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战 (1953年电影)

✍ dations ◷ 2025-09-09 06:04:48 #1953年电影,美国电影作品,英语电影,美国灾难片,美国科幻恐怖片,洛杉矶背景电影,1950年代背景电影,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获奖电影,亚利桑那州取景电影,加利福

《世界大战》(英语:)是1953年美国科幻电影,由拜伦·哈斯金(英语:Byron Haskin)执导,吉恩·巴瑞(英语:Gene Barry)和安·罗宾森(英语:Ann Robinson)主演。剧情改编自英国作家H·G·威尔士的同名小说,但故事背景从原著中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改至1950年代的美国加州。

该作上映后获得第26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42,也对后来的科幻电影产生影响。

该片200万美元预算的四分之三都是花在视觉特效上;特效总监高登·詹宁斯费时6个月打造出影片的布景和特效。在拍摄原子弹爆炸的场景时,剧组是使用一堆飞散的彩色粉末来模拟原子弹在飞船上爆炸的效果。而在拍摄飞船炸毁洛杉矶市政厅的场景时,剧组实际上炸毁了一座1.8米高的大楼模型。

片中的火星人(英语:Martian (The War of the Worlds))造型就像是发育不良的矮树一样,其服装是用橡胶和纸制造的。

《世界大战》上映后获提名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三个奖项: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混音和最佳剪辑,最终赢得了最佳视觉效果奖。

至2005年,被名导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翻拍为同名电影。

2011年,与《沉默的羔羊》、《孤儿流浪记》等电影一同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所永久典藏。

相关

  •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简称为“人权高专办”)(英语: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缩写为OHCHR)是联合国的下属机构之一,其目的和宗旨
  •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英语: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现时为不少欧美大学图书馆所采用,它用了26个英文字母其中的21个(I、O、W、X、Y未被使用)作分类代码,比0-9的
  • 外群外群,或称外类群,是一个分支系统学概念,指与所有近缘单系群(两个及以上)关系都较远的类群,这意味着该群在演化过程中从母群分支出去的时间要早于其他群。下面举出一些例子,其外类群
  • 施瓦本汝拉山坐标:48°18′N 9°21′E / 48.3°N 9.35°E / 48.3; 9.35施瓦本汝拉山(德语:Schwäbische Alb、Schwäbischer Jura 或 Schwabenalb;英语:Swabian Jura;法语:Jura souabe)是德国的
  • 封建领主勋爵是一种敬称,主要用于翻译英语中对有爵位的贵族的泛称(英语:Lord),也是对此类男性贵族的称呼,和对某些封爵的儿子,及一些拥有相应身份但没有爵位的人士的尊称。此外也可用来翻译
  • 双角子宫双角子宫(Bicornuate uterus),是一类妇科发育障碍,为双侧分离的子宫内膜腔连于一个宫颈,系双侧副中肾管融合不良所致。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完全性双角子宫(两个子宫从宫颈内口处分开)
  • 镨的同位素镨(原子量:140.90765(2))的同位素,其中有1个同位素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日本铁路运输日本的铁路(日语:鉄道/てつどう  */?)发展始于幕末时期,第一条铁路则开通于明治5年(1872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各式铁路系统已深入日本全国各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则处于萌芽阶
  • 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约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约(英语:Webster–Ashburton Treaty)签署于1842年8月9日,用于解决美国与英属北美殖民地(后来的加拿大)之间的数个边界问题。由美国总统约翰·泰勒批准,用以解决A
  • 固体地球固体地球(英语:Solid Earth)是指地球表面和内部固体的部分:v:1,不包括地球周遭包覆其的流体,如大气层、水圈,也不包含生物圈以及地球与太阳的关系。但固体地球包括海盆(因仍属于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