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

✍ dations ◷ 2025-04-02 16:54:22 #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
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英语: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有时简称牛津大学博物馆(Oxford University Museum),是牛津大学收集陈列自然史标本的大学博物馆,位于英国牛津大学基伯尔学院对面。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为达尔文发表进化论的机构;创馆时的馆长为地质学家约翰·菲利普斯(英语:John_Phillips_(geologist)),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怀疑者之一。该博物馆的讲座大厅,曾是1860年牛津进化论大辩论(英语:1860 Oxford evolution debate)的场址,现时由大学的化学、动物学及数学系所使用。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的成立标志了牛津大学发展科学及科学园区的历史意义。1850年牛津大学的自然科学名誉学校(通过参加课程可以获得名誉学位的机构)建立,但其教学器具、解剖学和自然史标本都散放保存在散布于整个城市里的牛津各个学院中。1855到1860年间,钦定医学教授亨利·埃克兰德爵士多次呼吁建立一座博物馆,将分散的自然科学标本统一保存和展示。他在1858年举办了一次讲座,阐述了建立博物馆的重要性,他认为牛津大学过于偏重神学、哲学、经典和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研究,需要给学生一个了解自然界的机会了,需要“让学生获得关于造物主伟大设计的知识,因为我们自身也是其中的一员”。这种将自然视作神的第二本书的想法,在19世纪十分常见。1855年博物馆工程正式动工。1857年,阿什莫林博物馆负责人,地质学家约翰·菲利普斯(英语:John_Phillips_(geologist))被任命为首任馆长。在他的组织下,牛津的天文、几何、实验物理、矿物学、化学、地理学、动物学、解剖学、生理学和医学诸系相继搬入此处。1860年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完成后,许多实验室都在大学博物馆创建后,于馆址周边设立,如于1870年建立的,比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成立还来的早的克拉伦登实验室(英语:Clarendon Laboratory)。1885-1886年,博物馆的东面增添了一座新建筑,由托马斯·纽曼·迪恩之子托马斯·曼利·迪恩设计,用于保存奥古斯图斯·皮特·里维斯将军的种族学标本,即今日的皮特·里维斯博物馆。按照19世纪的思维,神所造之物是自然史研究的范畴,而人所造之物是人类学研究的范畴,区分这两者十分重要。随着系的规模越来越大,各个系逐渐都搬到南公园路附近的新址,组成了牛津科学区。最后一个搬出的是昆虫系,它于1978年搬入动物系楼,但近日在博物馆的二层仍有一个昆虫系的实验室。1996年博物馆的名称从牛津大学博物馆改为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1860年6月28日,英国科学促进会改在新开放的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召开年会。6月30日,围绕美国科学家约翰·威廉·锥伯的一篇文章,达尔文的好友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与牛津主教塞缪尔·韦伯佛斯(英语:Samuel Wilberforce)(Samuel Wilberforce)发生了关于进化论的争论,约瑟夫·道尔顿·胡克等著名科学家也参与其中。虽然对该事件的记录和描述,都显示支持达尔文进化论一方的理据较有说服力,唯赫胥黎支持者的相关报导似乎倾向将此辩论内容渲染成激烈的对立辩论,以追求轰动效应。1894年无线电报在牛津大学博物馆首次公开展示,由英国物理学家奥利弗·约瑟夫·洛奇爵士展示无线电报的基本原理,当时的演讲厅挤满人群,观众包括物理学家瑞利男爵、电机工程师亚历山大·缪尔黑德(英语:Alexander Muirhead)、电气工程师和物理学家约翰·弗莱明与物理学家西拉·菲利普斯·汤普森(英语:Silvanus P. Thompson)等。自然史博物馆为哥德复兴式建筑,由爱尔兰建筑师托马斯·纽曼·迪恩(英语:Thomas Newenham Deane)及本杰明·伍德沃德(英语:Benjamin Woodward)所设计,其设计方案受到文学和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的直接影响,拉斯金本人也在伍德沃德设计时提出过很多建议。建筑所需经费部分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以出售圣经所得,此事实在2011年纪念达尔文活动的宗教和科学意义的辩论中被提及。虽然牛津大学募集了建造博物馆的费用,但博物馆的内部装饰是由公众捐款进行,所以建筑落成后,有些内部装饰尚未完成。爱尔兰的石头雕刻师奥谢和惠兰(英语:O'Shea_and_Whelan)进行了内部装饰工作,创作了一些新哥特式的雕塑,今日馆内一楼的科学家的雕像包括亚里斯多德、弗兰西斯·培根、查尔斯·达尔文、卡尔·林奈,有些就是他们的作品。而约翰·菲利普斯馆长参与了博物馆建筑廊柱的设计,他采用当时植物科学的成果,采取忠于自然的植物样貌方式来雕刻,并以科学植物分类法来排序。博物馆的展品主要来自他人捐献及科学家收集,包括来自阿什莫林博物馆的自然史标本。博物馆有收有恐龙等化石。收集的馆藏含昆虫学、地质学、矿物学与岩石学及动物学等标本:牛津自然史博物馆可以免费参观,平均每年接待超过三十万名游客,其中有约一万五千名校方组织参观的学生,但因内部整修,2013年闭馆一年。现任博物馆馆长为保罗·史密斯教授,管理上分为四个部门:地理、矿物、动物和昆虫,每个部门都有策展人负责,除此之外还有负责教育、网络、图书馆、保存和技术方面的人员。

相关

  • 白血病白血病(拉丁语:leukemia,/luːˈkiːmiːə/)是一群癌症种类的统称,英文名称来自于古希腊语,λευκός(leukos,白色)与αἷμα(haima,血液)的组合。 它通常发病于骨髓,造成不正常白血
  • 2013年5月
  • 提洛岛提洛岛(英文: Delos, 希腊文: Δήλος, Dhilos)是爱琴海上的一个岛屿,基克拉泽斯群岛的心脏。在希腊神话中,它是女神勒托的居住地,在这里她生育了阿波罗和阿耳忒弥斯。因此长
  • 萨利纳岛萨利纳岛(Salina)是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北侧伊奥利亚群岛中的一个岛屿,也是该群岛中的第二大岛。目前岛上大约有4,000居民。坐标:38°33′55″N 14°50′00″E / 38.56528°N 14.
  • 四人四人性行为(英语:foursome)是指四个人组成的群交。“交换配偶”又称作“换妻”。换妻涉及两对夫妇,已婚异性恋,其中每组互换妻子并和其他男性性交,通常是没有性接触的两个妻子或两
  •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的研究历史有着一条从以“推理”为重点,到以“知识”为重点,再到以“学习”为重点的自然、清晰的脉络。显然,机器学习是实现人工智能的
  • 血球血细胞又称“血球”,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能随血液的流动遍及全身。以哺乳动物来说,血细胞主要含下列三个部分:
  • 男性健康男性健康(Men's health)是有关男性的健康议题,依WHO的定义,健康“不仅为疾病或虚弱之消除,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男性和女性健康议题上的差异可能是因为生理因
  • 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简称DMSO),是分子式为(CH3)2SO的化学物质。其为一无色液体,并为重要的极性非质子溶剂。它可与许多有机溶剂及水互溶。二甲基亚砜具有极易渗透皮肤
  • 阿利效应阿利效应是一个在生物学中的现象,它反映了在一个种群中的种群规模、密度和平均个体适应度(通常被测量作人均人口增长率)具有相关联系的效应。虽然当时阿利效应这个概念还没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