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斤

✍ dations ◷ 2025-10-26 09:46:36 #巫觋宗教,亚洲神话,突厥文化,蒙古国文化,地母神

于都斤(古突厥文:,"于都斤山"; , "于都斤大地")是突厥神话和腾格里信仰传说中的一座都城的名字。“于都斤”一词在突厥语中意思是“大地母亲”。

根据突厥的传说,Yer-sub(英语:Yer-sub)和于都斤的心境可以从树的成长环境中被看到。如果树又健康又强壮,那么证明于都斤对人们很满意。以前祈祷者往往用种下一株大树的方式来向于都斤奉献。

“于都斤”(Ütükän yïš)一词也曾被用来描述古代突厥人的圣山。在毗伽可汗碑中提到了它。中国古代汉文史料称这座山为于都斤山、乌徳鞬山、都尉揵山、都斤山、大斤山、郁督军山、郁督军山。

于都斤山的位置至今未能确定,可能在从杭爱山到图瓦萨彦岭的广大区域中间,鄂尔浑河谷正位于这片地区中间。日本学者山田信夫(日语:山田信夫 (歴史家))认为这座山位于杭爱山东南部的诸连峰,不少中国学者也支持这一观点。

相关

  • 员工价员工价(英语:staff price)指劳工或雇员于任职的公司或关系企业或是签约过的特约商店,提供低于市价的商品或服务,贩卖给劳工。
  • 四羰基镍四羰化镍,或称羰基镍、四羰基合镍,是一个有机金属配合物,分子式为Ni(CO)4。1890年首先由路德维希·蒙德(Ludwig Mond)制得,是第一个合成的简单金属羰基配合物。室温下四羰基镍为无
  • 湿壁画湿壁画(Fresco),原意是“新鲜”,是一种十分耐久的壁饰绘画,泛指在铺上灰泥的墙壁及天花板上绘画的画作,14-16世纪时所形成于意大利。通常是先在墙壁上抹上几层灰泥,有时多达四层。在
  • 雷,古代亦写作“靁”,在气象学中指因为闪电通过而同时释放高能量,将周围的空气急剧膨胀产生冲击而形成的声波,一般会表现为伴随闪电现象发生的隆隆声响。因为声音和光在大气中的
  • 德国核能产业在2011年,核电在德国所有发电中占了17.7%,2010年的比例则为22.4%。德国的核能发电开始于19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反应堆,而首次的商业核电厂则是成立在1969年。在近十年,核电经常
  • 碘化氮三碘化氮,或称碘化氮,是化学式为NI3的无机化合物。它是对接触极其敏感的爆炸物,少量即可引发爆炸而发出噼啪声,伴随有紫色碘蒸汽的生成。NI3可与NH3等生成一系列的加合物,结构复
  • 汝拉联盟汝拉联盟(法语:Fédération jurassienne)是第一国际中代表无政府主义和巴枯宁主张的一个派别,后与第一国际分裂,以瑞士汝拉拉绍德封区钟表匠为基础,主张反对国家人人平等的思想,形
  • 因佩里亚利数额因佩里亚利数额(Imperiali quota)是一种用于可转移单票制及比例代表名单投票制中的最大余额方法的数额。只要有关候选人或候选名单每取得数额一倍的票数,便能获分配一个议席。
  • 松坂城天守台、本丸、二之丸、石垣等多处残存松坂城(まつさかじょう)是日本的一座城堡。现在表记为松阪城。位于三重县松阪市殿町。城池轮廓为梯郭式平山城。阪内川沿城池北沿流淌,成
  • 希拉里·曼特尔希拉里·玛丽·曼特尔女爵士,DBE(英语:Dame Hilary Mary Mantel,1952年7月6日-),婚前姓汤普森,英国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她的工作,包括个人回忆录和历史小说,曾参与好几个重要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