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70 MLRS多管火箭发射系统

✍ dations ◷ 2025-11-11 23:22:13 #M270 MLRS多管火箭发射系统
227 毫米 610 毫米(MGM-140)火箭:约40秒12发 导弹:约10秒2发M270多管火箭系统(M270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常缩写为M270 MLRS)是一个设有装甲的自走多管火箭炮武器系统。自1983年美军首度使用M270火箭炮之后,北约多个成员国相继开始采用M270,而逐渐成为北约的制式武器。之后美国与欧洲诸国总共生产了约1,300套的M270与约700,000支火箭。2003年时,在最后一批M270交付埃及陆军之后,M270正式停产。M270多管火箭系统的发射箱可以携带12枚火箭或两枚MGM-140 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导弹,前者携带有导引或无导引的弹头射程可达42 km(26 mi),ATACM的射程则达到300 km(190 mi)远,而导弹的飞行高度可达到50公里。M270多管火箭很适合使用打带跑战术:在发射火箭之后,迅速转移阵地,以避免受到炮火反击。M270火箭炮是由五国联合研发,分别是英国、美国、意大利、德国和法国,它是基于旧有的综合支援火箭系统而设计的。M270火箭炮常常被称为“M270机动式火箭炮”(SPLL)。 SPLL是由3个系统组成: M269式装填发射器、电动火控系统和M993式运输车。M270火箭炮原有的标准火箭和ATACMS导弹可以交替使用其导弹容器,而每个容器容纳6枚标准火箭或1枚已导航的ATACMS导弹,M270火箭炮亦能够同时控制两个导弹容器。M270火箭炮能够于1分钟内全数射出总共12支火箭或2支ATACMS导弹,而这12支火箭能够完全轰击1平方公里的范围,效果雷同集束炸弹。因为这个原因,它有时被戏称为提供“平方公里清除服务” 美军现正研发一个新的单一火箭(装上一个单一弹头而非使用弹药)和ATACMS导弹的新种。2006年,M270火箭炮升级至能够发射导弹。由于伊拉克战争爆发,使其需求大增,第一阶段的单一导弹测试提早于该年3月完成。 洛克希德·马丁亦收到一个合同,内容是要求他将现有的M30双用改进弹药火箭转换为XM31单一改进火箭。M270火箭炮首次服役于美军时,就被配至一些由两个榴弹炮和一个SPLL(自动装填/发射器)多管火箭炮组成的野战炮兵团。 M270火箭炮服役历史:这些团中的M270火箭炮为作战作出很大的作用和贡献。而M270火箭炮则自此被普遍使用起来,例如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中,M270火箭炮被广泛地使用。于2007年3月,英国国防部决定派一队多管火箭炮部队支援美国于阿富汗南部省份阿拉霍西亚的行动。这次行动更使用了新的导航系统。于2011年4月,首个现代化的多管火箭炮II及M31 GMLRS火箭被运到于伊达尔-奥伯施泰因的德国军校。德军成功发射M31火箭达到90公里远的距离。M270火箭炮能够发射MFOM,包括:美军内部有时会戏称M270火箭炮为“指挥官的私人猎枪”。也有士兵称之为“吉普赛货车”,因为火箭炮缺少储物空间,导致士兵常常将杂物放在其顶部。而英军则取了一个外号为“平方公里清除系统”,因为它发射的火箭能够完全轰击1平方公里的范围。而新种M30的射程能达70公里远,所以士兵戏称之为“射程70公里的狙击枪” 于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士兵称细小的M77弹药为“钢雨”。

相关

  •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英文:rheumatoid arthritis,简称RA),是一个主要影响关节的长期持续性疾病。它通常导致关节发热、肿胀和疼痛。疼痛和僵硬往往于休息后更恶化。最常见的是手腕和手
  • 近代早期近世(英语:early modern period),又译近代早期,历史学上的一种分期法,指中世纪之后,现代(modern,又译近代)之前这个时期。起源于欧洲历史学界,将人类历史分为四阶段(古代,中世纪,近世,近代)
  • 岩脉岩脉(Dike 或 Dyke),或称为岩墙,是地质学上一种将地质构造切割成不整合状态的侵入岩席,被侵入构造可能是:因此岩脉的由来可以是侵入岩或沉积物。火成岩的侵入岩脉有极高的长宽比,这
  •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一般是指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是代表西方近代哲学的最高阶段。它继承了由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代表的唯理主义倾向,同时又受到了苏格兰启蒙
  • 东方设计大学东方设计大学,全名东方学校财团法人东方设计大学,位于高雄市湖内区,是一间以设计类科为主的科技大学。拥有艺术设计、民生设计、应用设计三学院。2015年教育部准予筹备东方设计
  • 新滨码头新滨码头为高雄港编号第一号的客轮码头,位于鼓山区捷兴一街及鼓山一路附近,水深9米,为高雄-马公、望安、七美航线的搭船处,并曾为美国第七舰队的重要停泊地。台湾航业高雄分公司
  • 白垩刺甲鲨白垩刺甲鲨(学名:Cretoxyrhina)是生存于白垩纪的一属大型鲨鱼。白垩刺甲鲨是由路易士·阿格西(Louis Agassiz)于1843年命名。后来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H. Sternberg)于1890年
  • 虾夷虾夷(又称毛人)是古代日本倭朝廷对其东北方族群的鄙称。根据其地理分布分为南虾夷、西虾夷、渡岛虾夷、渡觉虾夷等。主要分布日本东北。日本北海道古称虾夷(えみし Emishi 或え
  • 立夏数据来源:喷气推进实验室线上历书系统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天的到来,一般约在每年的5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45°。在浙东宁波、舟山地区,立夏这天有吃“立夏蛋”等习
  • 王志郁王志郁(1976年10月28日-),台湾的新闻主播。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广电系。现任三立iNEWS《iNEWS大世界》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