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贡

✍ dations ◷ 2025-09-06 18:12:26 #拔贡
贡生,雅称“明经”。是指明清两朝秀才(又称生员)成绩优异者,可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贡士不同于贡生,举人经会试而被录取者称贡士。至于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岁贡、拔贡、恩贡、副贡、优贡和例贡,此外还有军功贡。岁贡是每年或每两三年由各省学政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优秀廪生升入国子监就读,称为岁贡。第一名称为“岁贡元”。拔贡在明代称为选贡,是由朝廷在规定时间内选拔到国子监读书的人。至清初改称拔贡,每六年选拔一次,而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年)起改为每十二年一次。恩贡是皇帝登基或其他庆典颁布“恩诏之年”,在岁贡以外加选一次,称为恩贡。副贡是指在乡试中式副榜者。副榜始于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明朝非常制,永乐中会试曾设副榜,嘉靖中设乡试副榜,准作贡生,入国子监读书肄业,称为“副榜贡生”,简称副贡。到了清代则成为定制,由各省学政在乡试录取名单外,增列优秀落榜者编为副榜。优贡是每三年由各省学政从儒学生员中考选一次,每省不过数名,亦无录用条例。同治中规定,优贡经廷试后可按知县、教职分别任用。例贡在明代称为纳贡,是生员透过“援例捐纳”而取得贡生资格。在清代改称例贡,又可分为附贡、增贡、廪贡等。军功贡为清代独有,主要存在于清初,凡随征生员有军功者则准作贡生。

相关

  • 基督基督来自于希腊语Χριστός或Christos,是亚伯拉罕诸教中的术语,原意是“受膏者”(中东地区肤发易干裂,古代的以色列王即位时必须将油倒在国王的头上,滋润肤发,象征这是神用来
  • 克罗恩病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又称克罗恩病、克隆氏症候群或局部性肠炎,是一种发炎性肠道疾病,可能影响肠胃道从口腔至肛门的任何部分。症状通常包含:腹痛、腹泻(如果发炎严重可能会
  • 酒精发酵酒精发酵是指微生物通过发酵过程产出酒精的化学过程。酵母以及其它微生物经过发酵作用,反应物中的糖,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转化成能量、乙醇和二氧化碳,但根据反应物的不同,微生
  • 蔓足下纲(Cirripedia)详见内文藤壶是颚足纲鞘甲亚纲蔓足下纲(Cirripedia,原蔓足纲、蔓足亚纲)生物的通称。所有的藤壶都生活在海洋中,其中绝大部分又生活在潮间带等浅海海域。其幼体(有两个阶段)为自游
  • 双头鹰双头鹰或作双头雕是一个常见于欧洲各国徽章和旗帜的图案。时至今日,双头鹰的图案还留在若干斯拉夫和东欧国家的国徽或旗帜上,而他们的双头鹰则是引用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今日
  • 新石器新石器时代(Neolithic),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为主,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10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不过,在有些地区,如中美洲,在西
  • 内胚窦瘤内胚窦瘤、内胚窦层瘤(英语:Endodermal sinus tumor, EST),也成卵黄囊瘤(英语:yolk sac tumor, YST)是一类生殖细胞瘤。它也是一类最常见的小于三岁的儿童睾丸肿瘤,也被称为幼稚型胚
  • 坪(中文:ㄆㄧㄥˊ/píng、日语:坪/tsubo、韩语:평/pyeong),源于日本传统计量系统尺贯法的面积单位,主要用于计算房屋、建筑用地之面积,主要应用于日本、台湾和朝鲜半岛。在明治时期
  • 光谱仪光谱仪(Spectroscope)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由棱镜或衍射光栅等构成。利用光谱仪可测量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阳光中的七色光是肉眼能分的部分(可见光),但若通过
  • 文科文科,全名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文科原于英语中的Arts或The arts(-s不能省略;见英文维基中艺术种类条目的解释)。在一些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