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芬太尼
✍ dations ◷ 2025-08-28 22:13:12 #芬太尼
芬太尼(英语:Fentanyl)是一种强效的、类阿片止痛剂,起效迅速而作用时间极短。它是脑中μ-阿片受体(英语:μ-opioid receptor)的强力激动剂。芬太尼比吗啡效力高50至100倍。但一些为了模拟芬太尼之药理作用的芬太尼类似物可能比吗啡高出10,000倍。在哌替啶盐酸盐(也称为哌替啶,市售为杜冷丁)的医疗使用开始后,保罗·扬森最先在1960年制造出芬太尼。扬森通过测定结构相关的药物哌替啶的类似物用于阿片样物质活性,发展了芬太尼。芬太尼的广泛使用引发了柠檬酸芬太尼的生产(盐酸芬太尼和柠檬酸组合1:1化学计量),而使芬太尼在1960年代以商业名称Sublimaze进入医疗用途作为全身麻醉剂。在1990年代中期,芬太尼贴片先被用做安宁缓和医疗药物。接下来的十年,又有了芬太尼棒棒糖、溶解片剂和可以被嘴巴里头的口腔黏膜吸收掉的舌下喷剂。截至2012年,芬太尼是医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合成阿片类药物。2013年,全球共使用了1700公斤(3,750磅)芬太尼。芬太尼也被用作娱乐性用药,导致2000年至2017年数以千计的药物过量死亡案例。不当医疗使用也导致了死亡案例。芬太尼具有相对较广的治疗指数(270),使其在仔细监测时成为非常安全的手术麻醉剂;然而,其效力需要仔细测量溶液中高度稀释的芬太尼。此外,2002年10月发生的莫斯科歌剧院胁持事件中,俄罗斯军警及阿尔法小组用其对歌剧院里的所有人麻醉后强攻,造成130人因芬太尼的不良反应死亡。军事上,美国空军空降搜救组和瑞典军队的军医也曾使用过叫做“Actiq”的“芬太尼棒”。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估计在2016年有超过20,000名美国人死于芬太尼及其类似结构化合物过量。Template:Xenobiotic-sensing receptor modulators(英语:Template:Xenobiotic-sensing receptor modulators)
相关
- 50S50核糖体亚基是原核细胞内70S核糖体中的较大亚基。该亚基由一条5S rRNA、一条23S rRNA及约34个核糖体蛋白质分子构成,在原核翻译中负责在tRNA转运来的氨基酸分子之间形成肽键
- 效价强度效价强度(英语:potency)在药理学中是药物活性的量度,以达到一定效果所需的剂量来表示。效价强度高的药物(如吗啡、阿普唑仑、利培酮)在低浓度时就有强烈反应,而效价强度低的药物(如
- 克里米亚克里米亚半岛(又译克里木半岛;俄语:Кры́мский полуо́стров,罗马化:Krymskiy poluostrov;乌克兰语:Кримський півострів,转写:Krymskyi nivost
- 克拉科夫克拉科夫(波兰语:Kraków,波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
- 上皮上皮组织,简称上皮(英语:Epithelium),包括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三类。被覆上皮是被覆于各结构界面处的上皮组织,由规则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在胚胎的发育
- 认识逻辑认识逻辑是关心与知识有关的推理的模态逻辑子领域。(认识这个词的希腊语是 Episteme)。它应用于哲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其他领域。认识逻辑的基本模态算子通常写为 K,
- 狄奎凡氏症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 Disease),正式医学名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俗称妈妈手,因瑞士外科医生弗里茨·狄奎凡(英语:Fritz de Quervain)于1895年详谈此症而得名。是控制拇指运动
- 牙桥牙桥(英语:Dental Bridge)是一种固定假牙,弥补缺失的牙齿。缺齿位置的假牙借助相邻的牙齿制作的牙套固定,由于两旁的牙齿充当桥墩的角色,而连接的假牙则为桥面,所以称为牙桥。牙桥
- 随机过程在概率论概念中,随机过程是随机变量的集合。若一随机系统的样本点是随机函数,则称此函数为样本函数,这一随机系统全部样本函数的集合是一个随机过程。实际应用中,样本函数的一般
- 观察观察或观测(英语:Observation)是从一次来源主动获取信息的活动。生物使用感官(例如人类的五官)来观察。在科学中,观察也可以是使用仪器来记录数据。该术语还可以指在科学活动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