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加拉语

✍ dations ◷ 2025-04-24 22:28:24 #林加拉语
林加拉语(林加拉语:Lingála、Ngala)是班图语支的一种语言,主要分部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沙萨)的西北部和刚果共和国 (刚果-布拉柴维尔)的大部,安哥拉和中非共和国局部。使用这一语言的人口超过1000万。在Guthrie系统中属于班图语支,代码C.36D,SIL系统分类法代码是C.40。林加拉语起源于Bangi语(英语:Bangi language),一种从刚果河沿岸利萨拉到金沙萨这一段的居民都使用的语言。刚果自由邦建立以前,Bangi语一直是当地的区域贸易语言。在19世纪最后20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以武力征服这一区域之后,商业开发逐步展开,Bangi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越来越多的商人和西方的翻译学习和影响这一语言,渐渐推广到了非洲中部和东部 (例如桑给巴尔, 科摩罗和坦噶尼喀的内陆)的其它地方。殖民地的行政机构需要一种区域的通用语言,开始使用这种语言用于传道和行政管理,称之为Bangala以区别原来的bangi语言。自然,这个语言发展过程中就具备了典型的混杂语言的特征:本地班图语支的语言相比, 它的句子结构,词法和发音都非常简化,在口语中包含偶然被听到的来自其它语言的巨量外来词和词组。到19世纪末期,圣母圣心会传教士发起了一个计划来 '净化'林加拉语,让其回归“纯正的班图语”。Meeuwis (1998:7) 写道: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issionaries, such as the Protestant W. Stapleton and later, and more influentially, E. De Boeck himself, judged that the grammar and lexicon of this language were too poor for it to function properly as a medium of education, evangelization, and other types of vertical communication with the Africans in the northwestern and central-western parts of the colony (..). They set out to 'correct' and 'expand' the language by drawing on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elements from surrounding vernacular languages.当前,作为金沙萨地方话的林加拉语的重要性已经因为使用这个语言的人口数量增长和使用广度得到提升。;例如林加拉语随着从金沙萨起源的soukous音乐逐渐流行而得到推广。林加拉语的名称“Lingala”首次出现在圣母圣心会传教士Egide De Boeck (1903)出版的一个作品上。为了避免混淆:Bangala (意思是"river people") 是生活在刚果河沿岸的居民,很多不在这个区域的人把林加拉语作为第一,第二或者第三语言。林加拉语有很多来自法语的外来词,甚至一些基本词汇都是来自法语,这个语言也受到葡萄牙语的影响,例如单词黄油 (mántéka), 桌子 (mésa), 鞋 (sapátu),有些收到英语或荷兰语影响;例如,单词牛奶 (míliki)或者书 (búku).而实际上,在口语和特定情况下,林加拉语大量使用外来语;例如刚果叛军现在使用这个语言的加密形式来传递消息防止西方的情报机构破译他们的消息。林加拉语可以分为不同的方言或变体。人们认为主要变体有标准林加拉语,口语林加拉语,金沙萨林加拉语和布拉柴维尔林加拉语。标准林加拉语(法语称作lingala littéraire或lingala classique)主要用于教育,电台和电视新闻广播以及当地天主教会的宗教事物,它也是所有教育机构所之用的主要语言。