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伐林
✍ dations ◷ 2025-09-29 15:49:58 #伐林
森林砍伐,或称森林开伐、去森林化(Deforestation)、森林破坏,意为人为的将森林地转成耕地、牧场、城市等用地的行为。一般来说,森林开伐会造成环境退化和物种多样性的减少。许多国家还在进行森林开伐,造成了气候变迁和地理环境的改变。因为森林砍伐后没有足够的造林,结果破坏水土、气候变迁、物种多样性减少和生活品质的下降。自19世纪中期,约在1852年之后,地球已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森林破坏。欧洲的森林正在被酸雨侵蚀,而西伯利亚的森林非常大的地区自从苏联瓦解之后就被转成耕地。在过去20年,阿富汗已经失去了超过70%的森林然而全世界的热带雨林破坏所造成的影响最为突出,像是物种多样性和正在进行中的全新世大灭绝。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全球森林面积正以每年减少73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而目前,非法采伐已经成为森林消失的主要原因。“烧荒肥田”是一种原始的农业技术,曾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大部分地区。在位于东南亚至太平洋群岛的天堂雨林,是地球上唯一的原始雨林。根据官方数据和报告,印度尼西亚估计有76%-80%的采伐为非法,巴布亚新几内亚更有90%以上的采伐违反当地的宪法和法律。亚马逊雨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巴西政府在2006年承认大约有63%来自巴西亚马逊地区的木材取自非法来源,凶杀、暴力、压榨劳工、非法取得公共土地的现象随处可见。位于刚果盆地的大猿森林是世界第二大雨林,也是非洲物种最丰富的地区。现在,大猿森林的85%已经消失,但工业采伐的威胁从未停止。地球之友估计非法采伐的比例在当地高达50%。同样,非法采伐的问题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尤为严重,据世界银行在2005年的估算,大约有40%来自该地区的木材系非法来源。
相关
- 谈迁谈迁(1594年11月23日-1658年1月14日),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明朝诸生,浙江杭州府海宁枣林(浙江海宁西南)人。《国榷》作者。万历二十一年(1594年)甲午十月
- 山脉山脉列表,依照“洲”顺序排列,包括现已发现和命名的天体的山脉。
- 开元音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开元音是一类将舌头尽可能放低、远离上颚的元音,故亦称低元音。世界上98%的语言都有开元音,除了少数语言如Hinónoʼeitíít(英语:Arapaho la
- 歧义歧义(英语:ambiguity,又有译为“含混”)是指未定义或定义不清楚而没有明确涵义的单词、术语(term)、注释或观念。在华人社会,认为此言词源于唐朝苏味道:“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
- 罗纳德·费雪罗纳德·艾尔默·费希尔爵士,FRS(英语:Sir Ronald Aylmer Fisher,1890年2月17日-1962年7月29日,英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
- 共振共振点(声学称为共鸣)是指当一种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底下,比其他频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动的情形;此些特定频率称之为共振频率。在共振频率下,很小的周期驱动力便可产生巨大的振动,因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习惯简称“生命学院”或“生科”,为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个学院,1997年2月由交大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联合建立,原为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和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该学
- 超渡超渡或超度(度通渡),也称超荐等,起源于汉传佛教,通用于道教、中国民间宗教的术语,本意是帮助有情众生离苦得乐,在汉语中引申为亡者祈求冥福的法事。起源于唐代开元年间,由唐玄宗下令
- span style=color:black;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span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德语:Mecklenburg-Vorpommern)是德国东北部的一个州。它是由原梅克伦堡约三分之二的区域以及普鲁士时期的波美拉尼亚西部,还有普利希尼茨的一小部分地区
- 加拿大中部加拿大中部(Central Canada)是加拿大的一个地理概念,包括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介于加拿大西部和大西洋省中间。其人口约占加拿大一半左右,为该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属于广义上的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