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眼镜蛇

✍ dations ◷ 2025-02-24 14:16:25 #1834年描述的动物,眼镜蛇属,毒蛇

菲律宾眼镜蛇(学名:,英语:),是脊索动物门爬虫纲有鳞目蛇亚目眼镜蛇科眼镜蛇属的生物。具毒性,主要分布于菲律宾吕宋、民都洛、卡坦端内斯省及马斯巴特等岛屿。在他加禄语中,菲律宾眼镜蛇又称“ulupong”。

菲律宾眼镜蛇整体比例较其他蛇种短胖,约长1.7米,而大部分身处民都洛岛更有两米之长。身体颜色会由年轻时的暗棕色,逐渐蜕为成熟期的浅棕色,喉颈位置有时会有一条黑色的长纹。颈部附近有二十数环的蛇鳞,躯体中部有21环蛇鳞,腹部有182至193环蛇鳞,尾部位置有36至49环蛇鳞。鳞纹分布有时并不平均。

菲律宾眼镜蛇主要分布于菲律宾,除了吕宋诸岛之外,亦散见于其它群岛;而卡拉绵群岛及巴拉望岛的蛇踪纪录,则尚待进一步的确认。菲律宾眼镜蛇的栖身地大致为耕地、民众聚居地及密林之中。

菲律宾眼镜蛇主要进食鼠类、蛙类及小型的哺乳类动物。雌蛇每次生产10至20枚蛇卵,并会作出60至70天的孵育。

菲律宾眼镜蛇最著名的是其剧毒。它的毒素是所有眼镜蛇种中最强力的,其毒性主要影响中毒者的心脏机能及呼吸系统,令其在1小时内迅速死亡。

菲律宾眼镜蛇的蛇毒主要是神经毒素,这些毒素严重影响神经讯号的输送,造成神经与肌肉之间联系的障碍,中毒表征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晕眩等。儿童中毒后,更会直接出现昏厥或痉挛的反应,这些反应将会是判断其所中蛇毒种类的重要现象。而被菲律宾眼镜蛇毒的影响之下,亦会出现低血压的常见症状,可是高血压甚至心跳过快及过慢等各类现象亦很常见,因此中毒后的实际反常反应可能有极大变化。最终,中毒者会因为呼吸系统瘫痪而死亡。

相关

  • 格伦·西博格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瑞典语:Glenn Teodor Sjöberg,英语:Glenn Theodore Seaborg,1912年4月19日-1999年2月25日),美国核化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教授、第二任校长(Chance
  • 铋化氢铋化氢又称䏟,是由铋和氢组成,化学式为BiH3的化合物。铋化氢是所有结构和氨同为XH3的化合物中,分子量最大的一个。铋化氢不稳定,即使在摄氏零度以下,仍然会分解为铋和氢气。铋化
  • 一氧化氯一氧化氯,为氧氯化合物,化学式为ClO。臭氧层破洞与它有关。在臭氧层中,氯原子与臭氧分子发生反应,产生氧分子与一氧化氯。
  • 猫王物种猫王物种(Elvis taxon),意为古生物学上人们认为已经灭绝的某个物种,但却在某个地方被发现疑似其残存的后代;只是经过鉴定之后发现那其实不是灭绝物种的残留,而是另外一个仅仅外貌
  • 阿米鲁丁韩沙阿米鲁丁韩沙(马来语:Amiruddin bin Hamzah),2002年起担任马来西亚吉打州立法议会安南武吉议员,现希望联盟土著团结党籍议员,曾是吉打伊斯兰党籍行政议员,前任马来西亚财政部副部长
  • 家永三郎家永三郎(いえなが さぶろう Ienaga Saburo) (1913年9月3日-2002年11月29日),日本历史学家及教育家,曾任东京教育大学(后来的筑波大学)教授及为日本皇太子讲授日本史,因反对日本在教科
  • 霍夫曼编码霍夫曼编码(英语:Huffman Coding),又译为哈夫曼编码、赫夫曼编码,是一种用于无损数据压缩的熵编码(权编码)算法。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大卫·霍夫曼(David Albert Huffman)在1952年发明
  • 1933-34球季英格兰足总杯1933/34球季英格兰足总杯(英语:FA Cup),是第59届英格兰足总杯,今届赛事的冠军是曼城,他们在决赛以2:1击败朴茨茅斯,夺得冠军。本届赛事继续在旧温布莱球场举行。曼城在去届于决赛饮
  • 德米特里·鲍里索维奇·卡巴列夫斯基德米特·鲍里索维奇·卡巴列夫斯基(俄语:Дми́трий Бори́сович Кабале́вский,1904年12月30日-1987年2月18日),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生于圣彼得
  • 嫌疑人X的献身 (2017年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英语:),是一部于2017年上映的中国电影。该片改编自日本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由苏有朋执导,王凯、张鲁一领衔主演,林心如特别主演,2017年3月31日于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