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炎

✍ dations ◷ 2025-07-17 20:35:39 #外耳炎
外耳炎(Otitis externa)是耳道的炎症,常见的症状有耳部疼痛(英语:ear pain)、耳道肿胀,偶尔也会有听力减退的情形。若动到外耳(英语:outer ear),多半会感觉疼痛。一般来说外耳炎不太会发烧,只有在严重时才会发高烧。外耳炎有分为急性(六周以下)及慢性(逾三个月)两种。急性外耳炎一般肇因于细菌感染,而慢性外耳炎则一般源自于过敏或自体免疫疾病。风险因子包含游泳、挖耳朵时伤到耳道、使用助听器或耳塞等等。另外牛皮癣或皮肤炎等等皮肤疾病也可能导致外耳炎。糖尿病患者可能罹患更严重的恶性外耳炎(Malignant otitis externa),诊断会依症状及病征来进行。在慢性外耳炎及重症患者建议进行微生物培养(英语:microbial culture),以利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醋酸耳滴剂可用于预防外耳炎,治疗则一般使用抗生素耳滴剂,例如氧氟沙星等等。类固醇有时也会作为添加物加入抗生素中,止痛部分则可考虑使用布洛芬等等只有在患者免疫功能不佳,或是耳朵周围有蜂窝组织炎的现象,才建议使用口服抗生素。。通常给药后一天内即可见效,慢性外耳炎则必须针对潜在原因进行治疗。每年全球有 1-3% 的人会得到外耳炎,其中95%以上为急性,约10%的人口在一生中某个时间点曾得过外耳炎。本疾病在7至12岁的小孩以及年长者最为常见,男性和女性罹病机会大致相等,居住于气候较温暖或潮湿地区的居民较容易患病。

相关

  • 骨折骨折(英语:Bone fracture)是指骨骼的连续性有部分或全部断裂的医学状况。情况严重时,骨骼可能碎成数块。骨折可以是强力的撞击或压力导致;在某些骨骼弱化的医学状况下(如骨质疏松
  • 扁桃腺扁桃腺,又称扁桃体,是人和两栖类以上动物,鼻后孔的顶壁或咽与口腔、鼻腔交界处粘膜下淋巴组织所集成的团块的通称,因为外形像扁桃一样而得名。一般所说的扁桃腺是指肉眼可见的颚
  • 受控词表受控词表,又称为控制词汇表、受控词汇表或者控制词表, 是一种对知识加以组织整理,以便后续进行检索的手段。受控词表在主题词标引方案、主题词表、叙词表、分类法以及本体等语
  • 繁殖繁殖,或生殖,是透过生物的方法制造生物个体的过程。繁殖是所有生命都有的基本现象之一。每个现存的个体都是上一代繁殖所得来的结果。已知的繁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有性生殖以及
  • 细菌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高G+C) 厚壁菌门 Firmicutes(低G+C) 无壁菌门 (无细胞壁)产水菌门 Aquificae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 Deinococcus-Thermus 纤维杆菌门-绿菌门/拟杆菌门 Fibro
  • 内共生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阴道菌群阴道菌群(Vaginal flora)或阴道微生物(vaginal microbiota)是在阴道内生长的微生物,是由德国妇科医生艾伯特·窦特兰(英语:Albert Döderlein)在1892年发现,是人类微生物群系中的一部
  • 查理斯·尚柏朗查理斯·尚柏朗(Charles Chamberland,1851年3月12日-1908年5月2日)是一位法国微生物学家。1884年,他发明了现在称作尚柏朗滤器的过滤设备。 该滤器有比细菌直径还小的孔洞,这样便
  • 生物科学生物学(希腊语:βιολογία;拉丁语:biologia;德语:Biologie;法语:biologie;英语:biology)或称生物科学(biological sciences)、生命科学(英语:life sciences),是自然科学的一大门类,由经
  • 腹股沟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学名:Granuloma inguinale,亦作donovanosis)是一种由致病细菌克雷伯氏菌属的肉芽肿克雷伯氏菌(英语:Klebsiella granulomatis)(Klebsiella granulomatis(英语:Klebsi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