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也被称为指导案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为了总结审判经验,统一法律适用而采取的一项制度。2010年11月26日,高法院印发《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确立了这项制度。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修正案获得通过后,该制度被写入该法第十八条。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发布了31批共178个指导案例。
本批指导案例所涉犯罪均为计算机犯罪。
本批指导案例所涉案件均与“一带一路”有关。
第22批指导性案例,含3件知识产权案例和1件国家赔偿案例。
第23批案例,主要涉及法院案件的执行问题。
第24批案件主要为环境资源类案件。
第25批案例均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
第26批案例均为刑事案件,主要涉及正当防卫行为及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开设赌场罪、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等罪的裁判尺度。
第27批案例均为民商事案件。
第28批案例均为知识产权类案件,主要涉及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的相关裁判要旨。
第29批案例均为企业实质合并破产重整三个案例。
第30批案例主要为民事合同类相关案例。
第31批案例涉及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以及行政处罚法相关内容。
为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有关法律规定和审判实际,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9号、20号指导性案例不再参照。但该指导性案例的裁判以及参照该指导性案例作出的裁判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