标准林加拉语历史上与天主教会和传教士的工作有密切关系。它有一个具有强制的松-紧元音和谐律的七元音系统.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a/ /e/ /ɛ/ /i/ /o/ /ɔ/ /u/。它也有一个要求命令规则一致的主谓结构或者每个格的名词变位的全范围名词性态前缀系统。标准林加拉语是正式场合使用最广的语言。口语林加拉语(法语称为lingala parlé)是使用林加拉语的人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变体。它具有完全形态名词前缀系统,但是规则系统与标准变体相比要松散得多,例如名词的变化规则减少到2个格。在语音上,也有七元音系统,但是元音和谐并不是必须的。这一林加拉语变体与历史上基督新教的传道工作有密切关系。口语林加拉语在非正式场合使用最广泛,大部分林加拉语歌曲使用这一变体多过其它变体。金沙萨林加拉语和布拉柴维尔林加拉语是两个刚果的首都使用的方言。它们都受到其它班图语支语言和法语(两国的官方语言)的很大影响。这两个方言包含大量的外来词和简化的发音和语法。林加拉语词汇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元音组合现象。半开元音/e/和/o/一般不会和半开元音/ɛ/和/ɔ/在单词中混合使用。例如存在单词ndɔbɔ “鱼钩”和ndobo“老鼠夹”,但是就没有*ndɔbo和*ndobɔ这种形式。金沙萨的林加拉语显示有一个元音偏移从/ɔ/ 到/o/的现象,这样/ɔ/音都转到/o/音上去。同样的情况在/ɛ/和/e/也有发现, 这样就只有/e/音出现。因此在金沙萨一位林加拉语为母语的人会说mbɔ́tɛ或者/mbóte/, 而不发传统的声调/mbɔ́tɛ/.(1) ɲʒ是ʒ的同位音,依赖不同口音或方言。前鼻音(prenasalized stop)由鼻音跟随不发音的爆破音构成,他们是林加拉语一些变化中单独的不发音的爆破音的同位音。浊前鼻音发闭音/mb/, /nd/, /ŋg/, /nz/ 但是并不经常。林加拉语作为一种声调语言,最小对立体中声调有区分单词的功能,例如: moto (人类)和 motó (头),或者kokoma (写)和kokóma (到达)。这些词有两种发音,一般形式发低音,第二中形式发高音。时态词素跟随语调变化。象所有班图语支语言一样,林加拉语有名词分类系统,名词可以根据他们携带的前缀和在句子中触发的前缀区分。下面的表格列出林加拉语的名词分类,根据序数编号的方法在班图语言的描述中广泛使用。独立的级对表示对应的单复数形式,有时称为'性'。林加拉语共计有7个性。单数级是1, 3, 5, 7和9,它们的复数形式分别是2, 4, 6, 8, 10。另外,很多属于第9类的家庭物品复数形式使用第2类的前缀(ba) :lutu>balutu(汤匙),mesa>bamesa(桌子), sani>basani(碟子)。第11类词通常使用第10级的复数形式。属于14级的名词(抽象名词)没有复数形式。第9和10类使用鼻音前缀,同化 紧跟在后面的原词的辅音。前缀为'n'的一般是以t或者d开头的单词,如ntaba(羊),但是如果单词以b或者p开头则使用前缀'm',如mbisi (鱼)。还有特殊的第9a和10a类使用空前缀,例如单词sánzá > sánzá (月球(pl.) 或者 月份(pl.))。有可能根据上下文来解决歧义的问题。名词级前缀不止当名词出现时才使用,而是作为标志贯穿于整个句子。在下面的句子, 名词级前缀加了下划线。(第1类名词的前缀里有一个特殊的动词形式'a' )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名词类别分配有语义学的支配作用。在类别1/2象其它班图语言一样主要包含有关人类的词汇;类似的,第9/10类包含了很多动物相关单词。其它的类中,语义学的规则往往缺失或者因为过多的例外而含糊不清。共有4个词素可以修改动词。他们被加入到一些动词的词根,举例:动词第一音节是它的主要部分,第二音节是携带含义的动词词根。林加拉语作为口头语言要比书写语言有更重要的地位,具有几个不同的书写系统。它们多数是ad hoc。由于说林加拉语的人人中识字率不高(在刚果共和国林加拉语人群识字率最高,占到10%-30%),刚果人中大众使用的正写法变化非常多还有很多组合。有些正写法受到法语正写法的很大影响;包括双写S, ss, 改为 (在刚果共和国); ou 改为 (刚果共和国); i加上变音号, aï,或变成或者;e加上重音号, 变成é,改成 ; e改成, o加上重音号变成ó, 改成或者有时为了区别o,写成或;i或y都写成。