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

✍ dations ◷ 2025-04-04 11:37:37 #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
贝尼托·墨索里尼佐格一世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1939年4月7日—4月12日)是法西斯意大利对阿尔巴尼亚王国采取的一个非常简单的军事行动,该冲突是意大利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之扩张政策的结果,阿尔巴尼亚很快便灭亡,其国王佐格一世流亡国外,而整个国家则变成意大利的被保护国。阿尔巴尼亚在战略上对意大利非常重要,意大利的海军战略家视夫罗勒港及在夫罗勒湾入口处的萨森岛对意大利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令意大利控制亚得里亚海之入口处,加上阿尔巴尼亚能给予意大利在巴尔干半岛建立桥头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与奥匈帝国已经争夺要建立一个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国家,战争爆发后,意大利把握时机占领阿尔巴尼亚南部以避免该地被奥地利人占领,但这个成功维持不久,由于战时内部问题、阿尔巴尼亚人的反抗及来自当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压力,意大利被迫在1920年撤出该地。当墨索里尼统治意大利时,他将目光转向阿尔巴尼亚,从1925年起意大利开始干预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当时阿尔巴尼亚同意意大利开采其矿藏,跟着在1926年的《第一次地拉那条约》及1927年的《第二次地拉那条约》中,意大利与阿尔巴尼亚建立了一个防卫同盟,阿尔巴尼亚政府及经济由意大利的贷款支持,阿尔巴尼亚军队由意大利的军事督导员负责训练,及鼓励建立意大利的殖民地租界,虽然意大利有巨大的影响力,佐格一世拒绝完全屈服于意大利的压力之下,1931年,他公开勇敢地面对意大利人,拒绝重新订定1926年之地拉那条约,当阿尔巴尼亚在1934年与南斯拉夫王国及希腊王国签署贸易协议时,墨索里尼尝试派出一队战舰舰队以威吓阿尔巴尼亚人,但最终失败。当纳粹德国 吞并奥地利及出兵吞并捷克后,意大利看到自己已经成为轴心国的二流成员,当阿道夫·希特勒在没有预先知会墨索里尼而入侵捷克后(1939年3月15日),意大利独裁者决定执行并吞阿尔巴尼亚的行动,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批评并吞阿尔巴尼亚的计划冒不必要的风险,但是罗马当局却在1939年3月25日向地拉那政府发出最后通谍,要求同意由意大利占领阿尔巴尼亚,佐格一世拒绝接受金钱以换取他同意意大利占领阿尔巴尼亚及将其变成意大利的殖民地。4月7日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军队入侵阿尔巴尼亚,行动由阿尔弗雷多·古佐尼任总指挥,入侵部队分成3个集团连续相继地登陆,最重要是第1集团,分成四个纵队,每纵队均有指定的港口及内陆目标作为进攻目标,虽然有一些顽强的抵抗,特别在都拉斯,意大利人与阿尔巴尼亚人短暂战斗,都拉斯在4月7日被占领,地拉那在翌日、斯库台及吉诺卡斯特在4月9日及几乎整个国家在4月10日被占领。由于不愿意为意大利的傀儡,佐格一世、其妻子格拉尔迪内和他们的婴儿莱卡飞往希腊及最终到达伦敦,4月12日阿尔巴尼亚国会投票通过废黜佐格一世,由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出任阿尔巴尼亚国王,与意大利形成君合国关系,阿尔巴尼亚国会选出阿尔巴尼亚最大地主谢费克特·维拉茨(英语:Shefqet Vërlaci)为首相,维拉茨同时亦任阿尔巴尼亚代理元首5天直至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在罗马奎里纳雷宫接受登基为阿尔巴尼亚国王。1939年4月15日阿尔巴尼亚退出国际联盟,而意大利早已在1937年退出,1939年6月3日阿尔巴尼亚外交部与意大利外交部合并,而前阿尔巴尼亚外长被任命为意大利驻外大使,阿尔巴尼亚军队由意大利指挥官指挥及在1940年合并入意大利军队,加上意大利黑衫队组成4支阿尔巴尼亚民兵部队,最初招募居住在阿尔巴尼亚的意大利人,后来亦招募阿尔巴尼亚人,阿尔巴尼亚在1940年6月10日跟随意大利义英国及法国宣战,它亦在1940年10月作为意大利入侵希腊的基地,而阿尔巴尼亚军队亦有参与进攻希腊之行动,在行动中国家的南部曾被希腊军队短暂占领,但当德国在1941年4月干预后意大利反败为胜,阿尔巴尼亚的领土在1941年5月因占领科索沃、部分黑山及发达河省而大幅扩大,从而形成大阿尔巴尼亚,但是希腊的伊庇鲁斯部分地区,虽然被阿尔巴尼亚军队攻占,但不是由阿尔巴尼亚统治,而只是由阿尔巴尼亚最高指挥官适当的控制当地,当意大利在1943年9月脱离轴心国时,德意志国防军经过一个短暂行动后立即占领阿尔巴尼亚,期间只遇到轻微抵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者,包括共产党员攻击意大利人(1942年秋季后)及德国人,到1944年10月德军由于被苏联红军打败、罗马尼亚王国被苏军击溃占领全境及保加利亚王国投降倒戈苏联而从巴尔干南部撤退,当德军撤退后由南斯拉夫指挥及由西方供应武器的共产党游击队压垮民族主义者的抵抗及南斯拉夫领导者的支配,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恩维尔·霍查变成了国家的领袖。

