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莫里斯·拉威尔
✍ dations ◷ 2025-09-06 16:27:13 #莫里斯·拉威尔
约瑟夫-莫里斯·拉威尔(法语:Joseph-Maurice Ravel,1875年3月7日-1937年12月28日),法国作曲家和钢琴家。生于法国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区小城锡布尔,1937年在巴黎逝世时,已经是法国乐坛中与克劳德·德彪西齐名的印象乐派作曲家。他的音乐以纤细、丰富的情感和尖锐著称,同时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的主要作曲家之一。他的钢琴乐曲、室内乐以及管弦乐在音乐史上不容忽视。钢琴曲诸如《镜》(Miroirs)和《夜之魔(英语:Gaspard de la nuit)》是经典的作品;管弦乐例如《达夫尼与克罗埃》,还有替穆索斯基改编的《展览会之画》为钢琴版本出色的展示了他以音乐表现光影色彩的技巧。对于大众而言,最熟悉的应是他的《波莱罗》,但他本人不十分看重此作品,并一度把它描述为“没有音乐的管弦乐曲”。根据SACEM的统计,拉威尔比其他法国作曲家拥有许多忠实的支持者,使他成为至今最受欢迎的法国作曲家。1882年开始学习钢琴。1889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创作《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常译死公主之孔雀舞)1901年创作钢琴曲《水之嬉戏》(jeux d'eau)1901年-1903年三次参加罗马大奖比赛,全部无功而返。创作《F大调弦乐四重奏》1905年其第四次参赛申请遭拒绝。引起巴黎的艺术界和出版界极大不满,当时的艺术家甚至平民爱乐人士站出来声援,行动导致音乐学院的改组,作曲家福莱出任院长。1907年创作《西班牙狂想曲》1908年创作钢琴四手联弹《鹅妈妈》(后改编为管弦乐版本)1911年创作《达夫尼与克罗埃》和《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1917年创作《库普兰之墓》1922年完成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的配器1924年创作《茨冈》1928年创作《波莱罗舞曲》1932年在一次车祸中头部受到猛烈撞击,患上失语症并失去作曲能力。1937年同意进行开颅手术。手术后昏迷,于12月28日在巴黎逝世,终年62岁。早年的拉威尔,追求着别具一格的音乐表现,标新立异的音乐。拉威尔和德彪西有着密切的交往,德彪西的印象派作曲手法很自然就深入到拉威尔初期的创作中。到了后期,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拉威尔更倾向于明确的音乐语言,与那种晦暗的乐句划清界限。他还从西班牙的民族音乐中取材,借以丰富自己音乐的表现力。虽然和德彪西一样是印象派作曲家,但拉威尔的音乐整体来说与前者迥然不同。德彪西的音乐有一种朦胧的意境,诗意的想像。而拉威尔的作品节奏鲜明。他的作品恪守着古典主义传统,但乐思自由奔放。他的代表作《波丽露舞曲》,全曲14分钟,但是主旋律只有一个,在小鼓无休止的三拍子节奏背景上,由各种乐器演奏的两个17小节的旋律不断反复,通过在不同的乐器中过渡,由弱渐强,最后音乐突然滑进了E大调(旋律大调),达到高潮。乐曲造成了和单纯的手法全不相称的独特效果,让人毫不感到单调沉闷,反而有一种乐曲分秒不断在变化的感觉。拉威尔自评:“严格的说,我不是一个‘现代作曲家’,因为我的音乐远不是一场‘革命’,我只是一场‘进化’。虽然我对音乐中的新思潮一向是虚怀若谷、乐于接受的,但我从未企图屏弃已为人们公认的和声作曲规则。相反,我经常广泛地从一些大师身上吸取灵感(我从未中止对莫扎特的研究),我的音乐大部分建立在过去的传统上,并且是它的一个自然的结果。我不是一个擅长写那种过激的和声与乱七八糟的对位的‘现代作曲家’,因为我从来不是任何一种风格的奴隶,我也从未与任何特定的乐派结盟。”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评价拉威尔是“精巧的瑞士钟表匠”。表面上,拉威尔受到众多乐派的影响:德彪西的印象派、来自俄国和西班牙的国民乐派、以及来自美国的爵士乐——他有一名为Blues(蓝调)的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而他自己曾说,他没有一首乐曲不受到葛利格(Edvard Grieg)的影响。