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

✍ dations ◷ 2025-08-08 06:40:34 #菟丝子
菟丝 (学名:Cuscuta chinensis),为旋花科菟丝子属下的一个种,植株通常呈淡黄色的旋花科寄生植物。中国大陆 (东北、河北、陕西、四川、河南、山东、广东)、台湾、韩国、日本。菟丝子的宿主有豆科植物、菊类植物、蒺藜科植物;台湾的记录有马鞍藤 (旋花科)。菟丝子有非常广的寄主忍受性,单株可寄生在多株寄主上,若其中有被病毒感染的寄主,此病毒可能经由菟丝子传播到其他寄主上。例如甘薯簇叶病可经由中国菟丝子传播。菟丝子可成为病毒的桥梁,因而被利用在植物病毒的研究上,例如利用中国菟丝子当媒介,将丝瓜簇叶病传染给长春花。种子蒸熟作饼,称兔丝子。菟丝子为药用植物,种子为中药材,全株为草药。菟丝是植物名,以别其种子菟丝子,但习惯上均称为菟丝子。‘神农本草经’记载“菟丝子”为药之上品,称其"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汁去面黚,久服明目,轻身延年。"明代‘本草纲目’及清代‘本草纲目拾遗’等本草书籍均有收录菟丝子。能促进肾小细胞再生。对肾衰竭有疗效。菟丝子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生物碱、多糖类、树脂配糖体、脂肪酸、固醇、木质素、胡萝卜素等,特定成分在免疫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的作用,如:降血压作用、抗细胞增值作用、抗氧化作用等等。

相关

  •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锂聚合物电池(英语:lithium polymer,缩写:Li-Po),又称聚合物锂电池、聚锂电池,是一种锂离子电池。锂聚电池通常是由数个相同的平行子电池芯(secondary cells)来增加放电电流,或由数个
  • 扩张新字体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还原性金属性或还原性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失电子能力越强的粒子所属的元素金属性就越强;反之越弱,而其非金属性就越强。一般地,元素位置在同一周期越靠
  • HIOsub2/sub亚碘酸,化学式为HIO2,它非常不稳定只能在水溶液中短暂存在。至今也没有可靠报道制得了这种酸。
  • 巴以问题进行中持续中的冲突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是持续中的冲突,为阿以冲突及中东战争的一部分。巴以冲突不能够简单地概括为所有以色列犹太人与所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间的双边冲突
  • 攻占巴士底狱攻占巴士底监狱(法语:Prise de la Bastille)发生于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巴黎市民攻下和占领。此监狱是巴黎的一座中世纪城堡和监狱,被认为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攻占巴
  •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英语:mendelian inheritance)是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之一(另外两个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它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J.Mendel, 1822~1884)经
  •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没有经历过原始社会。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但是它的消亡则各地参差
  • 汉语族汉语族(或汉语语族、汉白语族)为汉藏语系的一支。关于其所包含的语言种类,在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汉语族只有汉语一种语言;另一种认为汉语族包含官话、湘语、赣语
  • 细菌战细菌战,也称“生物战”。是一种利用细菌或病毒作武器,攻击另一方人、畜及农作物,造成人工瘟疫的一种作战方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首次使用了细菌武器。战争结束后的1925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