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5

✍ dations ◷ 2025-05-13 06:37:23 #M115
M115 203mm榴弹炮,又称M115 8吋榴,是一种美国陆军设计的榴弹炮。原始代号8吋榴弹炮 M1,目的是建造一种与纳粹德军K18加农炮(英语:17 cm Kanone 18)性能平级的榴弹炮。M115可以用M35拖拉车或其它运能相等的载重车移动布署,但美军较常将它自走炮化配合较高标准的机械化作战节奏运用。美国研发8吋榴弹炮的战术定位概念可以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提供之BL 8英寸榴弹炮(英语:BL 8-inch howitzer Mk VI – VIII),美国在当时获得英国授权生产,并获得相关技术支援,美国欧洲远征军当时就采用了授权版的炮前往欧洲助战。当时称为MK.VI8吋榴弹炮。该炮之后一直服役于美国陆军直到被M115替换,可以说是M115的同血统祖先。据信在二战时仍有少数MK.VI仍在服役状态。M115榴弹炮的发展始于1919年,最初代号M1920 8吋榴弹炮,但是研发在1921年即因一战后裁军及预算樽节而取消;1927年起,与155毫米加农炮共用炮架、机械化拖曳设计的研究使203毫米榴弹炮再度重启,第一门代号T2 8英寸榴弹炮原型可能在1931年完成,但是炮体本身因使用离心式铸造法制造,受制于冶金技术的研发经费因大萧条造成了研发中断,致此本型重炮的研究第二度遭到耽搁;自1939年战争趋势逐渐明朗化后,陆军各式火炮才陆续得到足够资源重启研制,同年代号T3的原型炮才在亚伯丁实验场测试;相较运用同型炮架155加农炮在1938年已陆续完成研制,203毫米榴弹炮在开发顺位上迟于155加农炮。203榴弹炮于1940年完成测试,称8英寸榴弹炮 M1。 但同样受制于美军生产规划中让155毫米火炮生产列入优先顺位,8吋重炮生产优先序位上后于其它野战火炮;直到1942年7月第一门量产之M115榴弹炮始拨交部队,至1945年6月停产前,美军共生产1006门M115榴弹炮。1942年拨交部队后,8吋榴弹炮首场战役运用在1943年11月意大利战线,之后本型炮陆续投入二战欧洲与亚洲战场,但是受基础支援设备限制,8吋榴弹炮主要使用在欧洲战场。在1945年日本投降前,美军已组建了59个使用8吋榴弹炮的重炮兵营,其中有38个营在西欧与意大利、3个营在太平洋战场;美国海军陆战队因强调轻装化以利两栖作业,所以对引进大吨位重炮有所踌躇,直到冲绳岛战役面对残酷的攻坚需求后才向高层提出换装8吋榴弹炮的需求,但在换装结束前日本已投降,故在二战中除了美国陆军之外其它使用者几乎没有运用纪录。到二战结束后,部分8吋榴弹炮开始军援美国盟邦,并在韩战、越战、克罗地亚战争等持续运用。至美军新一代203毫米重炮服役后,M115作为军援资产大量提供美国盟邦使用。二战后,美国为203毫米重炮研发了W33核子炮弹(英语:W33 (nuclear warhead));寿命尚未耗尽的M115榴弹炮后有部分移植供M110自走炮使用。一如其它美军通用火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M115榴炮便尝试移植到履带装甲车作为自走炮使用,相关的改造测试始于1944年。在M110A2使用新型主炮之前,M115曾移植到各型战车底盘下测试及服役:T80自走炮:由T23中战车底盘改造,未通过测试考评。 T84自走炮:由T26E1底盘改造,1945年生产1辆原型车测试,因1945年8月战争结束相关测试终止。 T83/T89自走炮:由M4中战车底盘改造,相关设计借鉴M12自走炮与M40自走炮;在1944年8月155加农炮自走炮化的测试完成后,将原型车转用改造。1944年下半年起完成75次全装药试射,美军对测试结果予以肯定,并授以M43自走炮(英语:M43 Howitzer Motor Carriage)代号量产,1945年1月量产时原定生产576辆,但因1945年战争结束筛除订单,只服役48辆,1945年9月第一批M43出厂,11月服役;其中一部分编成自走炮营,亦参与韩战。 M55自走炮:由M47巴顿坦克底盘改造,自1950年代起服役。 M110自走炮:与M113装甲车传动装置共用,重新设计车体,1961年起服役。

相关

  • 彼奇湖坐标:10°13′57.00″N 61°37′41.00″W / 10.2325000°N 61.6280556°W / 10.2325000; -61.6280556彼奇湖(Pitch Lake)是一个奇特的沥青湖泊,该湖泊位于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
  • 勃朗峰勃朗峰(法语:Mont Blanc,意大利语:Monte Bianco,意为“白色山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大区的交界处。勃朗峰是西欧与欧盟境内的最高峰
  • 西方哲学前苏格拉底 · 古代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17世纪 · 18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后现代 · 当代西方哲学(英语:Western philosophy),或称西洋哲学,是指西方世界、相
  • 柏林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德语: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名为“Berlinale”)是每年2月于德国柏林举行的电影节,该电影节与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法国的戛纳电影节并列为世
  • 普丹战争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或普丹战争)在丹麦称为1864年战争(丹麦语:Krigen i 1864),在德国称为德丹战争(德语:Deutsch-Dänischer Krieg)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引起的第二场军事冲突。
  • 中间连接黏着小带(Adherens junction/zonula adherens),亦称“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ction),系一种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该结构多位于闭锁小带下方,环绕上皮细胞顶部。该结构中间
  • 浆膜心包心包,又名心膜,是一个圆锥形双层纤维浆膜囊,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大血管根部。心包的两层分别为:心包的学名pericardium来自希腊语的περι(环绕、周围)与κάρδιον(心脏)两字
  • 军舰鸟军舰鸟科(学名:Fregatidae)在鸟类全基因组测序分类系统上是鲣鸟目中的一个科,其下有军舰鸟属一属的五种:此外,还有已灭绝的璃茉军舰鸟(Limnofregata)等。
  • 卡梅隆·迪亚兹兹卡梅隆·迪亚兹(英语:Cameron Diaz;1972年8月30日-),全名为卡梅隆·米歇尔·迪亚兹(英语:Cameron Michelle Diaz)是一名已退休的美国女演员、监制、作家、时装模特儿。她4次获得金球
  • 李中堂乐清朝订定国歌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其半官方国歌或代国歌。1911年,清政府将《巩金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