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马尔夫

✍ dations ◷ 2025-11-16 09:00:39 #1828年出生,1897年逝世,19世纪天文学家,德国天文学家,小行星发现者,在英国的德国人,柏林洪堡大学校友,波美拉尼亚人

阿尔伯特·马尔夫(1828年5月5日-1897年8月5日),在英格兰及爱尔兰工作的德国天文学家。

1853年,他到了英格兰为乔治主教工作。当时他是一名高价酒商人也是天文学的爱好者。那时,一份受薪的天文学工作是很罕有的。

后来,到了马耳他担任英国天文学家威廉·拉塞尔的助手,并且发现了600个星云和其中一颗早期的小行星-安菲特里忒。

及后,他在爱尔兰的马可里天文台(Markree Observatory)担任第二任台长。他并为太阳系制作非常详细的星历表,为每个行星计算子午仪。

在月球及火星上的撞击坑都为他而命名。

相关

  • RAD51n/an/an/an/an/an/an/an/an/an/aRad51是真核生物体内的一种蛋白质,与原核生物的RecA同源,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从酵母菌到人类之间的变异不大。人类的Rad51含有339个氨基酸,于
  • 埃迪卡拉纪末期灭绝事件埃迪卡拉纪末期灭绝事件(英语:End-Ediacaran extinction)又称震旦纪末期灭绝事件,是一次可能发生在约5.42亿年前埃迪卡拉纪末期的大灭绝。该次事件包括疑源类生物的大型集体灭绝
  • 尚-佛罕索瓦·商博良让-弗朗索瓦·商博良(法语: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1790年12月23日—1832年3月4日),又译尚波里庸、尚皮隆,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埃及学家,是第一位识破古埃及象形文
  • 高雄都会区高雄都会区,或称大高雄地区、高雄大都会区、大高雄都会区,指高雄市以及屏东县的部分地区组成;在世界人口组织里为世界排名第180大都会区,为台湾第三大都会区,次于台北都会区以及
  • 荷质比荷质比又称比荷、比电荷,是一个带电粒子所带电荷与其质量之比,其单位为C/kg。计算时,粒子无论带何种电荷,应一律代入正值计算。电子电荷 e
  • 化学捕捉化学捕捉(chemical trap)是化学中用来侦测其他分子的化合物,以下的情形才会用到化学捕捉:配合化学捕捉反应后的产物,可以
  • Triangular hebesphenorotunda三角广底球形屋根丸塔(J92, Triangular hebesphenorotunda)是约翰逊多面体的其中一个。它无法由柏拉图立体(正多面体)和阿基米得立体(半正多面体)经过切割、增补而得来,是詹森多面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原名天津市第二医学院第一中心医院,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与红旗路交口东北一侧,是一所以“器官移植”、“急救医学”、“耳鼻喉”等方向为特色的综合性
  • 提格雷尼亚语提格雷尼亚语(ትግርኛ, )是一种闪语族的语言,主要是位于厄立特里亚中部的提格雷-提格雷尼亚人(英语:Tigray-Tigrinya people),一般被称为“提格雷尼亚人”的族群使用,亦是厄立特里
  • 柯沙·荣格·雷亚玛吉柯沙·荣格·雷亚玛吉(英语:Keshar Jung Rayamajhi,1919年-2012年12月17日)尼泊尔政治家,尼泊尔共产党派系的领导人,亲苏派主要的代表人物,晚年思想日趋保守,成为一名保皇主义者。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