相关

  • 工党劳工锡安主义(希伯来语:ציונות סוציאליסטית)是锡安主义运动的左翼派别,劳工锡安主义者视自己为历史上中东和中欧的犹太工人运动的一支;不同于主流政治上的锡安
  • 词形变化在语法学中,词形变化(又译作形态变化、屈折变化)(Inflection or inflexion)指单词(或词根)的变化,以导致语法功能改变,进而使其代表的意义也有所改变。印欧语屈折变化又可以分为变位
  • 利古里亚利古里亚(意大利语:Liguria)是意大利西北部的一个邻海大区,是意大利众大区中第三小的。大区西临法国,北界与皮埃蒙特大区相邻,东临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及托斯卡纳大区。该区位于利
  • 古文明四大文明古国,或称四大古文明,一般指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位于今伊拉克)、古印度及中国此四处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四大文明古国是四大古文明的旧称,而四大古文明也
  • 中国农业大学坐标:40°00′41″N 116°21′51″E / 40.011352°N 116.364177°E / 40.011352; 116.364177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是中国
  • 天鹅座X-1天鹅座X-1(简称Cyg X-1)是一个银河系内位于天鹅座的双星系统,是著名的X射线源。它在1964年的一次火箭弹道飞行时被发现,是从地球观测最强的X射线源之一,其顶峰X射线通量为2.3×10
  • 苏莱曼尼“哈只卡西姆”(支持者称呼) “影子指挥官”(西方称呼)卡西姆·苏莱曼尼(波斯语:قاسم سلیمانی‎,英语:Qasem Soleimani,1957年3月11日-2020年1月3日)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
  • 解婕翎解婕翎(Manaki Xie Jie Ling,1985年3月24日-),台湾女主持人、演员、模特儿、YouTuber。自2006年开始,解婕翎活跃于展场活动,除舞蹈以外,还尝试主持工作。解婕翎快速且无须背稿的临场
  • 堂子堂子(满语:ᡨᠠᠩᠰᡝ,穆麟德:tangse)是满人祭天祭神的场所。早在清朝崛起之前,女真民间即设堂子。《两世罕王传》作侠倡唐舍,亦能称堂色、堂涩,乾隆朝始改定堂子为汉译,原称祭堂子为
  • 雷斯顿里斯顿(Reston)是美国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的一个普查规定居民点,位于华盛顿特区都会区内。2010年人口58,404 人。这是一个国际知名的规划社区,成立于1964年。它更新了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