷ 2025-08-10 21:37:16 #土耳其世界遗产,土耳其考古遗址,土耳其史前时期,安纳托利亚,红铜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

加泰土丘(土耳其语:Çatalhöyük;土耳其语发音:;亦称:和;是土耳其语“叉子”的意思,指“坟堆、高地”),音译作卡塔胡由克 或恰塔霍裕克,是安纳托利亚南部巨大的新石器时代和红铜时代的人类定居点遗址。该定居点存在于公元前7500年到公元前5700年,它是已知人类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其遗址被完好地保留至今。2012年7月,被指定为UNESCO世界文化遗产。

加泰土丘坐落于科尼亚平原,东南部即为现代城市科尼亚,距离双峰火山哈桑山140千米(87英里)。东部遗址高20米(66英尺),西部遗址更小,再向东几百米还有一个拜占庭帝国居民点。一条流经恰尔尚巴的河穿过两座土丘中间。加泰土丘是用冲积土建造的,这些土壤可能对此处的早期农业有益。

1958年,詹姆斯·梅拉特(英语:James Mellaart)首次对此遗址进行了发掘,后来在1961至1965年间又进行了四次发掘。发掘出的证据显示安纳托利亚在新石器时代曾出现过一个先进文明。后因多拉克事件中丢失数件重要青铜器而被土耳其政府吊销发掘执照。

在此事件之后,直到1993年9月12日才开始第二轮发掘,此次领导者是梅拉特的学生伊恩·霍德。不久包括科林·伦弗鲁在内的其他考古队也加入了发掘中。根据此次发掘,霍德创造出了后来备受争议的后过程主义考古学。

在霍德的发掘过程中,英国第四台《Time Team》节目也参与其中并进行了报导。

加泰土丘是由民居组成的,没有明显的公共建筑。一些大型绘有壁画的房间的作用至今仍不明确。

据估计东部土丘的人口曾达到一万,但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平均人口大约处于五千到八千之间,其房屋由胶土粘合而成,建筑之间没有修筑街道,因此整个建筑群就像是一个蜂窝状迷宫。其建筑的门开在顶部,需要梯子协助才能进入屋内,同时这也是其唯一的通风口。

屋子内部由石灰涂抹,通常在南墙建有炉灶,主屋有高于地面的平台,可能会用作家庭活动。

居民死后就葬在聚落内,在灶台和地板下有发现人类遗骨。埋葬前遗体会被放入篮子或卷在草席中,因此骸骨多呈扭曲状。根据一些遗骨脱节的情况显示,这些尸体在下葬前曾暴漏于空气中相当长一段时间,一些个别案例中遗骨的头部没有找到,可能被用在了祭祀仪式中。一些涂了灰泥并上了色的头骨显示出了其主人生前的样貌。

在遗址内还发现了生动的壁画和人偶,其中最著名的是加泰土丘女性坐像(Seated Woman of Çatalhöyük)。虽然并没能在此地发现有神庙的遗迹,但是加泰土丘居民被认为确实有宗教信仰。其壁画包括狮子、已灭绝的欧洲野牛、牡鹿、秃鹰以及男性阳物和居民狩猎场景。

在建筑内部的墙壁上发现有动物头部装饰,野牛尤其常见。一幅描绘着哈桑山双峰的绘画被当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及最早的风景画。然而也有反对的声音称这幅画与其说是地图,不如说是几何图形。

加泰土丘的居民中没有常见的社会阶层,因为这里没有专门为统治者或祭司修建的屋宇。在这里男女性可能是平等的,类似于一些旧石器时代文化。

在遗址上层,可以明确看出加泰土丘居民已发展出了农业技术,并懂得驯养牛羊。在一些贮存小麦和大麦的箱子中发现了女性雕塑。其他食物包括豌豆、杏仁和阿月浑子。与此同时狩猎仍然是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遗址中还发现了陶器、黑曜石工具、地中海的动物外骨骼以及来自叙利亚的燧石。

