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菲利普·苏萨

✍ dations ◷ 2025-07-20 23:02:30 #约翰·菲利普·苏萨,1854年出生,1932年逝世,19世纪古典音乐作曲家,20世纪美国音乐家,20世纪古典音乐作曲家,美国古典音乐大号演奏家,美国指挥家,美国

约翰·菲利普·苏萨(英语:John Philip Sousa,1854年11月6日-1932年3月6日)是浪漫主义时代后期的一位美国作曲家及指挥家,主要的作品是美国军旅及爱国进行曲,他亦因此而享负盛名。在大约1890年,有英国杂志把精于创作进行曲的苏萨称为“进行曲之王”,苏萨的音乐出版商亦采用这个绰号推广他的音乐,自此“进行曲之王”就变得家传户晓。苏萨最著名的进行曲包括《自由之钟进行曲》、《雷神进行曲》、《华盛顿邮报进行曲》、《忠诚进行曲》(美国海军陆战队进行曲)及《星条旗永不落》(美国国家进行曲)。

苏萨的父亲有葡萄牙及西班牙血统,母亲是德国巴伐利亚人。起初,苏萨在小提琴家约翰·埃斯普塔及音乐家乔治·费利克斯·本克特的指导下学习弹奏小提琴、音乐理论及作曲。他在1868年以学徒的身份进入美国海军陆战队军乐团,在1875年离开军乐团后学习音乐指挥,后来作为指挥家重新加入军乐团,一直在那里待了十二年。苏萨又自组了一支乐队,曾经在1892年到1931年到欧洲、澳大利亚及美国演出,共计15,623场,包括在巴黎举办的1900年世界博览会,当时他们的乐队随着另外7个乐队列队行进,穿过了凯旋门。他发明了苏萨号,这是一种类似低音号的大型铜管乐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苏萨作为中尉在伊利诺伊州指挥海军预备队军乐团,在1920年代擢升为上尉。他在退役后回到自己的乐队,直至1932年逝世。

苏莎一生写了137首进行曲、15部轻歌剧、5首序曲、11部组曲、24首舞曲、28首幻想曲。其中主要知名作品如下:

相关

  • 雷尼镍雷尼镍(英语:Raney Nickel)又译兰尼镍,是一种由带有多孔结构的镍铝合金的细小晶粒组成的固态异相催化剂,它最早由美国工程师莫里·雷尼(Murray Raney)在植物油的氢化过程中,作为催化
  • 酰肼酰肼(Hydrazide)是一类通式为(R1=O)R2-N-N-R3R4的有机含氮化合物,是肼类的酰基取代物。它们可以通过肼及衍生物与酰氯或酯反应制备:酰肼与亚硝酸或亚硝酸酯加热时反应,生成酰基叠
  • 同性恋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同性恋者在德国,特别是在柏林有着比较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更自由和更被接受的生活。然而,随着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禁止同性恋成为纳粹政党
  • $1一美元纸币($1)是美国货币额名称。一美元纸币正面印的是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反面印的是美国国徽。1862年第一张一美元纸钞被使用。上面的肖像人物是财政部大臣萨蒙·波特兰·
  • 登封登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登封之名由武周女皇帝武则天所封。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地处嵩山南麓,东北临省会郑州,西北靠古都洛阳。辖域东西长约56公里
  • 栖息地零碎化栖地细碎化(英语:Habitat fragmentation)又称栖地破碎化,是指生物栖息地被分隔,致使种群被分割的现象。栖息地零碎化通常是描述那些因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栖息地分隔,像是:开拓道路、
  • 酵母菌双杂合系统酵母菌双杂合系统,英文为Yeast two-hybrid system,亦简称Two-hybrid screening,是一种研究蛋白质交互作用或蛋白质和DNA交互作用的实验技术。此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报导基因上游的
  • 大卡奇沼泽地大卡奇沼泽地(Great Rann of Kutch)是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塔尔沙漠的一片盐沼,印度河流经。其面积达7,500平方千米(2,900平方英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之一。卡奇人居住于这片
  • 奥托·海克曼奥托·赫尔曼·利奥波德·海克曼(德语:Otto Hermann Leopold Heckmann,1901年6月23日-1983年5月13日),德国天文学家。海克曼毕业于波恩大学后于1927到1941年间在哥廷根大学任职。1
  • 埃里希·宝隆埃里希·宝隆(Erich Paulun,1862年3月4日出生于德国帕瑟瓦尔克, 1909年3月5日逝世于上海),是一位德国医生,他在上海建立了同济医院和上海德文医学堂(即今天同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