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兜

✍ dations ◷ 2025-11-12 19:29:06 #内衣,汉服,越服,和服,女式内衣

肚兜是中国传统的内衣之一,又称兜子、抱腹、心衣、袜胸,多为女性和小孩所穿,亦传到越南、日本,越南语称为裺袄(Áo yếm)。

肚兜一般是用一整块布或者绸缎做的,没有袖子,没有后幅,有方形、三角形、菱形的样式,遮盖体前从胸骨到小腹的部位。四边有带子,上端的两根带子套在颈后,左右端的带子束于腰后。一些肚兜加以精美装饰,上面会绣上各种花鸟图案。有说是遮盖胸腹部和阴部。

肚兜有保护腹部,防止着凉生病的作用。中医中有时把药物夹在肚兜材料内,供年老体弱或腰腹部有病者贴身穿用,是为一种药物保健方法。

现代时装的过颈无袖上衣,其样式类似肚兜。

肚兜出现不会迟于汉代,当时无钩肩者称为抱腹,有钩肩掩心者称为心衣。魏晋南北朝称为缠弦,宋代称为袜胸,明代之后,妇女已普遍有使用肚兜的习惯,当时叫兜子,俗称抹胸。是用交料两块,斜裁,上尖下平而成。清代的抹胸有两种款式,一种是短小贴身的,缚于胸腹之间,俗称“肚兜”。另一种是束于腰腹之间的,称为“抹胸肚”。小孩子的话则是男女皆会穿,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类:记载:“抹胸,胸间小衣也,一名抹腹,又名抹肚;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寒内侵者,俗称兜肚。男女皆有之”。

清曹庭栋《养生随笔》卷一载: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虚弱,更宜加意暖之。办兜肚,将蕲艾捶软铺匀,蒙以丝绵,细针密行,勿令散乱成块,夜卧必需,居常亦不可轻脱。又有以姜桂及麝诸药装主,可治腹作冷痛。

清代内衣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由此可见兜肚到了清朝,不光是防风侵体,更兼有药疗及香囊的功用了。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写宝钗来至宝玉房中,看见袭人在做针线,原来是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

相关

  • 列托-罗曼斯语雷托-罗曼语 (Rhaeto-Romance languages) 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通行于瑞士东南部及意大利东北部。雷托-罗曼语包含三种语言:
  • 高祖高祖可以有下列二种含义:
  • 公司市镇公司市镇(英语:company town),又称公司城镇、公司镇、企业城,是指范围内几乎所有商店和住屋皆由同一间公司所拥有的地区。该公司提供基础建设(住房、商店、运输、卫生下水道和供水
  • 渥太华渥太华(英语:Ottawa)是加拿大的首都,全国第四大城市,面积2,779平方公里,位于安大略省东南部,渥太华河南岸,多伦多以东400公里,蒙特利尔以西190公里。在2011年人口统计中,渥太华城市有8
  • 齿部齿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一十一个(十五划唯一的部首)。就正体中文中,齿部归于十五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在八划。齿部只以左方、下方为部字。且
  • 纳什维尔 (电影)《纳什维尔》()是1975年美国的一部讽刺式喜剧剧情音乐电影,由罗伯特·奥特曼导演。电影描绘了当时在纳什维尔的乡村音乐及福音音乐界的不同人与物。此片得到了很高的评价,选入了
  • 石中英 (学者)石中英(1967年-),安徽寿县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现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6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1994年6月和1997年6月,分
  • 道口烧鸡道口烧鸡,是原产中国河南北部滑县道口镇的一种烧鸡。道口烧鸡是中国特色传统名菜之一。 道口烧鸡与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被誉为“天下第一鸡”。其中著名的老字号品牌有“
  • 曹伊笛曹伊笛(1995年10月9日-),中国大陆女歌手。于2015年9月正式开始词曲创作,至今已发行两首单曲《念你》和《蝈蝈》,收录海内外各大音乐平台。
  • 拉玛那修道院拉玛那修道院又名拉马那、拉玛纳、拉马纳修道院或道场(原题 Sri Ramana Ashram(英语:Ashram) 或 Sri Ramanasramam),为印度近代圣哲拉玛那·马哈希自1922年至1950年入涅槃前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