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重构

✍ dations ◷ 2025-07-15 06:57:19 #控制理论,控制论,控制工程,容错

控制重构(Control reconfiguration)也称为控制重组态,是控制理论领域中动力系统的容错控制,在有故障时调整控制架构。作法在发生严重故障(例如致动器或是感测器不运作),影响控制回路时,系统可以重新调整其控制组态,以避免系统层的失效(英语:failure)。控制重构不但包括架构的重新调整,也包括控制器参数为了配合新的架构而作的参数调整。控制重构是回授控制系统增加可信任性(英语:dependability)的重要机能之一。

右图是一个主动容错系统的控制器。

系统正常情形下,受控体的线性模型为

{ x ˙ = A x + B u y = C x {\displaystyle {\begin{cases}{\dot {\mathbf {x} }}&=\mathbf {A} \mathbf {x} +\mathbf {B} \mathbf {u} \\\mathbf {y} &=\mathbf {C} \mathbf {x} \end{cases}}}

若受控体有故障(图中的红色箭头),受控体会变成

{ x ˙ f = A f x f + B f u y f = C f x f {\displaystyle {\begin{cases}{\dot {\mathbf {x} }}_{f}&=\mathbf {A} _{f}\mathbf {x} _{f}+\mathbf {B} _{f}\mathbf {u} \\\mathbf {y} _{f}&=\mathbf {C} _{f}\mathbf {x} _{f}\end{cases}}}

其中下标 f {\displaystyle f} 表示系统有故障。此模型在有故障时,会改变系统的矩阵。致动器故障的影响会以输入矩阵 B f {\displaystyle \mathbf {B} _{f}} 来表示,感测器故障的影响会以输出矩阵 C f {\displaystyle \mathbf {C} _{f}} 来表示,而内模型故障的影响会以系统矩阵 A f {\displaystyle \mathbf {A} _{f}} 来表示。

图的上方是监控回路,其中包括故障侦测及隔离(FDI)模组以及重构模组,会用以下方式调整回路

最后,输入向量及输出向量会包括“所有可用的讯号”,和无故障时的输入输出讯号不同。

另外一种作法是在故障时,增加外部信号 f {\displaystyle \mathbf {f} } 来调整状态的微分以及输出:

{ x ˙ f = A x f + B u + E f y f = C f x f + F f {\displaystyle {\begin{cases}{\dot {\mathbf {x} }}_{f}&=\mathbf {A} \mathbf {x} _{f}+\mathbf {B} \mathbf {u} +\mathbf {E} \mathbf {f} \\\mathbf {y} _{f}&=\mathbf {C} _{f}\mathbf {x} _{f}+\mathbf {F} \mathbf {f} \end{cases}}}

重构的目的是让重构后的控制系统维持一定能力的运作,让整个系统不致于停工。重构的目的会分为以下几种:

重构后闭回路的内部稳定是最基本的要求。还原平衡点(也称为弱目的)是指在给定常数输入后,重构后的回路可以回到稳态输出平衡,当时间趋近无限大时,此平衡点要等于没有故障时的平衡点,此目标确保在重构后的稳态命令追随特性。还原输出轨迹(也称为强目的)更严格,要求重构后系统在一输入下的动态响应要和原系统相同。更进一步的限制是还原状态轨迹,要求在任何输入下,重构后系统的状态轨迹都要和原系统相同。

在实务上多半会要求上述多个目的的组合,例如还原平衡点及稳定。

在特定故障下是否可以达到上述目标,是可重构性(英语:reconfigurability)分析所探讨的议题。

故障隐藏(Fault hiding)的目的是维持回路中的主控制器运作,为了这个目的,在故障的受控体及主控制器之间加入了重构模组。重构模组配合有故障的受控体即为重构后的受控体,重构模组会让重构后的受控体和原始没有故障时的受控体有相同的特性。

