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希格斯粒子

✍ dations ◷ 2025-07-07 13:29:18 #寻找希格斯粒子

《寻找希格斯粒子》(The Particle at the End of the Universe: How the Hunt for the Higgs Boson Leads Us to the Edge of a New World)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肖恩·M·卡罗尔撰写的科普书籍。该书最初由达顿出版社(英语:E. P. Dutton)于2012年11月13日发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其简体中文版,并归入其《第一推动丛书》。

该书是卡罗尔的第三本书,着重介绍了全球搜寻希格斯玻色子,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的过程。卡罗尔解释说,这次搜寻是追求获奖的科学家和国家之间“金钱、政治和嫉妒”的故事。《寻找希格斯粒子》获得了2013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评委们说:“这本书能让你想象出难以想象的事情。这是一个从头到尾的科学发现故事。它的脱颖而出,是因为它很好地讲述了一个非凡的故事,讲给非专业的人。”文字始于2012年7月4日宣布发现玻色子的激动人心的日子,然后回溯到首先提出“宇宙中所有物质由无穷小的元素碎片所组成”的古希腊哲学家,然后再重点讲述如何全球搜寻为其它所有粒子赋予质量的神秘粒子。

曼吉特·库马尔(英语:Manjit Kumar)为《独立报》撰文称:“尽管读起来并不总是那么轻松,但卡罗尔的书揭示了处于前沿的现代物理学,需要非凡的奉献和豪赌的意愿,以寻求独特的回报。正如他所说:‘一切皆以具备,世界就会改变。’”天体物理学家亚当·弗兰克(英语:Adam Frank)在为NPR撰写的评论中说:“这本书成功地将希格斯粒子背后物理学胜利的清晰描述与搜寻本身非常人性化的故事结合起来。正如卡罗尔所说,寻找希格斯粒子不仅仅是关于亚原子粒子和深奥思想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金钱、政治和嫉妒的故事。这本书并不局限于物理学中的大思想和大事件之旅。凭借机智和诚实,卡罗尔传达了为什么科学的基本问题对人类文化如此重要。”《洛杉矶时报》的戴维·L·乌林(David L. Ulin)写道:“这本书最接近形而上学,但同样是一个令人惊叹的陈述。他的意思是,毕竟,科学是一种高度自我发现的形式,我们在其中研究的宇宙就是我们自己。”《出版者周刊》的评论说:“无论是解释像场论和对称性这样的复杂物理学,还是解释粒子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卡罗尔的清晰和无拘束的热情,都揭示了发现本身的纯粹兴奋,同时又阐明了事实。”

相关

  • 皮肤转红酒精反应,又称酒精性脸红反应、亚洲人脸红综合症,俗称上脸,是指部分人在饮用酒精饮料后,酒精(乙醇)在肝代谢成为乙醛,由于乙醛刺激而引起的皮肤发红、斑点或起疙瘩等一系列反应,多见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委员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委员会(瑞典语:Nobelkommittén för fysiologi eller medicin)是推举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诺贝尔委员会,成员由卡罗琳学院的50人机构卡罗琳学院诺贝尔大会
  • 勃朗峰霞慕尼勃朗峰霞慕尼(法语:Chamonix-Mont-Blanc,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
  • 第100回全国高等学校野球选手权纪念大会第100回全国高等学校野球选手权纪念大会是于2018年8月5日至8月21日(不含休息日)在阪神甲子园球场举行的日本高校棒球赛事,是全国高等学校野球选手权大会(夏季甲子园)的第100届赛
  • 吉冈孝夫吉冈孝夫(日语:吉岡 たかを,1962年10月23日-),是日本茨城县境町出身的自由作家。
  • 范云范云可以是:
  • 18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单车比赛-男子100公里在18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单车比赛中,男子100公里是五项赛道自行车赛事之一,按比赛赛程是第一项进行的自行车比赛,于 4 月 8 日举行。参赛选手需要完成300圈赛道,最快完成者为金牌得主。来自五个国家的九名自行车手参加比赛,法国的莱昂·弗拉芒赢得金牌,希腊的乔治·科莱蒂斯获得第二名。比赛共有九名自行车手参加,最终只有两人完成了比赛。在比赛中,希腊车手科莱蒂斯的自行车抛锚,弗拉芒曾经停下来等待科莱蒂斯的自行车修好才继续比赛。在比赛中,弗拉芒在他的腿上缠着法国国旗参加比赛。
  • 里德·伯尼里德·伯尼(英语:Reed Birney,1954年9月11日-),美国演员,托尼奖得主(2016年,最佳男配角奖)。其演艺活动集中在百老汇与外百老汇区域。伯尼就读于波士顿大学美术学院(英语:Boston University College of Fine Arts),之后前往纽约,参加国家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所开办的课程。1976年,他在外百老汇的en:Playwrights Horizons剧院登台,参演一剧,此后便活跃于剧场演出。所演出的剧目包括(2007年)、(2009年)、(2012年)以及(2
  • 阿道夫·贝里曼阿道夫·贝里曼(瑞典语:Adolf Bergman,1879年4月14日-1926年5月14日),瑞典男子拔河运动员。他曾代表瑞典参加19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拔河比赛,获得一枚金牌。
  • 诉诸成就诉诸成就(英语:Appeal to accomplishment),系主张由于某人或某人的团队没有达成某项成就,因而其针对某事的主张不可信。像例如在讨论死刑存废时,面对支持死刑的人的质问,废除死刑的人说自己是法律或犯罪学相关科系毕业的,拿学历压人,以明示暗示支持死刑的人不了解废除死刑,因此其质问无效,就是一个例子。此论证若基于“某人无某事之经验”而假定某人对某事无知,则亦属诉诸默认谬误。此论证若基于“某人无某成就”而批评某人无资格谈论某事,则亦属诉诸人身谬误。后来多半用于回复“酸葡萄心理”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