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怀特

✍ dations ◷ 2025-05-20 00:44:38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师,美国考古学家,英语维基百科翻译条目,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友,芝加哥人

乔伊斯·C·怀特博士, 美国考古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兼职副教授,东南亚考古学研究所(非营利组织,Institute for Southeast Asian Archaeology)执行理事。她数十年来致力于有关泰国与老挝的跨学科考古研究,研究内容涵盖史前人类在湄公河中游流域的活动。她被视为全球范围内关于泰国班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之一)研究的领先专家,并管理指导在老挝琅勃拉邦省开展的一个考古实地研究项目。

乔伊斯·怀特是美国大费城地区的资深东南亚考古学家。她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人类学文学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并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物馆的咨询学者。怀特博士于2013年10月创建东南亚考古学研究所,主要开展泰国与老挝的考古研究项目,这些项目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怀特博士同时也是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物馆湄公河中游流域考古项目和班清项目(始于1982年)的主管。

怀特博士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开始了她的东南亚史前研究。当时还是一名博士生的她在导师切斯特·戈尔曼指导下开展工作。她负责对戈尔曼在泰国北部与东北部挖掘出的古器物在实验室中进行分析。从1976年开始,她专注于对金属时代的班清遗址的分析研究,该遗址于1992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1978年,她发起了一个关于班清遗址的民族生态学研究项目,研究当地人对本土自然资源的认识,并特别强调本土植物。在那里,她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传统物质文化物品(如篮子、工具、瓷器等)整理成一个民族志学系列收集品并提供给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1979年至1981年期间,她在班清村庄进行了为期近两年的该领域研究。在这之后,她回到了费城。随着导师戈尔曼于1981年6月的早逝,她接手了史密森尼学会巡回展览“班清:一个被遗失的青铜时代的探索”并创作了它的介绍目录。这个展览随后被设置为泰国国家博物馆的一个分支,当中的部分内容至今仍在展览中。1986年,怀特完成了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论文,该论文修订了戈尔曼的班清年表。从此之后,怀特博士以泰国和老挝人类史的多学科研究为工作中心。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她作为一名资深研究员继续研究班清遗址,在之后晋升为副馆长。1993年,她创立了班清之友,以便于筹集资金继续开展挖掘出的古器物研究分析和出版项目。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她成为泰国古环境项目的共同主要研究员,从泰国的东北部、北部和南部的湖泊中提取沉积物,这也是该国第一次获取从晚期更新世到晚期全新世的植被证据。第一本班清专题著作于2002年出版,主要讲解了班清遗址的人体残骸部分。该著作由迈克尔·皮尔楚思维斯凯和米歇尔·道格拉斯编写。

2001年,怀特博士发起了第一个由美国人领导的老挝考古研究项目——湄公河中游考古项目。怀特博士针对原有的泰国班清研究及她在泰国古环境项目中的研究提出了更多关于湄公河流域的问题。在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种子基金的支持下,湄公河中游考古项目挖掘并调查了大量位于老挝北部琅勃拉邦省湄公河及其支流流域的遗址,研究了早期人类在湄公河流域的定居点。在2008年至2013年期间,怀特被任命为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物馆亚洲馆副馆长。在亨利•鲁斯基金会的资助下,她指导着博物馆的项目,加强了东南亚考古方面的研究。除了调查和洞穴挖掘,怀特博士也作出了其他各种各样的努力,旨在提高亚洲和西方考古学家的知识面和能力,为未来湄公河中游流域的考古研究发展奠定基础。截止2010年初,湄公河中游考古项目已经记录了84个位于琅勃拉邦的遗址,并挖掘研究了四个洞穴遗址。2013年,数个辅助的科学研究开始进行,包括来自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团队带领的运用洞穴堆积物的古环境研究和来自牛津大学的团队带领的运用现代人类DNA开展的人口历史研究。鲁斯项目还包括了对租借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数以百计来自班清的陶瓷器皿的一年集中分析,以及对包含来自班清和老挝研究项目数据的地区考古数据库的大力发展。

