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徒 (基督教)

✍ dations ◷ 2025-08-13 03:31:17 #耶稣的教义和教诲,基督教术语,基督教神学,新约历史

基督教门徒(拉丁语:discipulus)除了来自古犹太宗教的影响,也受到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等影响。

耶稣在世的时候,有七十二门徒(也有版本说七十门徒。参见《路加福音》10:1-17:中文和合本翻译虽作七十人,但在英文各个不同版本的圣经中,有些为七十人、有些为七十二人);其中经过他特别拣选的有十二个,称为十二门徒。

耶稣升天前曾交代门徒们:“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 28:19-20;这段经文,又被称为大使命。)耶稣不是只要相信祂的道的信徒,而是要不仅相信、更能遵从他的道,与他同行的门徒。(见下方 信徒、门徒与使徒)。所以根据耶稣的心意,每个基督徒都该是耶稣的门徒。

因此,根据上述经文的教导,许多教会都有门徒训练的课程。通常是由一位灵命成熟的基督徒,透过有系统的课程教导与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言行典范,来训练另一位或几位较稚嫩的基督徒,使他们也能早日成为灵命成熟、效法基督样式的基督徒。

信徒(believer),指相信某学说教义者。

门徒(disciple),指对某学说教义不仅是相信,更愿意将自己交托、亲身实践并接受传授师傅的管教与训练。

使徒(apostle),指为某个特殊使命奉召被差派出去的门徒。当耶稣拣选了十二门徒并将他们差派出去后,这十二门徒从此称为十二使徒,他们也是最早的使徒(参见《路加福音》6:12-16;《马太福音》10章)。

信徒与门徒二词都可以在世俗世界使用,但使徒则是基督教特有的名词。在基督教教义中,信徒、门徒和使徒三者的门槛乃是逐级提高:门徒一定是信徒,但信徒却不一定是门徒;使徒一定是门徒,但门徒却不一定是使徒。

相关

  • 四天工作制四天工作制是一种工作场所或学校使其雇员或学生每星期上班或上学四天而非传统的五天的一种安排。这种安排既有可能是因为弹性工作制,亦有可能是为了减少成本。2008年,美国犹他
  •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oseph Arrow,1921年8月23日-2017年2月21日),美国经济学家,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罗被认为是二战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对许多经济学
  • 宰相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主(含诸侯、帝王等)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非正式通称,而非法制上的名称。在各朝代的官制中其实是没有这官名的,宰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
  • 荷兰教育荷兰教育是分级、分年龄的,并依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个人化调整。在荷兰,学校被分为一般公立学校、宗教学校、中立学校等,私立学校较少。在荷兰,学生的成绩被分为10等,从1(极差)到10(
  • 内布卡一世内布卡一世(英语:Sanakht)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第三王朝的首任国王。(约公元前2661年—公元前2643年在位),作为第三王朝的建立者,他定都孟斐斯。建立孟斐斯帝国。因年代久远,其余具体事
  • 理想气体理想气体为假想的气体。其假设为:其特性为:真实气体在愈低压、愈高温的状态,气体分子间作用力愈小,性质愈接近理想气体。最接近理想气体的气体为氦气。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理
  • 仲夏仲夏节是夏至来临时的庆祝活动,在北欧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仲夏节在挪威、丹麦、芬兰及瑞典都是公众假期。仲夏节是欧洲北部地区居民的重要传统节庆活动,在东欧、中欧、英国、爱
  • 那清安那清安(1767年-1834年), 字正修, 一字慎修, 号竹汀, 叶赫那拉氏,满洲正白旗人。 乾隆戊申科举人, 嘉庆十年(1805年)乙丑科进士。 由户部注释, 翰林院侍讲官职兵部尚书,
  • 阴翼手亚目阴翼手亚目(学名:Yinpterochiroptera)为翼手目下的一个亚目,包含了以前所认知的大蝙蝠以及5个本来属于小蝙蝠的科:凹脸蝠科、鼠尾蝠科、菊头蝠科、叶鼻蝠科(英语:Hipposideridae)与
  • 漫画威龙《漫画威龙》(英文:Fist of Fury 1991 II)是电影《新精武门1991》的续集,又名《新精武门1992》,导演为左颂昇,由周星驰、张敏、锺镇涛、萧芳芳、陈百祥以及元华等人主演。牛皮(陈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