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苏联渔业部走私案

✍ dations ◷ 2025-10-25 03:17:46 #1980年苏联渔业部走私案

苏联渔业部走私案,又名黑鱼子酱走私案,发生于1980年。

二十大后,勃列日涅夫为了追求干部队伍的稳定,逐步推行事实上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促进了特权阶层核心力量的形成。这些官员中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很多贪污受贿案的涉案人员范围都非常大,下至基层官员,上至全联盟的高级干部,从个别部长、州委书记,渐渐发展到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甚至勃列日涅夫的家族成员等,而且涉案金额巨大。

事情起源于一批鲱鱼罐头。一位克格勃侦察员打开了其中一个后发现,里面装的竟是价格昂贵的鱼子酱,这反常的情况引起了他的怀疑。

经过艰苦的调查,案情终于大白——原来,苏联渔业部的一批官员与某公司达成秘密交易,把索契和阿斯特拉罕两地生产的鱼子酱装入贴有鲱鱼商标的罐头运往国外。负责销售的西方公司用买鲱鱼的价格买下,然后倒手销售,并从巨额赢利中拿出一部分,为苏方参与者存入瑞士的银行。直到东窗事发,这种倒卖活动竟持续了10年之久。

此案涉案人员遍及渔业部副部长、外贸部、食品工业部、太平洋舰队等部门,人数多达300余人。据苏联检察院调查处处长A.布图尔林回忆,在参与调查此案时,“一开始我们就遇到多方面的人,涉案的人从操作班长、工匠到鱼类加工厂厂长,从海洋联合贸易公司工作人员到渔业部主要领导,直到副部长雷托夫。” 实际上,这个贪赃受贿的链条末梢没有止于雷托夫,还涉及渔业经济部领导、苏共中央委员A.A.伊利可夫。

由于案件带来的影响太大,最后此案的负责人被调往别处任职,而案件则不了了之。

此案给苏联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损失,也说明了当时苏共特权阶层力量之强大,体现了勃日列涅夫时代苏联官场污浊的风气,对苏共党风以及社会风气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关

  • 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阴性菌(英语:Gram-negative bacteria)泛指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细菌。在革兰氏染色实验中,首先添加了结晶紫,再添入另一种复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红),从而将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
  • 美国政府议长:南希·裴洛西(民主党) 多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斯坦利·霍耶(民主党) 少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
  • 奈比多内比都(နေပြည်တော်;转写:ne-pranytau;Okell拼音:Neipyito),现为缅甸联邦共和国首都。缅甸于2005年11月6日从仰光迁都到原址以北大约320公里的一块绿地,2006年军人节正式宣
  • 阿尔米尼乌斯阿米尼乌斯(或称阿尔米尼乌斯)(前18/17年-21年),罗马时代著名的日耳曼政治家、军事家及民族英雄,以在日耳曼战争中大败罗马帝国闻名。生为日耳曼部落切鲁西人 (Cherusci)酋长之子,自
  • 离子束射束(英语:Beam),是一道粒子或能量的流束,较细的射束(beam)也被称为射线(ray)。
  • 高丽尺高丽尺是6世纪前后从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长度的单位,高丽尺长度为35.6厘米左右。
  •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尼古拉斯·斯皮克曼(Nicholas John Spykman,1893年-1943年),荷兰裔美国人,地缘战略学家,国际关系学者,被称为“围堵政策之教父”。他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古典现实主义的发起者之一,将东
  • BeHooTVBeHooTV是智能化电视终端的产品系列总称,由BeHooTV开发团队于2011年推出。其口号是“智能化您的电视”。BeHooTV的第一代产品被命名为BeHooCell。BeHooTV对智能化的定义主要
  • 天蚕变 (电影)《天蚕变》(英语:)是一部1983年由鲁俊谷执导的武侠电影,改编自黄鹰名著《天蚕变》。后有取材于温瑞安同名作品之续篇《布衣神相》。故事叙述武当杂役云飞扬为掌门青松之私生子,因
  • 主体-客体问题主体-客体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关于人类经验分析的哲学论题,产生于这样一个前提:世界由客体(实体)组成,主体(观察者)知觉或假定客体作为实体存在。这种对经验的划分的导致了主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