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 dations ◷ 2025-08-02 14:01:53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常任成员(俗称五常),五个创始成员国是二战期间同盟国中的五大国。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代表政权曾有所改变。中国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代表(详见联合国2758号决议)、俄罗斯原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代表。

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对非程序性决议案的否决权。

2004年,日本、德国、印度及巴西组成“四国联盟”,借由安理会改造的机会积极争取成为常任理事国,但四国联盟却遭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例如中国、韩国、朝鲜反对日本,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反对德国,中国、巴基斯坦反对印度,墨西哥、阿根廷反对巴西,而美国虽然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但反对日本、德国、印度及巴西拥有“否决权”。此后,德日印巴四国让步,提出争取六个无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议席,四个归属德日印巴,其余两个给与两个非洲国家。但是由于非洲国家一直在争取可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的成员资格,故难以获非洲国家支持。新增常任理事国方案最终不获通过。

2007年2月,日本再次计划与印度、巴西和德国一起组成“四国联盟”,继续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意大利等国发起的“咖啡俱乐部”一直反对扩充常任理事国的名额。

《联合国宪章》有关安理会的章节中对“否决权”并无明确规定,但规定了“凡非程序性决议案,必须得到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至少9票以上赞成,并且5个常任理事国中没有一国投反对票才能通过”,即通常将常任理事国对提案投反对票的行为称之为“行使否决权”。联合国历史上首度行使否决权是在1946年2月16日,当时的苏联在叙利亚、黎巴嫩问题的一次表决中投下了反对票。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频繁动用否决权否决对方集团提出的议案。苏联和美国曾动用逾100次的否决权。

冷战结束后,部分联合国成员国希望改革安理会否决权,认为应当限制常任理事国动用否决权,但因中美俄三国反对而未能成功。

相关

  • 凯文·费吉凯文·费奇,PGA(英语:Kevin Feige,PGA,/ˌfaɪɡiː/; FY-ghee;1973年6月2日-)是一位美国男监制和漫威影业总裁。他制作的电影全球票房合计共超过140亿美元。并且在全美累计票房收
  •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在ICD-10分类为F20.6,在ICD-9的代码是295.00 - 295.05。与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在年轻者中最多见,并被认为从大约从童年开始。即使单纯型
  • Intel 8028780287(i287)是Intel 80286系列微处理器的数学辅助处理器。英特尔的型号包括指定频率范围从6到12 MHz的频率。之后是带有387微架构的i80287XL和i80287XLT,这是一款适用于笔记本
  • 安德雷·柯尔莫哥洛夫安德雷·尼古拉耶维奇·柯尔莫哥洛夫(俄语:Андр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Колмого́ров,英语:Andrey Nikolaevich Kolmogorov,1903年4月25日-1987年10月20日),俄
  • 直木三十五直木三十五(1891年2月12日-1934年2月24日),日本小说作家、编剧、导演,本名植村宗一,“直木三十五”是他的笔名。他是大正与昭和时期著名的小说家。植村宗一于1891年(明治24年)2月12
  • 卜云吉卜云吉(生年不详-卒年不详),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卜象乾之子。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五名同进士出身。历任浙江布政使司参议,户部员
  • 哈维尔·巴尔德斯·卡德纳斯哈维尔·巴尔德斯·卡德纳斯(西班牙语:Javier Valdez Cárdenas;1967年4月14日-2017年5月15日),墨西哥作家与记者,曾因报导墨西哥毒品战争中的贩毒与组织犯罪而获得多项国际大奖。2
  • 鲁昂山坐标:46°07′27″N 6°54′10″E / 46.12417°N 6.90278°E / 46.12417; 6.90278鲁昂山(Grand Mont Ruan),是瑞士的山峰,位于该国西南部,由瓦莱州负责管辖,属于沙布来山区的一部分
  • 广东地理广东省位于中国的南部,北依逶迤的南岭,南临浩瀚的南海。全省陆地处于北纬20°19′至25°31′,东经109°45′至117°20′。广东的陆地部分东西长,南北窄,总面积达17.98万平方公里,
  • 维特马·施舒洛夫维特马·阿历山度域治·施舒洛夫,(俄语: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Шишелов,1979年9月8日-),乌兹别克职业足球运动员,现效力索治(英语:FC Zhemchuzhina-S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