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斯坦族

✍ dations ◷ 2025-07-18 17:40:32 #印度斯坦族
印度斯坦人(英语:Hindustani people)又译“兴都斯坦人”,世界人口排名第二的民族(仅次于汉族),是对印度北部和整个南亚以北地区的主要民族的一种通称。他们是印度十大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占印度总人口的46.3%,说印地语和其它方言(如乌尔都语、旁遮普语等等)为主。他们当中多数是印度教、伊斯兰教和锡克教教徒,少数信奉基督教、佛教和耆那教。Hindustani人或Hindoostani人这个词在英属印度和20世纪印度经常用到,其母语是多种印地语或使用Hindustani语言的人群 - 主要居住在当今的Bihar,Jharkhand,Uttarakhand, 北方邦,中央邦,恰蒂斯加尔邦,哈里亚纳邦和德里的部分地区。 换句话说,印地语带。 印度斯坦人这个词似乎起源于民族语言学,而不是一个种族群体,但某些印度-雅利安族裔群体被确定为印度斯坦人。虽然,印度斯坦人(Hindustani people)一词对了解印度的复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人口统计学在历史上很重要。 如今,使用印度斯坦人一词已经过时或非常少见。 但是,无论何时使用,它通常用于表示其母语是印地语的多种语言并且属于北印度某些地区(即印地语地带)的人。 在当今的情况下,印度斯坦人通常被认为是印地语带的印地语人口-比哈尔邦,恰蒂斯加尔邦,德里,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贾坎德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北方邦,北阿坎德邦。 但是,在一般和媒体中使用“印度斯坦人(Hindustani people)”一词已变得相当少见。印度斯坦人一词被用在许多英国在印度统治期间甚至独立后制作的爱国歌曲和电影中,其中隐含印度或整个印度斯坦的人,并不仅仅意味着印地语地带的人。一部暗示意义非凡的电影是1960年摄制的Hum Hindustani,另一部是1986年由Hrishikesh Mukherjee执导的Hum Hindustani(电视连续剧)。印度斯坦人一词在广义上与印度斯坦的文化,遗产和习俗一起使用时,也具有民族意义。印度北部也有许多人使用Hindoostani和Hindustani,特别是北方邦的人,作为其姓氏。 在过去两个世纪中,从印度移出印度的人中也发现了这个姓氏。

相关

  • 外膜结构 / ECOD结构 / ECOD细菌外膜是构成革兰氏阴性菌的结构之一。其组成与细胞膜截然不同,比如说,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外小叶都含有脂质部分充当内毒素的脂多糖。此外,还有一
  • X射线X射线(英语:X-ray),又被称为爱克斯射线、艾克斯射线、伦琴射线或X光,是一种波长范围在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对应频率范围30 PHz到30EHz)的电磁辐射形式。X射线最初用于医学成像诊
  • 蚱蜢效应蚱蜢效应(grasshopper effect)是指污染物透过挥发或是风力的影响,不断的释放至大气中,然后再借由沉降作用(例如降雨)回到陆地上,并随季节变化一直在反复进行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
  • 神经衰弱症神经衰弱是一个在20世纪初受当时的西方医学影响而传入中国的术语,用以表示人体神经实际上的机械性衰弱。其英语“Neurasthenia”在早至1829年就有使用,且它不是后来的神经病学
  • 韵书韵书是中国古代按韵编排的字典。记录了每一个字的意义之余,还用反切记录了它的读音。韵书和韵表不同之处,在于韵表依照一个既定的格式,把字按着音、韵、调来排列。最初,韵书编纂
  • 源代码源代码(英语:Source code),是指一系列人类可读的计算机语言指令。在现代程序语言中,源代码可以是以书籍或者磁带的形式出现;但最常用的格式是文本文件,这种典型格式的目的是为了编
  • 国际土壤年国际土壤年,联合国第68届会议决议声明中,订定12月5日定为“国际土壤日”,并宣布2015年为“国际土壤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Soils)。该目的是提高认识全世界土壤粮食安全的重
  • 第三次意大利独立战争意大利统一运动(意大利语:Risorgimento,意为“复兴”,故中文文亦有译为“复兴运动”)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间,将意大利半岛内各个国家统一为意大利的政治及社会过程。1861年3月17
  • β折叠β折叠(β-sheet),又称β片层结构(β-pleated sheet),是蛋白质的一种二级结构。在β折叠中,两条以上氨基酸链(肽链),或同一条肽链之间的不同部分形成平行或反平行排列,成为“股”。肽平
  • 巴尔扎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语: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原名奥诺雷·巴尔扎克(Honoré Balzac),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