2013年,怀特博士创立了东南亚考古学研究所,致力于开展关于东南亚考古学的多学科研究,让相关学者和公众能了解到更多相关信息并从中获益。由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作出缩减其研究人员的战略决定,博物馆于2013年终止了对其东南亚考古研究项目的资助。因此,怀特博士在几位最初捐赠者的帮助下建立了这个新的非盈利研究所。研究所的目标在于继续开展原有的关于班清项目和湄公河中游考古项目的国际知名的研究与出版工作,通过这些先驱项目为后世保护相关的人类历史信息。东南亚考古学研究所同时充当着未来东南亚考古研究项目的中心。在2014年,怀特博士创立东南亚考古学研究所杰出新人奖。这个在东南亚考古领域的第一个国际奖项旨在吸引更多年轻考古学家投身该领域并促使现代考古学理论在东南亚数据上的应用。怀特博士的学术成就大大提升了公众对整个东南亚考古,尤其是班清项目的认识, 同时提高了东南亚在世界史前时代的学术地位。举例而言,作为副馆长时,2010年2月9日,怀特博士在位于泰国班清的新国家博物馆的开幕仪式上,曾获得泰国诗琳通公主殿下的赞誉 。在2009年,她与伊丽莎白·汉密尔顿博士共同撰写的一个出版物被描述为提供了“关于金属时代的创新的文化传播模型,是冶金考古界的一个重要知识里程碑。”

乔伊斯·怀特是多家有影响力刊物的作家,包括以下所列出的几个例子。

相关

  • 贫铀贫铀,也称为贫化铀或耗乏铀或衰变铀等等,英文简写为DU,是一种主要由铀-238构成的物质,为核燃料制程中的的副产物,故也是一种核废料。自然界中的铀,含有约99.27%的铀-238、0.72%的
  • 青春期青春期(英语:puberty) 是人体(或其他生物)生殖机能及生理机能成熟、心理和生理由儿童转到成人的时期。普通小型哺乳动物一、两岁就能性成熟,对人类而言一般指15岁到19岁左右的年龄
  • 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英语:classical conditioning,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反应条件反射、alpha条件反射),是一种关联性学习。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将这种产生条件反射行为的学习
  • 东京都厅舍坐标:35°41′23″N 139°41′32″E / 35.68972°N 139.69222°E / 35.68972; 139.69222年间维持管理费:约40亿円、 总工费:1569亿円(含第二本厅舎、议会厅舎)东京都厅舍(日语:東
  • β加速器β加速器又称电子感应加速器,是一种加速电子(β粒子)的粒子加速器,第一座β加速器是在是1940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伊利诺伊大学运行。它主要是由一个环状真空管嵌在一做巨大的电
  • 2001年12月14日日食2001年12月14日日食是一次日环食,发生于2001年12月14日(东半球为12月15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
  • 草间弥生草间弥生(日语:草間 彌生/くさま やよい ,1929年3月22日-),被称为日本现存的经典艺术家,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在1957年移居美国纽约市,并开始展露她占有领导地位的前卫艺术创作,现
  • 柯特克·安吉玛-托卡柯特克·阿米尔比托夫纳·安吉玛-托卡(Khertek Amyrbitovna Anchimaa-Toka,俄语:Хертек Амырбитовна Анчимаа-Тока,图瓦语:Анчимаа-Тока
  • 密耳拉密耳拉(古希腊语:Μύρρα,字面意思为“没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公主,著名的美少年阿多尼斯的母亲。根据神话,密耳拉是塞浦路斯国王喀倪剌斯的女儿,母亲为肯刻瑞伊斯(或墨塔耳
  • 龙岩电视台龙岩电视台成立于1989年9月,1989年10月1日试播,1992年12月31日正式开播。目前有龙岩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公共频道两个频道,全天各播出17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