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物问题

✍ dations ◷ 2025-10-20 03:49:02 #心物问题
心物问题(英语:Mind–body problem),又译为心身问题、身心问题,一个传统的哲学问题,讨论心灵(mind)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探讨心灵如何透过身体,与外在世界进行互动,相互影响。比较狭义的讨论中,集中于意识与大脑之间的关系。这个哲学问题的历史悠久,在亚里斯多德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家已经开始对它进行讨论,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伊本·西那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近代哲学中,笛卡尔重新审视了这个问题,提出了笛卡尔二元论的见解。唯心主义主张,所有物质都是基于心灵存在,因此只有心灵存在;物理主义认为,心灵是基于物质运作而产生的现象。唯心主义主张,物质是源自于心灵,因此只有心灵是真实的。物理主义认为,心灵是一种物理现象,由身体组织的运作而产生,提出心身(mindbody)一体论。本主题或以下段落文字,移动自心物二元论。心物二元论是一个心灵哲学的课题,由笛卡儿最早正式的提出。心物二元论的根本论据是指人是由“心灵”和“肉体”两部分所组成,与唯物主义强调“一个人的肉体就是它的全部”这种论据相对立。在过去,哲学家一直都认为不能验证的思维试验。但随着复制人类的可能性出现,使得这个实验变得可能:本主题或以下段落文字,移动自心身二分法。心身二分法(Mind-body dichotomy),是指一种认为精神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身体的观念。它是二元论的出发点,透过笛卡尔的哲学而为西方世界关注,虽然它在一些亚里士多德之前的理念(如柏拉图)和阿维森纳主义中已经出现。心身二分法现实观往往使人认为肉体是没多大价值的。对心身二分法的排斥可以在法国结构主义中找到,那是战后法国哲学的通常立场。心物(Mind and body)问题是重要的哲学问题。探讨心灵(Mind)如何得以与肉体(Body)及世界互相影响。有人认为心灵非物质。有些人则认为心灵只是肉体的运作。但目前仍然没有可信的解释。

相关

  • 行政院卫生署卫生福利部(简称卫福部)是中华民国有关公共卫生、医疗与社会福利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同时监督各县市政府卫生与社会局(处)。其前身为1971年成立的“行政院卫生署”,2013年改制为部
  • 伊本·巴哲阿布·贝克尔·穆罕默德·本·叶海亚·本·萨伊格(阿拉伯文:أبو بكر محمد بن يحيى بن الصائغ‎)常被称为伊本·巴哲(阿拉伯文:ابن باجة‎),是中世
  • 中山医学大学坐标:24°7′18″N 120°39′5″E / 24.12167°N 120.65139°E / 24.12167; 120.65139中山医学大学,简称中山医大、中山医,是位于台湾台中市的一所医学大学,设有医、口腔医、医
  • 中子衍射中子衍射技术是研究晶体学的方法,用来确定某个材料的原子结构或磁性结构。这也是弹性散射的一种,离开中子具有入射中子相同或略低的能量。这个技术与X射线衍射法类似,其主要差
  • EncartaEncarta是微软过往曾推出的数码多媒体百科全书,部分内容集成自ABC百科全书中的科里尔百科全书。Encarta也有在线版,但是在线版只包含有限内容,完整版本是必须购买才能获得的。
  • 对象对象(Object),可能指
  • RIP路由信息协议(英语: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缩写:RIP)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为最早出现的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属于网络层,其主要应用于规模较小的、可靠性要求较低的网络,可以
  • 腰大肌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也称大腰肌,为一长梭状、纺锤形肌肉,起自第十二胸椎及全部腰椎两旁,与大部分的髂肌(iliacus muscle,或称胯肌)共同终点于股骨(大腿骨)之小转子(lesser troch
  • 太常寺太常寺是中国古代掌管宗庙祭祀的机构。北齐始以太常寺为太常机构之称。隋、唐以后因之,为卿寺之一。唐代太常寺下机构甚多,有郊社、太庙、诸陵、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
  • 奶酪蛋糕奶酪蛋糕(英语:Cheesecake)主要是由新鲜奶酪(例如:美国奶油奶酪、意大利里考塔奶酪、意大利马斯卡邦尼奶酪)、德国夸克奶酪、法国白奶酪等)、甜味剂(例如:砂糖、蜂蜜、枫糖浆等)、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