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委员会

✍ dations ◷ 2025-11-11 16:44:19 #诺贝尔奖,1900年建立的组织,卡罗琳学院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委员会(瑞典语:Nobelkommittén för fysiologi eller medicin)是推举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诺贝尔委员会,成员由卡罗琳学院的50人机构卡罗琳学院诺贝尔大会任命,通常由学院生理学或医学方面的瑞典籍教授组成,但大会原则上可以任命任何人进入委员会。除了五名常任委员,每年还会有10名相关委员获任命。委员会没有决定权,只负责邀请评估诺贝尔奖提名,因此得主要由卡罗琳学院的诺贝尔大会依照诺贝尔委员会的提议表决产生。

相关

  • 好氧细菌专性需氧微生物(英语:obligate aerobe)是一类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存活的微生物。这类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糖类或脂肪转化为其生活所需的能量,在其呼吸中,氧被用作电子传输链的末端电
  • 弗拉·安杰利科安杰利科修士(意大利语:Fra Angelico,1395年-1455年2月18日)本名圭多·迪·彼得(Guido di Pietro),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画家,艺术史学家瓦萨里在其巨著艺苑名人传中称赞其拥有“稀世罕
  • 麦克阿瑟奖麦克阿瑟奖金(英语: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是由麦克阿瑟基金会颁发的一个奖项,每年有代表性的奖励20至40名美国人或定居于美国的外国人,该奖是颁发给那些在各个领域、不同年
  • 日本汉字日语书写系统汉字假名使用罗马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明史《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清朝明史馆官修,张廷玉等主撰,全书共三百三十二卷,计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记明代史事,起自
  • 哈罗德·戈德温森哈罗德·戈德温森(古英语:Harold Godwinson,意为“戈德温之子哈罗德”;1022年-1066年10月14日),又称哈罗德二世。威塞克斯伯爵戈德温之子,宣信者爱德华王后伊迪丝之兄,英国盎格鲁-萨
  • 环丙酮环丙酮(化学式:C3H4O)是环丙烷的氧代衍生物。其熔点为-90°C,很不稳定,可通过乙烯酮与重氮甲烷在-145°C时反应制备。 由于母体化合物不甚稳定,合成中使用环丙酮的缩酮 代替环丙酮
  • 猝睡症发作性嗜睡症(narcolepsy,又名 猝睡症、渴睡症)是长期的神经失调(英语:Neurological disorder),其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能力下降。症状包括白天过度嗜睡(英语:Excessive daytime sleep
  • 协和语协和语是曾经使用于日本影响下的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种日语和汉语混杂的皮钦语(混杂语言),其主要存在时期自清末日俄战争后至1945年满洲国灭亡。:1指代“通行于满洲地区的日中混杂
  • 杨振华杨振华(1936年-),男,辽宁沈阳人,中国相声表演艺术家。1953年沈阳铁路中学毕业,到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任民警、文书等职。他爱好文艺。1957年末,他同杨金声、金炳昶、王志涛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