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印度僧海豹
✍ dations ◷ 2025-07-02 20:26:18 #西印度僧海豹
加勒比僧海豹(学名:Neomonachus tropicalis),又名西印度僧海豹,是一种已灭绝的僧海豹。它们是唯一在加勒比海及墨西哥湾生活的海豹。最后确定观察到它们是于1952年在小塞拉纳岛。于2008年,美国政府宣布经过5年搜寻,认为它们已经灭绝。加勒比僧海豹的骨头现正存放在鹿礁岛的博物馆内。加勒比僧海豹是相对较细小的海豹,只有6-9呎长,颈部有一环环的脂肪,毛皮由褐色渐变至腹部的黄白色。它们的脚底及手掌都没有毛,内侧手指的指甲发育良好。雄性可以长达2.25米及重200公斤,雌性则较为细小,故是两性异形。加勒比僧海豹生活在海洋环境,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水中,在沿岸休息或繁殖。它们主要吃龙虾、八爪鱼等。加勒比僧海豹像其他的海豹般,在陆地上懒洋洋。它们没有攻击性及对人类的戒心,成为了它们最终灭绝的原因。对于加勒比僧海豹的繁殖行为及寿命所知甚少。从在尤卡坦州被杀的雌海豹中发现了发育良好的胎儿,故推断幼海豹可能是于12月初出生。现时估计它们的平均寿命约有20岁。于1494年的旅程中,哥伦布将加勒比僧海豹描述为“海狼”,并猎杀8只加勒比僧海豹作为食物。这个区域后来成为殖民地,而加勒比僧海豹的栖息地亦被破坏。猎人为了加勒比僧海豹的脂肪而猎杀它们。在美国,最后发现加勒比僧海豹是于1932年的德克萨斯州对开海面。最近可靠的观察纪录则是于1952年在洪都拉斯及牙买加之间的小塞拉纳岛。海地及牙买加的当地渔民及潜水员曾指发现加勒比僧海豹,但最近的两项研究都未能发现它们。一些学者认为这些观察可能是一些离群的冠海豹。
相关
- 政府CCP可以指:
- 高加索地区高加索(格鲁吉亚语:კავკასია;车臣语、俄语:Кавказ)是位于西亚及东欧交界处,黑海、里海之间高加索山脉的地区,总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该地名根据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著
- 甲基汞甲基汞是化学式为(CH3)Hg+的有机金属阳离子。对环境有生物累积毒害。无机汞离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转化为甲基汞,因此它很容易在河流和湖泊中发现,被湖中的鱼虾吞食后会累积毒
- 达参反应达参反应(Darzens反应、Darzen反应)是醛或酮在强碱(如氨基钠、醇钠)作用下与α-卤代羧酸酯反应,生成α,β-环氧酸酯的反应。以发现者奥古斯特·乔治·达金(1867-1954)命名。产物α,
- 阿尔伯特·迈克尔逊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耳孙(英语:Albert Abraham Michelson,1852年12月29日-1931年5月9日),又译“迈克耳孙”、“迈克耳逊”,波兰裔美国藉物理学家,以测量光速而闻名,尤其是迈克耳
- 文字系统玛雅刻本是前哥伦布时期玛雅文明的文献,是以玛雅文字写在脱毛榕木的内树皮制成的纸上。这些刻本是由专业抄写员在神明的任命下写成的。玛雅人于5世纪开始制造自己的纸张,罗马
- 伊尼亚士埃涅阿斯(希腊文:Αινείας,Aineías),也译作“伊尼亚斯”,特洛伊英雄,宙斯7世孙,达达诺斯6世孙,厄里克托尼俄斯2世5世孙,特洛斯玄孙,阿萨剌科斯曾孙,卡皮斯孙,安基塞斯王子与爱神
- 内惟车站内惟车站为台铁地下化中在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新设之捷运化简易车站之一,在高雄市鼓山区内惟地区,此车站于2018年10月14日通车。内惟在1953年原设有简易站,但不久后废止。高雄
- 芯片设计集成电路设计(英语: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IC design),根据当前集成电路的集成规模,亦可称之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VLSI design),是指以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目标的
- 雪貂冠状病毒雪貂冠状病毒(Ferret coronavirus)是甲型冠状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可感染雪貂,分为雪貂肠冠状病毒(FRECV)与雪貂全身性冠状病毒(FRSCV)两型。此病毒与水鼬冠状病毒(MCoV)关系接近,可能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