异声现象作为替代写法在大众的正写法也很普遍;sango是nsango(信息或者新闻)的替代写法; nyonso, nyoso, nionso, nioso (every)都是nyɔ́nsɔ写法。1976年'Société Zaïroise des Linguistes (扎伊尔]语言学会)接受了林加拉语的一个书写系统,使用开口的 (ɛ)和开口的o (ɔ)来书写元音 和 ,零星的还用重音符号标注发音。不过,使用 和 还有重音符号给使用输入法书写林加拉语带来了诸多限制和不便。例如,这样的符号无法通过普通的英语和法语布局键盘输入林加拉语。1976年制定的规则减少了替代正写法字母混乱的问题,但是没有强化发音标记。一致性重读的缺乏削弱了上下文的可理解性。大众的正写法看起来比目前任何学术的正写法先行一步。很多林加拉语书籍、学术论文甚至 世界人权宣言的翻译,最近才出现的互联网论坛,邮件列表和主要网站,例如谷歌林加拉版,都不使用林加拉特殊的字母 (ɛ和ɔ)。发音标记用在大多数书面作品中。林加拉语包含35个字母和字母组合。字母组合在字母表中有特殊的顺序,例如mza会排在mba前面,因为双字母组合mb跟随在字母m之后。字母r和h很少使用,多出现在外来词中。 声调用符号标明:主祷文

相关

  • 奶妈乳母,又称乳娘、奶娘、奶妈、奶母、奶婆,是雇用来以母乳喂哺婴儿的妇女。在古代,奶粉或其他母乳代用品未发明或未普及时,婴儿的生母如不能或不愿意哺育其子女,往往会雇用乳母。尤
  • 糖生物学糖生物学(英语:Glycobiology),在最狭义的意义上,糖生物学是对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糖类(糖链或聚糖)的结构,生物合成和生物学的研究。糖或糖类是所有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医学,生物
  • 皮质大脑皮质(英语:cerebral cortex),又称为大脑灰质,或简称为皮质或皮层,是大脑的一个解剖结构。大脑皮层是端脑的一部分,属于脑和整个神经系统演化史上最为晚出现、功能上最为高阶的
  • 耶拿会战耶拿和奥尔斯塔特的两场战役是指发生于1806年10月14日,在现今德国萨勒河以西的高原,拿破仑一世率领的法军和腓特烈·威廉三世率领的普军之间的战斗。法军6天之内便瓦解普鲁士
  • 扬·彼得·巴尔克嫩德扬·彼得·巴尔克嫩德(荷兰语:Jan Peter Balkenende,1956年5月7日-),荷兰政治家,前荷兰基督教民主党领袖,2002年—2010年担任首相。巴尔克嫩德是家中长子,其父是商人,其母是教师。他在
  • 茱蒂·哈里斯朱迪斯·里奇·哈里斯(英语:Judith Rich Harris,1938年2月10日-2018年12月29日),美国心理学家、作家。1995年曾获美国心理学会颁予优秀心理学作家之乔治·A·米勒奖(George A. Mill
  • 弱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又称弱力或弱核力)是自然的四种基本力中的一种,其余三种为强核力、电磁力及万有引力。亚原子粒子的放射性衰变就是由它引起的,恒星中一种叫氢聚变的过程也是由它启动
  • 莪相莪相(Ossian)是传说中3世纪时爱尔兰英雄,吟游诗人;被指为1760年起苏格兰诗人詹姆斯·麦佛森 (James Macpherson) 发表一系列史诗的作者。当代评论家对于作品真实性的看法有分歧
  • 海伦·海丝海伦·海丝(Helen Hayes,1900年10月10日-1993年3月17日),美国女演员,曾获得1932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以及1969年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号称美国戏剧界的第一夫人,除了奥斯卡奖外,她
  • 猪红血豆腐,在不同地区又叫(动物名)红、(动物名)血、血旺等,是用动物的血做成的食物,因为形似豆腐而得此名。在粤港地区通常称为红,如猪红由猪血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鸡红则以鸡血制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