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翼龙

✍ dations ◷ 2025-09-18 16:27:05 #森林翼龙
森林翼龙属(学名:Nemicolopterus)是翼龙目翼手龙亚目的一属,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的热河群九佛堂组,生存年代为1亿2000万年前。森林翼龙的翼展为25公分,是最小型的翼龙之一。森林翼龙是在2008年叙述、命名,模式种是隐居森林翼龙(N. crypticus)。属名是由古希腊文的森林(Nemos)、居住者(ikolos)、翼(pteros)等字词所构成;种名则意为“隐藏的”。目前只有发现一个化石(编号IVPP V-14377),目前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的要路沟乡,该地属于九佛堂组,地质年代约1亿2000万年前,相当于阿普第阶。森林翼龙的化石并非完全成年体,研究人员根据骨头的愈合状态,脚趾、腹肋、胸骨的硬化程度,认为这个化石是个亚成年个体。森林翼龙没有牙齿。研究人员曾认为,它们是具有牙齿的鸟掌翼龙超科与经常缺少牙齿的准噶尔翼龙超科之间的原始过渡物种。虽然森林翼龙的体型小,这两个演化支的成员后来演化出地表上最大的飞行动物之一。森林翼龙的前爪与脚趾明显地具有抓在树枝上的能力。大部分翼龙类的化石发现于海相沉积层,显示它们能够抓住海中的鱼类,并在邻近的海滩与悬崖上着陆。森林翼龙是少数已知栖息在内陆的翼龙类,可能以昆虫为食,生活在树冠上。跟森林翼龙生存于相同时代的古神翼龙科(包含中国翼龙),也演化出明显的攀爬能力。同样在2008年,德恩·奈许(Darren Naish)在他经营的网站发表文章,宣称翼龙类是群高度早熟性动物,骨头在很小阶段就会愈合、骨化。因此森林翼龙可能是中国翼龙的幼年个体,两者都生存于相同环境。

相关

  • 主要死因之一下表所示为2002年全年对世界范围内的人类死亡及致死原因的统计,由上而下,按各致死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在总死亡人数中所占比例排列。如该表所计,该年份世界死亡人口总数约为57,0
  • 刺胞动物门刺胞动物门(拉丁学名:Cnidaria;/naɪˈdɛəriə/),旧名腔肠动物门,又名刺丝胞动物门、刺细胞动物门,是一个包含有超过2万多个动物物种的门 ,皆为生活于水中(包括淡、海水或其他咸水
  • 肾绞痛肾绞痛(Renal colic),腹痛的一种类型,多由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引发。肾绞痛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因而病因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而引发。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
  • 光害光害,或称光污染(light pollution),是人类过度使用照明系统而产生的问题。最显而易见的影响是城市夜空里的星体被众多大厦的灯光所覆盖而消失了。这使得观察宇宙的研究受到影响,
  • 马尔切洛·马尔皮吉马尔切洛·马尔皮吉(Marcello Malpighi,1628年3月10日 – 1694年11月29日),意大利显微解剖学家。生于克雷瓦尔科雷的一个农民家庭。17岁入博洛尼亚大学就读。1668年成为英国皇家
  • 庆应义塾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日语:慶應義塾大学/けいおうぎじゅくだいがく Keiō Gijuku daigaku;英语译名:Keio University),简称庆应(けいおう)或庆大(けいだい),乃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所创建的
  • 公孙龙公孙龙(前320年-前250年),东周战国时期赵国人(今河北邯郸),传说字子秉,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以“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等论点而著名。与公孙龙齐名的是另一名家惠
  • 低醛固酮症醛固酮减少症(hypoaldosteronism ),是一种内分泌疾病,病状特征表现为醛固酮激素水平降低。与之类似,单一性低醛固酮症(isolated hypoaldosteronism)是一种醛固酮水平降低,而皮质醇没
  • 恩氟烷恩氟醚(英文Enflurane,系统命名法名称(2-氯-1,1,2-三氟乙基)二氟甲基醚),是一种卤代醚麻醉药,适用于全身麻醉。本药由罗斯·特雷尔(Robert Terrell)于1963年发明并于三年后首次投入
  • 线粒体肌病线粒体肌病是一种由线粒体的代谢缺陷脱引起的肌病,属于线粒体病。这种疾病也是一种母系遗传病,可根据临床不同症候群再细分为几种疾病。1962年,Luft首次采用改良戈莫理氏染色法