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牡丹(学名:,英文名称:Common Melastoma),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的植物,又名山石榴(台湾)、大金香炉、猪古稔(广东)、豹牙兰(云南)、豹牙郎木、倒罐草、九螺子花、高脚稔、罐罐草、地茄、金石榴、老虎杆、埔笔仔、痢疾罐、毛张口、小毛香、王不留行、王不留。原产于巴西,分布于台湾、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2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坡松林下和开朗的灌草丛中。花期5-9月,果期10-12月。
因野牡丹在众多野花之中,最为绮丽颇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故而得名。
野牡丹是一种常绿小灌木,高约0.5-1.5米,可高达3米。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披淡褐色鳞片状糙毛。单叶对生,长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钝尖,基部近圆形或浅心形,全缘,叶片坚纸质,两面披淡褐色糙毛及短柔毛,长约4-12厘米,宽约3-8厘米;叶脉5-7条基出;叶柄长约2-5厘米。花为聚伞花序,长于分枝顶端,近头状,由3-7朵花组成,稀单生,基部具叶状总苞2;花梗密披鳞片状糙毛,长约3-20亳米;花萼5裂,裂片卵形或略宽,内侧红色,外侧披淡褐色鳞片状糙毛,先端渐尖,萼管壶形,长约1厘米;花瓣5片,倒卵形,先端圆形,粉红色或玫瑰红色,密披缘毛,离瓣花;雄蕊10枚,5长5短,较长的雄蕊基部黄色直立,上部呈关节状弯曲,状似镰刀,连接紫红色半圆形的花药,短的雄蕊黄色,并未分两节,连接黄色的花药;雌蕊柱状,墨绿色;花柱线形,紫红色;子房下位,5室,密被糙伏毛,先端具一圈刚毛。果为蒴果,壶形,与宿存萼贴生,密披褐色鳞片状糙毛,成熟后开裂,果肉紫色,长约1-1.5厘米,直径约8-12亳米;种子白色,镶于肉质胎座内。
野牡丹全株可入药。全株,中药名为野牡丹,味酸、涩,性凉,归脾、胃、肺、肝经,能清热解毒、消炎止血、消积利湿、消食止痢,主治腹泻、便血、吐血、咳血、月经过多、乳汁不下、肠痈、肝炎、白带、产后腹痛、跌打损伤及外伤出血等。根,中药名为野牡丹根,别名痢疾罐、王不留,味酸、涩,性平,能健脾利湿、活血止血,主治消化不良、便血、月经不调、食积腹痛、头痛、风湿痹痛及跌打损伤等。果实或种子,中药名为野牡丹子,别名豹牙郎子,味苦,性平,能通经下乳、活血止血,主治乳汁不通、产后腹痛、难产等。
相传东汉的开国功臣邳彤,因他家乡的民众不齿王莽及王郎等人的篡汉行为,故当王莽率大军追杀刘秀而路经此地时,拒绝为王莽的大军提供食宿,王莽被迫连夜气愤地离开邳彤家乡。邳彤因精通药理,常为人治病,人称“药王”,当他发现家乡田园里所产的野牡丹有舒筋活血、通乳止痛之用时,为反映此事,故而命名为“王不留” 或“王不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