拉威尔在1928年写道:作曲者必须同时注意个人意识和国家意识的两个层面。那一年,拉威尔到了美国及加拿大,以火车巡回的方式在25个城市举办钢琴独奏会。在不情愿地把爵士乐当作一种国家主义音乐的情况下,拉威尔促进了美国作曲家的觉醒:“最大的恐惧在于他们发现自己被神秘的力量催促,他们发现必须要停止自己学院教条式的欺瞒自我意识。因此这些小资产阶级(布尔乔亚)作曲家开始以欧洲式的风格写作自己的音乐”。当乔治·盖希文遇见拉威尔时,他希望可以追随拉威尔学习。这位法国人说了:“为什么要当个二流的拉威尔,却不当一个一流的盖希文?”。拉威尔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在许多方面表现了盖希文的风格。在G大调的那一首中,拉威尔说莫扎特和圣桑是他材料的来源。他先前尝试要写作一首协奏曲:Zazpiak Bat,但从未完成。这首乐曲的标题反映他的巴斯克血统(他母亲是西班牙巴斯克族人),意义是“The Seven Are One”,七表示七个巴斯克省,而此也常被用作巴斯克民族的象征。现今仍留下的残篇显示他受巴斯克音乐的影响很大。然而拉威尔放弃了这个作品,而把里面的旋律和节奏使用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拉威尔认为他的对位法教授安得烈·佘达惹,在他作为作曲家的技巧上有很大帮助。而作为管弦编曲者,他学习了各种乐器的音色,为了要使作曲时能够使用不同的效果。这对于他的管弦技法的帮助可以从自己的钢琴作品和替其他作曲家编曲的作品,例如穆索斯基的作品中可以看得出。《音乐欣赏十五讲》,萧复兴著,北京大学出版社,p.225,引用拉威尔自述。
相关
- 猕猴见内文猕猴(学名:Macaca),猴科的一属,是亚洲和北非地区最常见的一类猴,也称为猢狲。猕猴也常被用于进行各种医学试验。
- 复视复视(英语:Diplopia)是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的视功能障碍。当用两眼同时视物时,虽然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象也只是二维空间的平面象,但由于两眼球的位置不同,左右稍为分开,看物体时的角
- S期S期是细胞周期中进行DNA复制的时期,发生于G1期后,G2期前。细致而准确的DNA复制对于避免可能导致细胞死亡或疾病的遗传变异是必要的,因此真核生物中调控DNA复制的过程高度保守。
- 交换配偶交换配偶,简称换偶,是指两对以上的伴侣(婚姻关系或民事结合或同居关系)互相交换配偶进行性交,古称易内、通室。《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庆封与卢蒲嫳易内之事,清朝杜乡渔隐《野
- 印度教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南亚次大陆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并包含许多不同的传统。印度教基于一种独有的知识或哲学观点。它包括了婆罗门教的湿婆派、毗湿奴派、沙克达教及其他
- 延胡索酸酶结构 / ECOD延胡索酸酶(或称延胡索酸水合酶)是一种催化延胡索酸(即反丁烯二酸)以及苹果酸之间水合/脱水的可逆反应。延胡索酸酶可分为线粒体内以及细胞质中两种,其中线粒体延
- 七氟烷七氟醚(英文:Sevoflurane)为一种非易燃、气味香甜的卤代醚麻醉药,可以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状态。其药力起效和消退速度甚快,仅次于地氟醚。本药通常和笑气和氧气混合后以吸入形式
- 植物标本馆植物标本馆是一个收集保存植物标本的地方,这些标本通常是干制、压制的腊叶标本。标本可存放在不同的建筑物,不仅是科学研究所,而是任何可用作研究这些标本的地方。一个植物标本
- 延展性延展性(ductility and malleability),是物质的一种机械性质,表示材料在受力而产生破裂(fracture)之前,其塑性变形的能力。延展性是由延性、展性两个概念相近的机械性质合称。常见金
- ΖZeta(大写Ζ,小写ζ),是第六个希腊字母。数学上,有多个名为Zeta函数的函数,最著名的是黎曼ζ函数。拉丁字母的Z是从Zeta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