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尔一世

✍ dations ◷ 2025-10-22 07:37:05 #米格尔一世

米格尔一世(1802年10月26日-1866年11月14日),葡萄牙国王(1828年至1834年在位)。他是葡萄牙国王若昂六世的三子,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之弟、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的叔父。若昂六世曾断言因与其妻子不和而在米格尔出生前的两年半间除了官方场合外没有接触,所以有传言说米格尔是其妻的私生子。

1807年,米格尔王子跟随王室成员一起为躲避拿破仑的攻击而由葡萄牙迁往巴西直至1821年才回国。1823年,当法国军队再次进入西班牙,恢复了其国王波旁王朝斐迪南七世的专制地位,葡萄牙的君主专制主义因其鼓舞而复辟。米格尔王子为人任性,加上在母亲的教唆下,他在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解散当时的议会,软禁了其父,但却任用了一批自由派分子当大臣,1824年米格尔一世又发起了一场政变,但失败了,为了怕他再惹事端,若昂六世把他打发到维也纳去留学,而米格尔当时投靠他的朋友奥地利首相梅特涅。

1826年若昂六世逝世时并没有明确指定他的继承人。储君佩德罗即位。他是支持自由主义派,所以引起专制主义派的反对者认为佩德罗不能在身为巴西皇帝的情况下同时继承葡萄牙王位。专制主义派支持其弟米格尔王子,两派争执不下,内战一触即发。当佩德罗四世于1826年颁布了一部大宪章,以取代1822年宪法。此宪章是自由主义与及专制主义的折衷方案,但是很快佩德罗四世便不理会大宪章内专制主义的部分。

为了不让巴西皇位和葡萄牙王位产生冲突,佩德罗决定继续为巴西皇帝,而葡萄牙王位让给他的女儿,当时年仅七岁的玛丽亚继位为玛丽亚二世。另一方面,玛丽亚将会嫁给她的亲叔叔米格尔王子,而米格尔王子则在玛丽亚未成年的时候成为摄政王。当女王成年之后双方在大宪章的框架下共同治理葡萄牙。

1828年,米格尔王子接受此安排,因应哥哥佩德罗的要求,他结束了他在奥地利的流亡生活。当掌握大权之后,他立刻和佩德罗决裂,并且拒绝接受大宪章,并按照古制,召开由教士、贵族和平民参加的三级会议,自封为葡萄牙国王,是为米格尔一世,这是复辟君主专制制度的开始。他随即排除异己,罢免了很多自由主义派的官员,甚至有些是中间派。他得到美国、俄国、西班牙和教皇国的承认,自由主义者却一直反对他统治,于是酝酿已久的内战终于在1829年爆发。自由主义者以波尔图为中心,专制主义者以里斯本为中心,使内战呈现出南北对抗的态势。开始的时候双方互有胜负,势均力敌。

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朝。这一消息极大的鼓舞了斗争中的葡萄牙自由主义派人士,也激发了远在大洋彼岸的巴西皇帝佩德罗的斗志。1831年,佩德罗四世将巴西王位让与儿子佩德罗二世之后,前往英法去寻求支援,随后又来到亚速尔群岛,募集了一支军队。他带领着这支军队杀回了葡萄牙,进驻波尔图,以支援自由主义派一方,反对米格尔一世。米格尔的军队随后便将波尔图围困。正在僵持不下之际,另一支来自亚速尔群岛的义军从南方的阿尔加维登陆,直逼里斯本。由于米格尔的精锐部队全在波尔图城下,南方基本上属于真空地带,因此义军在阿尔加维的登陆作战在专制主义阵营中引起了极大的恐慌。无奈之下米格尔只好主动撤去了波尔图之围,将精锐部队调回南方守卫首都。但是这样他便陷入了两面作战的窘境中。局面迅速倒向了自由主义一边。经过几场战斗之后,米格尔终于失败了。1834年双方签署停战协定。米格尔一世即时退位,再次流亡至奥地利,玛丽亚再次成为了女王。1866年,米格尔死于奥地利,遗体才被运回国内安葬。

1851年,米格尔与勒文施泰因-韦尔特海姆-罗森贝格的阿德海德结婚,两人共有1子6女:

相关

  • 新都街道 (成都市)新都街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2019年12月,撤销泰兴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新都街道管辖,新都街道办事处驻育英路838号。新都街道下
  • 道德领导道德领导为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及魅力,引领组织成员,以促使组织成员成为追随者,透过领导者伦理行为的实践唤起被领导者之正义感、品行操守,以及责任感,以激励其工作,达成组织的目
  • 韩德凝韩德凝(?-?),辽国政治人物,又名德颙,后辽圣宗赐名耶律隆祐,韩匡嗣之子。性格谦逊廉谨。保宁年间,任护军司徒。统和年间,任护卫太保、都宫使、崇义军节度使。在广德任职期满,当地人民要
  • 科斯莫拉马科斯莫拉马(葡萄牙语:Cosmorama)是巴西圣保罗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441.326平方公里,总人口7033人,人口密度15.9人/平方公里。
  • 1902年10月17日月食1902年10月17日月食为一次在协调世界时1902年10月17日出现的月全食。该次月食半影食分为2.477、全影食分为1.462。偏食维持了106分,全食维持45分。这次月食的食分是1.41,偏食
  • 2010年10月中国大陆检阅
  • 前635年
  • 迪迪埃·布尔克哈尔特迪迪埃·布尔克哈尔特(法语:Didier Burkhalter;1960年4月17日-)是瑞士的一位政治家,他在2009年9月16日被选入瑞士联邦委员会,并且在2014年担任瑞士总统职务。布尔克哈尔特所属政党是瑞士自由民主党。他和奥地利人结婚,并且有三个孩子。
  • 豪斯霍尔德变换豪斯霍尔德变换(Householder transformation)或译“豪斯霍德转换”,又称初等反射(Elementary reflection),最初由A.C Aitken在1932年提出。阿尔斯通·斯科特·豪斯霍尔德(英语:Alston Scott Householder)在1958年指出了这一变换在数值线性代数上的意义。这一变换将一个向量变换为由一个超平面反射的镜像,是一种线性变换。其变换矩阵被称作豪斯霍尔德矩阵,在一般内积空间中的类比被称作豪斯霍尔德算子。超平面的法向量被称作豪斯霍尔德向量。如
  • 牵招牵招(?-?),字子经,安平郡观津县人,东汉末年人物。早年侍奉于刘备、何苗、袁绍、袁尚、后侍奉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与三国志本传同卷的田豫齐名为北疆大将(详见评价)。牵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后来刘备鼎蜀续汉,牵招对此一直有所忌讳。牵招十余岁时为同县乐隐的学生。后乐隐为车骑将军何苗长史,牵招跟随乐隐。何苗为董卓用计杀害后,乐隐亦被杀。牵招与同门史路为避难,共同殡敛乐隐还乡。返乡途中遇到山贼,同门史路逃走。山贼欲破坏棺材取棺材钉,牵招垂泪请求放过其师棺木。山贼感其忠义而放弃离去,牵招因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