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钩吻鲑

✍ dations ◷ 2025-02-23 20:26:33 #樱花钩吻鲑
Salmo formosanus Jordan & Oshima, 1919 Oncorhynchus formosanus (Jordan & Oshima, 1919)樱花钩吻鲑(学名: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其他俗名尚有台湾鲑鱼、台湾鳟、梨山鳟、次高山鳟、台湾陆封型樱鲑、本邦(泰雅语:bunban),是位于亚热带的台湾内唯一一种温带性鱼类,也是只产于台湾的特有樱鲑亚种。由于樱花钩吻鲑相当稀有且濒临绝种,加上它的生活习性迥异于其他鱼类,遂得“国宝鱼”之美誉。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所发行的新台币2000圆券,背面印有樱花钩吻鲑。鲑鱼是冷水鱼类,必须生长在水温摄氏16度以下的溪流中。而处于亚热带的台湾溪流,只有在1500米以上的河川上游,才可能找到16度的平均温,因此,理论上台湾应该不会有鲑鱼才对。樱花钩吻鲑原来与一般生长在温带的鲑鱼一样,有洄游性,会从大海溯河而上回到它出生的河流上游交配、产卵。雌鱼产卵后不久就会死亡,雄鱼则顺河而下回到大海。鱼卵在河流上游孵化后,稍长会再往下游出海,成熟后又回老家交配、产卵,如此循环不已。台湾樱花钩吻鲑成鱼约莫30公分长。基本体色如深绿松石,腹部银色。沿身体两侧有9个垂直椭圆形的深色斑点和11到13个较小的黑点。在交配季节,雄性的身体侧面变成深红色。嘴宽,延伸到眼睛下方,其状如钩,大岛正满先生推论,冰河时期台湾溪流里的鲑鱼也是这样来回溯河、生生不息。在大约1万5千年前,冰河期接近尾声,由于地壳的剧烈升降,台湾地形隆起、气温升高,平缓的河川变为陡峭、短急,樱花钩吻鲑无法生存,唯独大甲溪上游相对上平坦的地形,保存了樱花钩吻鲑的生活环境,但该溪的中、下游水温又过高,中游在今天的谷关到德基水库中间又形成一个小断层,阻止了樱花钩吻鲑洄游大海的机会,于是樱花钩吻鲑遂成为“陆封性鲑鱼”,由于其在冰河时期来到台湾,因此被称为“冰河孑遗生物”。另有一说由国立中山大学海洋资源所教授方力行及学生经13年田野调查研究认为,冰河时期樱花钩吻鲑是在兰阳溪中洄游,经数次河川袭夺,少数鱼群被陆封栖身在大甲溪上游。学界仍有争议。在分类学上,现存于七家湾溪之樱花钩吻鲑被分类为俗名“樱鲑”的Oncorhynchus masu。Oncorhynchus masu家族主要分布在环日本海地区,包括日本全岛、库页岛、堪察加半岛南部、东西伯利亚与韩国东部的溪流中与沿海。台湾则是唯一分布该种鱼类的亚热带地区,也是鲑科鱼类在东亚自然分布所及的最南端;与樱花钩吻鲑物种形成机制类似,同样是冰川期来自北方、孑遗于东亚暖温带的另两种鲑科鱼类分别为川陕哲罗鲑和秦岭细鳞鲑。1908年,日本人大岛正满在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到台湾来服务。起先他从事白蚁防治的工作,后来又转攻淡水鱼的研究。1917年,大岛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跟随鱼类大师乔丹(英语:David Starr Jordan)博士攻读博士学位。同年,大岛的助手青木赳雄在调查宜兰一带淡水鱼类时,在叭哩沙(今三星乡)遇到四季社驻在所的津崎友松警察,谈到大甲溪上游比亚南鞍部附近的斯拉茂社(サラマオ社,今梨山),有一种类似日本国内之鳟鱼的存在,津崎后来并送了一尾用盐腌制的鲑鱼标本给青木。青木当下即向正于美国史丹佛大学研究的大岛报告,但是大岛当时并无法实际看到该标本,故无法鉴定其种类。直到1918年大岛回到台湾,绘制详细的鱼图,并叙述其形态特征为鱼身上有“red spots”寄给美国的鱼类学大师乔丹博士,共同发表了这个模式标本报告。1919年6月,大岛以日文发表在当时的《台湾农事报》和《台湾博物学报》所记载的学名为Salmo saramao Jordan and Oshima,日文名即为“サラマオ鱒”(Saramao masu)意指是在日领期Saramao驻在所采得的鳟鱼标本。而大岛与乔丹博士1919年11月于美国发表时( 模示标本报告)学名却为Salmo formosanus,1919年日文与英文两报告内容与学名都有差异。1962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动物系边克教授等,比较手边1960年代采自大甲溪上游的五条标本与1919年发表的模式标本(U23059)和其他的Oncorhynchus属鲑鱼而发表一篇学术研究报告认为有关大甲溪上游鳟鱼过去报告内容有描述“有牙齿(基鳃骨齿)”、“无牙齿”、“有红点”、“无红点”各种形态。因此,边克教授等人提出研究报告,认为如果这四种不同性状都属于同一种鱼,那就应归类为台湾特有亚种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但该报告认为大甲溪上游不像只存有一种鳟鱼,甚至有可能存在过三种不同的鳟鱼。2007年,中央研究院执行“数位典藏国家型科技计划”第二期计划(2007年~), 在寻回散佚在海外的台湾鱼类模式标本计划内容中,已经把“台湾樱花钩吻鲑模式标本”的重新探讨,列为计划重点,希望厘清当年发现史及命名的疑点。1938年的时候,台湾总督府发行刊物 ,随于1941年将撒拉茂鳟指定公告为天然纪念物一员。二战后,国内渔业界认为日本殖民时期天然纪念物指的是日本樱鳟亚种。惟,2005年两岸鱼类研讨会中,锺荣峰先生研析《天然纪念物调查报告》内容而提出不同的论点,认为当时的天然纪念物撒拉茂鳟与虹鳟更相似。为了对珍贵而日益稀少的国宝鱼进行复育的工作,林务局首先在1977年将台湾鲑鱼的栖息地划为“国有林自然保护区”。1985年,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接办自然生态保育工作,开始对台湾鲑鱼实施人工复育及放流工作,以增加溪流中台湾鲑鱼族群数量。1997年10月1日,该会更正式成立“樱花钩吻鲑野生动物保护区”,是当时台湾面积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以更制度化的方式进行对台湾鲑鱼的保育工作。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目前台湾鲑鱼已能在雪霸国家公园中的七家湾溪悠游自在的生活。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处近年选定部分樱花钩吻鲑曾经存在的溪流(司界兰溪、南湖溪、罗叶尾溪、伊卡丸溪、乐山溪)进行幼鱼放流作业,目前已有一定成效。近年台湾引入虹鳟做为食用鱼,因为部分养殖区域与樱花钩吻鲑重叠,且有部分个体已出现在野外,对樱花钩吻鲑生存可能造成威胁。樱花钩吻鲑小档案繁殖时期,樱花钩吻鲑除了寻觅合适的栖地环境之外,更必须寻求合适的水温环境。拦砂坝会造成上游河段遭豪雨冲移到下游的鲑鱼族群无法上溯回原本的栖息地。这样的现象将造成上游族群逐渐萎缩,使得大多数族群集中在比较下游的河段,若下游族群自然更新不良,则对整个鲑鱼族群将造成大危机。