在线性模型追随法(linear model following)中,会设法恢复主要控制回路的特性。在传统的广义逆阵法,会使用闭回路系统结构中的闭回路系统矩阵 A ¯ = A B K {\displaystyle {\bar {\mathbf {A} }}=\mathbf {A} -\mathbf {B} \mathbf {K} } 。会找到新的控制器 K f {\displaystyle \mathbf {K} _{f}} ,在导出矩阵范数的概念下近似 A ¯ {\displaystyle {\bar {\mathbf {A} }}}

在完整的模型追随中,会引入动态补偿器,在特定条件下完全的恢复完整的回路行为。

在特征架构指定(eigenstructure assignment)架构下,在故障后,会恢复主要控制回路的特征向量及特征值(特征架构)。

最佳化控制架构包括:线性平方控制器设计(LQR)、模型预测控制(MPC)以及特征结构指定法等。

目前已有不少几率性的方法。

有许多这类应用的学习自动机、类神经网络等。

有许多种达到控制重构的方式。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作法。

在控制重新组态前,需要先知道是否有出现故障(故障检测),以及故障影响的元件(故障检测和隔离)。最好也可以提供故障系统的模型(故障识别)。这些都是工程诊断希望得到的资讯。

故障适应(Fault Accommodation)是另一种达到故障容许度的技术。故障适应和控制重构不同,故障适应只调整内部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及量测的讯号不变,因此无法达到重新调整控制回路的目的。

相关

  • 天道天界(梵语:Deva-loka),音译提婆界,轮回中的六道之一。人如果能够行十善业,死后将升天界享受快乐。佛教认为有二十八(层)天,不过佛经中没有明确提到过“二十八天”的概念。其中居住的
  • 后梁 (南朝)后梁(555年-587年)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梁在萧詧称帝后残存的政权。国都于江陵,统治地区位于原梁朝国都建康的西边,故又称为西梁。在南梁末年的侯景之乱中,梁武帝孙、昭明太子萧统子
  • 第三期教育第三期教育(英语:Tertiary education),又称第三级教育或中学后教育,是完成中学教育之后新的教育阶段。世界银行定义高等教育包括大学以及教授进一步学习的具体能力的机构,比如学院
  • 红树科红树科(学名:Rhizophor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金虎尾目的一科,约有18属,大约120种,常见的是水笔仔,绝大部分分布在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都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中国只有6属共11种
  • 盆唐车辆基地盆唐车辆基地(朝鲜语:분당차량사업소/盆唐車輛事業所  */?)是韩国铁道公社位于京畿道龙仁市器兴区的一个车辆段,在盆唐线附近,北接竹田站。这个车辆段主要用于盆唐线的351000系
  • 勒内·盖农勒内·盖农(René Guénon,1886年11月15日-1951年1月7日)是法国哲学家和隐微论(esotericism)者,传统主义学派的主要奠基人。对东方哲学尤其是印度教和伊斯兰苏非主义有深入的研究。
  • 中国丘陵中国丘陵地形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此外,东北长白山周边,四川盆地,长江三峡以东的淮阳地区亦分布有低山丘陵。中国东南地区是丘陵分
  • 全庆全庆(满语:ᠴᡳᡠᠸᠠᠨᡴᡳᠩ,穆麟德:,1802年-1882年),叶赫那拉氏,字小汀、谥文恪,满洲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嘉庆二十四年,乡试中举。道光九年,登进士二甲第二十七名,改庶吉
  • 太平洋星太平洋星(小行星224号,英文:Oceana)是人类发现的第224颗小行星,它是一颗主带小行星,它的光谱分类是M型,但不是金属的。它是在1882年3月30日被约翰·帕利萨在维也纳发现的,稍后被命
  • 格里弗斯将军格里弗斯将军(英语:General Grievous,又译葛里维斯将军、葛瑞菲斯将军)是电影《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中的虚构角色,亦在《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中有许多戏份。为分离军的机器人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