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塔萨雷体育俱乐部

✍ dations ◷ 2025-05-10 19:07:45 #土耳其足球俱乐部,1905年建立的足球俱乐部,加拉塔萨雷足球俱乐部,伊斯坦布尔组织




加拉塔萨雷体育俱乐部(土耳其语:Galatasaray Spor Kulübü,简称Galatasaray SK,直译为加拉塔宫殿)是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体育俱乐部,以其足球部门而名闻于世。于1905年由阿里·萨米·扬(英语:Ali Sami Yen)(Ali Sami Yen)与同伴以著名的加拉塔萨雷高中(土耳其语:Galatasaray Lisesi)(Galatasaray Lisesi)为基础而创立,至今已夺得15次顶级联赛冠军,更于2000年先后夺得欧洲联盟杯及欧洲超级杯。加拉塔萨雷是在国际闻名的土耳其球队,其狂热的主场球迷更令对手闻名丧胆,经常在场内展示巨型的旗帜欢迎对手光临“地狱”。

加拉塔萨雷是首支夺得欧洲锦标的土耳其球队,同时是两支以不败成绩夺得欧洲联盟杯的球队之一,另一队是阿贾克斯,更是第一队在欧联小组赛出局转战欧洲联盟杯而夺标的球队。加拉塔萨雷保有24场国内联赛连胜(由2001年5月13日到2002年12月8日)的世界纪录。

加拉塔萨雷2011年前主场为阿里·萨米扬球场(土耳其语:Ali Sami Yen Stadyumu,英语:Ali Sami Yen Stadium)是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足球体育场,是加拉塔萨雷的主场球场,以创办人阿里·萨米·扬的名字而命名,可以容纳25,000名观众。

在40年代,位于伊斯坦布尔塔克西姆(Taksim)的大体育场遭受破坏,原本使用的球队(包括加拉塔萨雷)需要另觅新的比赛场地。加拉塔萨雷决定自行兴建一个现代化的大球场,于1943年开始建筑工程,但当时正处于二次大战的困难时期,球队只能兴建较小规模的球场,并于1945年率先启用。原地扩建的工程继续,最终在1964年全部完成。

阿里·萨米扬球场在1964年12月14日举行首场正式比赛,由土耳其对保加利亚进行友谊赛,但却发生严重意外,部分观众从其中一座看台堕落下层,造成多人受伤。1965年加设夜光灯,开始有晚间球赛,灯光设备在1993年更新。

过去阿里·萨米扬球场可容纳超过40,000名球迷,被加拉塔萨雷的球迷称为“地狱”("Hell"),以气氛热烈见称,球迷经常利用火炬、烟雾、鼓声、旗帜及巨型海报等制造宏伟景象,从而对作客球队造成沉重心理压力,在欧洲赫然有名的球队如巴塞罗那、皇家马德里、AC米兰及埃因霍温,阿贾克斯,利物浦等也在阿里·萨米扬球场上覆师,亦曾有球员因中了球迷扔出的菜刀,泼出腐蚀性液体而受伤,甚至死亡。但同时亦令到对手在阿里·萨米扬球场上进球时做出侮辱性庆祝讥讽对手球迷的“地狱”失效,如脱衣、脱裤、DAB手势、不雅动作、大声骂粗口、甚至撒尿等。

阿里·萨米扬球场现已拆除。

2011年,球队启用可容纳52,000多球迷的土耳其电信竞技场(土耳其语:Türk Telekom Arena)为新主场。于2011年3月18日,该体育场内录得131.76分贝,获得“在体育场馆内最响亮的人群吼声”(Loudest crowd roar at a sports stadium)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在土耳其电信竞技场的最高上座率纪录是51,567人,于2012年4月22日土耳其超级联赛加拉塔萨雷对阵费内巴切的比赛。欧洲冠军联赛的最高上座率是51,278人,于2012年11月20日加拉塔萨雷1-0击败曼联。

相关

  • 美国药典《美国药典》(英语: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 USP) 是美国药品( 包括原料药和制剂)的品质控制标准大全。它由美国药典委员会每年更新再版一次。它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 拉丁语语法拉丁语分为古典拉丁语(Latina Classica)和通俗拉丁语(Sermo Vulgaris)。古典拉丁语是古罗马的官方语言,在恺撒和西塞罗的时代成熟。拉丁语后来逐渐化分为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
  • 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双球菌(学名Neisseria meningitidis),又名脑膜炎奈瑟菌或脑脊髓膜炎双球菌,简称为脑膜炎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因其所导致的脑膜炎而闻名,亦会造成脑膜炎球菌血症(一种致
  • 孤立脑孤立脑是大脑在脱离身体一部分或者死亡后用人工血继续In vitro生存并且连接到电脑中。是一种可能会有的科技。总之这样的人就可能可以好像不老不死的继续存在,而且可能可以有
  • 乌兰巴托乌兰巴托(蒙古语:Улаанбаатар,转写:Ulaanbaatar,IPA:),原名库伦(хүрээ),是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位于蒙古高原中部,面积4704平方公里,人口1,444,669(2018),占蒙古国人口将近
  • 柏林会议柏林西非会议(英语:Berlin Conference,意指柏林会议;德语:Kongokonferenz,意指刚果会议)由欧洲强国在1884年至1885年与德国柏林举行,以准备他们在非洲建立殖民地与发展贸易。与会国
  • 约翰·克里斯朵夫《约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一部长篇小说,共10卷,1904年-1912年出版,从构思到出齐耗时20多年。1915年作者因这部小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约翰
  • 三不管地带 (电影)《三不管地带》(波斯尼亚语:Ničija zemlja)是在讲述2001年波斯尼亚战争的剧情片。两名受伤的士兵,一位波斯尼亚克人和一位塞尔维亚族在两军封锁线间,为生存而斗争。
  • 地声地声,又称地鸣,为地震发生时,一小部分地震波能量传入空气变成声波而形成的声音,和地光一样是地震的征兆,往往发生在地震前的几秒、几分钟或几小时、甚至几天内,在震中区或近震中的
  • 高翔 (清朝)高翔(1688年-1753年),字凤冈,号西唐、樨堂,一作西堂,江苏扬州甘泉人,清朝画家。终身布衣,性格高傲,与石涛、金农、汪士慎为友。世称“扬州八怪”。石涛曾有“谁将一石春前酒,漫洒孤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