相关

  • 红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学名:Trichophyton rubrum)是毛癣菌属下的一个种,是人源的皮癣菌,引起常见的皮肤浅部真菌病,如手癣、足癣、头癣等。红色毛癣菌是引致东南亚地区及澳洲北部的原住民体
  • 额窦额窦位于眉弓,极少对称,且在其之间的鼻中隔也时常会遍向中线的某一侧。额窦平均的尺寸如下:长 3 公分、宽 2.5 公分、厚 2.5 公分。各个额窦都会经由穿过筛骨迷路前端的额鼻管
  • 卫星互联网接入卫星上网是指由通讯卫星提供的网络存取服务。卫星上网通常需要三大部件。一颗通常位于地球静止轨道的卫星。一个地面站,通常作为网关。还有是天线。卫星上网通信可以分为双通
  • 6s2 4f14 5d12, 8, 18, 32, 9, 2蒸气压3, 2, 1 (弱第一:523.5 kJ·mol−1 第二:1340 kJ·mol−1 第三:2022.3 kJ·mol主条目:镥的同位素镥(Lutetium,台湾称镏,旧译作鏴)是一种化
  • D·H·劳伦斯大卫·赫伯特·劳伦斯(英语:David Herbert Lawrence,通常写作D. H. Lawrence,1885年9月11日-1930年3月2日),20世纪英国作家。他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最具争议性
  • 赛洛新脱磷酸裸盖菇素是一种致幻性蘑菇生物碱,与磷酸化的裸盖菇素共见于多数迷幻蘑菇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第一类精神药品。其精神作用多变,一般作用时间在3-8小时。可由裸盖菇素
  • 体感科技园区体感科技园区为台湾前瞻基础建设计划下辖“前瞻基础建设-数位建设”的子计划。该园区为“概念性”的园区,以整个高雄亚洲新湾区为核心区域,北至高雄驳二艺术特区,南至高雄捷运草
  •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构成了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定义的Internet协议族的一部分。该协议能够支持网
  • 米粒组织米粒组织(granulation)是太阳光球面的颗粒状的斑驳外观。是由太阳的对流层浮升至光球表面的等离子体 热柱(贝纳德穴流)造成的现象。因为看似许多米粒(granule)遍布在 太阳表面而得
  • 1414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