加泰土丘南部发掘点

最早的纺织物碎片

雕像

欧洲野牛、鹿和人的壁画

两只雌狮对面的浮雕

欧洲野牛头

早期发掘中发现了用许多包括大理石、方解石、雪花石膏和粘土等各种材料刻成的女性雕塑,这些雕塑曾被认为代表着一个女性神祇。其中最著名的“加泰土丘女性坐像”发现于一个粮食容器中,描绘了一位坐在狮子扶手椅上的女性形象,被认为是象征丰收和保护食物的神。

但是后来伊恩·霍德发掘出了一座完整的独立建筑,因为遗址并没能指出这里到底是父系氏族还是母系氏族,他开始怀疑这些雕塑是女神像的说法。

在一篇登在《土耳其每日新闻》上的文章中,霍德否认加泰土丘是母系氏族,并说:“在观察他们的饮食习惯和社会地位时,我们可以看到男女地位是平等的。这是一种力量的平等。另一个例子是颅骨。如果一个人在加泰土丘文明中身份重要,他的头与身躯在死后会被分开。而现发现的男女颅骨数是相等的”。

在2009年9月一份关于加泰土丘超过2,000个雕塑的报告中霍德说:

爱沙尼亚民族学家Uku Masing早在1976年就曾说过加泰土丘的女性雕塑可能并不代表女性神祇。

2018年3月,詹姆斯·梅拉特被揭发伪造了部分加泰土丘的壁画。

相关

  • 藻类藻类,又称作悬浮植物,包括数种不同类以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生物,其中有属于真核细胞的藻类,也有属于原核细胞的藻类。它们一般被认为是简单的植物,并且一些藻类与比较高等的植物有
  • 第五元素高蒙博伟国际(法国)《第五元素》(法语:Le Cinquième élément)是部1997年的法国英语科幻动作片,由吕克·贝松担任导演和编剧,剧本根据他设想的故事题材创作,影片由布鲁斯·威利斯
  • 硅烯硅烯(英语:Silicene)是一种类似于石墨烯的硅单质。尽管理论研究者推测存在这种物质并猜测了它的性质,研究者在十多年之后的2010年才观测到了具有这种结构的硅单质。
  • 共演化在生物学上,共演化是指“一项生物学的性质因另一项生物学的性质变化而随之变化”。共演化可以发生在许多生理学上的层次,如微观下蛋白质中氨基酸之序列,如巨观下不同生物的性状
  • 三角形三角形,又称三边形,是由三条线段顺次首尾相连,或不共线的三点两两连接,所组成的一个闭合的平面图形,是最基本和最少边的多边形。一般用大写英语字母 A
  • 张国立张国立(1955年3月26日-),生于台北,辅仁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毕业,精通多国语言,以及历史、军事、体育,对各式新型武器之研究尤其透彻。曾任《时报周刊》社长兼总编辑,并著有多部作品。200
  • 疣鼻天鹅疣鼻天鹅别名瘤鼻天鹅、哑音天鹅、赤嘴天鹅、瘤鹄、亮天鹅、丹鹄(古名)等。是一种大型的游禽,体色洁白,脖颈细长,前额有一块瘤疣的突起,因此得名。疣鼻天鹅分布广泛,大量在欧洲,少数
  • 心物问题心物问题(英语:Mind–body problem),又译为心身问题、身心问题,一个传统的哲学问题,讨论心灵(mind)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探讨心灵如何透过身体,与外在世界进行互动,相互影响。比较狭义的讨
  • 赵化勇赵化勇(1948年12月-),男,汉族,籍贯江苏铜山,生于安徽天长,中国中央电视台原台长。生于苏皖边区天高县(现安徽省天长市),原籍江苏铜山(其出生时属于山东省),毕业于天长中学,1972年2月在天长
  • 衢江衢港或衢江,古称瀫水,又称信安溪、信安江,是钱塘江上游支流,流经中国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和兰溪市,由常山港(源于开化县,流经常山县)、江山港(源于江山市)在衢州城西的双港口汇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