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木山渔港,又名协和庄渔港。是一座位于基隆市中山区的第二类渔港,著名的外木山海上王爷文化祭即是在此举办。
外木山渔港位于协和发电厂附近之礁石浅滩区,距基隆市中心约时五分钟车程。外木山海岸长约5公里,一路至大武仑渔港,是基隆市最长的天然海岸,也是唯一的沙滩。该海岸曾因外木山和大武仑两渔港兴建,突提效应导致沙滩流失,必须向新北市和大陆买沙来填补。外木山旧名“木山澳(仔)”,据说最早并没有湾澳地形,仅有海蚀平台和一条海蚀沟。后因渔船停泊需求,遂以人工炸挖方式,开拓出船澳。惟天候不佳时,小船就要以绞绳拉上岸来,以免被风浪卷走。
1968年间,基隆市政府决定投资兴建,至1974年已具雏形。1975年由中央与市府配合编列预算增建泊地0.2公顷,至此外木山渔港泊地达0.6公顷左右。1982年基隆市政府在渔港左岸筑堤填地以备将来渔业设施使用,并于1985年完成。1986年再由中央与地方共同编列预算6000万元在新生地辟建泊地0.7公顷。1987年扩建工程完工后,由于本港两侧可资利用土地,已分别为台电及中油开发使用,且后侧均为山丘,故已无扩建腹地之构想。1990年间,本港因渔船增加致原有曳船道不敷使用,基隆市政府为应当地业者需要,于新旧港区之间兴建曳船道一处,以提供本港及邻近港澳之渔船保养使用。
2003年兴建假日观光渔市,以吸引游客前往。由于港口正对东北,常年季风带来的波浪直袭港内,又因协和电厂进水口北堤导流作用造成波浪集中,以及电厂进水口强力抽取海水造成侧向流速,导致渔船进出港倍受浪流夹击而险象环生。基隆市政府为解决渔民困境,重新规划港口及防波堤配置,并于2007年起增建外廓设施,至2012年完成175米防波堤之辟建。2019年基隆市政府将原假日鱼市规划为“北台湾海水观光与销售培育基地”,在2020年1月拆除改建。
2021年8月日本小笠原群岛海底火山爆发,12月大量浮石漂流至台湾周围,外木山渔港泊区也覆满浮石,严重影响渔船作业。
外木山渔港拥有泊地2.5公顷(内1.3公顷,外1.2公顷)、码头717米。港内有鱼市场一处,惟仅供起卸之用,因无拍卖制度,渔获均运往孝二路的崁仔顶鱼市场拍卖。本港船只以50吨以下为主,作业往返时间约7~8天,距离约300~400海里,较小渔船于沿岸作业当日往返。本港渔船经营种类有延绳钓、 一支钓、拖曳钓、焚寄网,其中延绳钓、一支钓、拖曳钓属常年性,焚寄网则多用于夏季。渔获物以红魽、码头、赤鯮、嘉腊、石狗公、鲹、红目鲢、花枝、锁管、黑喉、杂鱼等为主。
当地的协安宫主祀王爷(吴池苏范李 五府千岁),是当地渔民的信仰中心。每年王爷生日(农历6月18日),渔民们会自发性组成数10艘海上绕境船队,载王爷出海游江,以祈求国家风调雨顺,庇佑渔民出海平安、渔获丰收。王爷由外木山渔港出发,由东往西经过北海岸各大渔港(八斗子、深澳、磺港、龟吼、大武仑),只要进入渔港前都会绕行3圈净港,并接受当地渔船迎宾和添载仪式。近年基隆市政府与协产发处结合锁管季和娱乐渔船吸引游客,并由文化局争取登录无形文化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